在台北逛街
其实就一个“逛”字,那是需要付出时间的,可跟团旅游,给予“逛”的时间那是少得可怜,可作为女性,我又爱逛街。有人说,逛街,无非就是购物,其实不然,逛,可以看到许多在旅游景点看不到和体会不到的东西,比如自然,人文,商业什么的……。
101入口
刚到台北的当天,导游安排我们到101大厦参观,时间是1小时。101大厦在台北很著名,楼高508米,导游说101去年还属于世界第一高楼,如今刚被上海取代。
好吧,观赏一下101的容颜,下面几层是商场,中间有室内广场,设有咖啡吧。商铺大多是卖衣服的,价格比较贵。
101大厦内
商场楼上是办公区,不过坐电梯可到89楼观台北全景,电梯速率为每分钟1010米,因为上海有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对座电梯登顶观光对我没吸引力,感觉还是到马路上随便逛逛看看有意思。
于是扫描了101便来到马路上。101地处台北的信义区,也算是比较热闹的地方,周边集聚了新光三越,纽约纽约等不少百货商厦,逛了几家商场,感觉商场里的东西与上海没什么两样,价格也不便宜,于是开始逛商场后面的步行街。
那条步行街不长,有小吃,有露天咖啡吧,看到有几个高鼻子蓝眼睛,也看到一些坐在咖啡吧里的女郎,这些女郎妆容比较浓烈,穿得也比较时尚,有些也比较的露,是不是属于“陪”之类我没考证,只是在她们身边都各有一位男士,我没好意思拍她们,当我们从她们身旁走过,我听一个女士在说:“这些都是大陆人……。”
张惠妹的广告,张惠妹在台湾很火
我不知道“大陆人”从台湾人的嘴里说出来是属于贬义还是褒义,记得香港刚开放时香港人也喜欢把从国内过来的人称作“大陆人”,并抱有一定的鄙视。我从玻璃橱窗的反射中看到我们自己,确实地域的差别会写在人的脸上,我们都素面朝天,衣服穿得也极其普通,感觉台湾人都比较爱化妆,年轻姑娘暂且不说,我见路上不少中老年妇女妆容也会很厉害。
走走,看看,感觉台北的夜晚还是属于年轻人的世界,无论是茶座,还是咖啡吧,都被年轻人塞得满满。
1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感觉台北的晚上灯光五彩,当然胜不过香港,也比不过上海的南京路,徐家汇。台北,用台湾人的话来说是首都,就我们来说属于一个省,一个有特殊含义的城市。
当环岛一圈,比较了台湾其它城市再回到台北,感觉台北确实属于台湾最繁华和热闹的城市。
当吃过晚饭,导游安排我们逛士林夜市,时间半小时,来之前就知道“士林”热闹,因为肚子已吃饱,走进士林,只觉得夜市里的灯光炫眼,人头挤挤,油烟却也呛人。
小伙子在做鸡蛋饼
各种小吃玲琅满目,但大家似乎都提不起兴趣。于是我们又来到马路上。六月的台北晚上依然热,我沿着士林对面的马路上闲逛,差不多的小吃店是一家挨着一家,我走进了一家老字号糕饼店,里面有各种凤梨酥,台湾凤梨酥遍布,其实凤梨酥我并不觉得好吃。
台湾物价比国内高,所以同样的东西感觉会很贵,我倒是看上店里自制的咖啡梅,于是买了一包。
捷运(地铁)示意图
用半小时“逛”,简直就是转眼即逝,听说第二天,也就是我们在台湾的最后一天会给我们半天自由活动的时间,于是我把逛台北的希望寄托在了这半天里。
清晨,吃过早饭,我拿上地图就跳上了被台北人称作“捷运”的地铁。我无意中挤进了上班族的人流里,早上8点半,座地铁的人大多是上班族,他们都匆匆忙忙,到了换乘点,那人流不亚于上海的人民广场站,不过在拥挤的车厢里相互都比较客气,到站也都相互礼让。
地铁车厢里也都做满广告
台北的地铁比上海的地铁要宽,我欣赏台北地铁里“爱心座位”边挂着的一块牌子:“给爱心留一个座位”,这比上海地铁公交上挂“老幼病残专座”更人性化。
灭火器箭头下就是“爱心牌”
我有幸遇到一个位热心姑娘,从买票,换乘,因有她的指点,一路顺利。我还从这位姑娘处了解到,原来台北目前的房价是上海的2-3倍。
我选择在中山站下,因为那里比较热闹,属于商业街,可当我走出地铁站我傻了,哇,怎么所有的商店都关着门,一打听,原来台北大多商店都在上午11点才开门,可11点我必须返程,好在没具体的购物计划,就随便逛逛了。
在台湾,最大的好处是没有语言障碍,台湾人说普通话比香港人标准。
什么中正路,南京路,重庆路,赤峰街……。
重庆路,那里有个服装鞋帽批发市场,尽管都没开门,却也逛了一圈。
相对来说,生活用品商店和茶叶店开得早一些。台湾的化妆品比香港便宜,特别是美白产品比较多,因为在高雄已经买了,我在生活用品商店买了些日本抹茶,价钱比在日本便宜。
台北南京西路
我走走看看,感觉台北是个比较成旧的城市,那些个大街小巷看上去有点像电影里的旧上海,房子老了,墙面灰了,只是旧上海店铺关门打烊用的是木板,上海话叫“碰门板”(音),如今台北商铺不营业,都用卷帘门拉上。
南京路,因为“捷运”工地,占去不少的路面
感觉台北又有点像在香港,因为香港大街上凡有中文表示的地方也都用繁体字,只是感觉台北没香港洋气,城市摩托车也特别多。
地铁站内的商场也要11点开门
我问路,当遇到一个摆摊的男士,当他知道我来自上海,并从北投来,竟然夸起我来:“你还会做捷运啊,从北投过来那是要换乘的啊……!”原来北投属于台北偏远地带,我从火车站那边一路转过来,问路时我遇到一个警察,当那警察知道我从北投座地铁过来也惊讶。
我在台北一路逛,尽管镜头里是一扇扇卷帘门,却也属于台北一景。我一路因为有繁体字相伴,却也深动,并告诉我,我走在台北大街上。
二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不得不跳上回北投的地铁,当从北投站出来已11点半,我看到这时商店都已开门,于是走进一家鞋店,因为售货小姐的热情,又因为鞋子质量不错,结果我一下子买了两双弹性底的皮鞋,当我回到酒店,哇,离集合时间只剩三分钟。
在台北,加起来我总共逛了4个半小时,尽管我一直都在寻找台北与内陆的不同,可总的感觉是大相径庭。
台北,一个永远不可否认的,并属于中国的城市,因为地域,因为人文,撇开政治,撇开历史,相互包容,相互依存,我想那都是共同的。
相关文章:
我续写中的日本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