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如洛阳,金阁待闺中

无论是到韩国还是到日本,中国印迹无处不在。
我喜欢日本的京都胜过东京与大阪,东京,大阪,只是个城市,就如到韩国的首而,要不是街上那些个韩文,日文,仅仅看行走在街上的路人,感觉和在上海没什么两样。

京都在日本被称作京都府,也只有在京都可以看到穿和服在街上行走的人们。就京都城来说,它的建造风格也是依照了我国古代城池的风格,都是方方正正的,街区的名称叫什么一条城,二条城,三条城的,如今日本人到京都,还称“入洛”(洛阳),并把京都分成为洛东、洛南、洛西、洛北和洛中。
京都古老,寺庙也多,所谓“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1500多座寺庙加上2000多座神社,真就把本就古老的京都府点缀得“多彩多姿”。
金阁寺在京都富有盛名,我为什么要说金阁待闺中,这与我一路所寻的感觉有关。过去大凡想要看到深闺里的姑娘颇难,也颇费周折,不是有后院挡着,就是有纱幔遮着,我们去金阁寺,先要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然后再与老屋擦肩.

再走一段路,当在一片绿树从中突然发现一座金碧辉煌的金阁寺,并在一片湖光中闪耀,你会有种突如其来的感觉,好似看到突然被撩开面纱的美丽姑娘,让人惊,让人艳。
想一睹芳容的人特别的多,走在通往闺中之路的小道上,到处可见“摇旗呐喊”的导游。
金灿灿的金阁寺确实让人眼炫,湖边围观的人们是你挤我,我挤你,想拍一张玉照也难。

1994年,金阁寺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
金阁寺始建于1394年,原是西园寺恭经的别墅,后给了京都幕府将军足利义满,足利义满仙逝后改为禅寺,曾取名鹿苑寺。1950年金阁寺被烧毁,而我们所见的是1955年重修,后在1987年再贴上金箔的。
根据介绍,建造金阁寺是中国来的工匠,从设计到施工都按照中国楼阁和寺庙的风格来建造的,所以给我的感觉和中国的楼阁确实没什么两样,让人惊叹的是那金色的外墙。
金阁寺屋顶上的金凤凰
远望金阁,灿烂无比,我所知道关于金阁寺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金阁寺三层,每层都代表不同时代的风格,一层为平安时代,二层是镰仓时代,三层为禅宗佛殿,而塔顶为什么竖立金凤凰不知其解,但就当时来说,龙也只有大汉,也就是中国可以使用,而用凤凰点缀似乎不受限制,韩国景福宫用的也是凤凰。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功能上说的,说一层为寝殿,二层供奉观音,三层是佛堂,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只是欣赏其外观,作为游人,金阁寺我们只能远眺,不能进入,算是真的只能远睹姑娘的容颜。

路边拜佛,满地钱币
路旁小景
据说还有一座银阁寺在京都东山麓,是按金阁寺造型修建,并与金阁寺齐名,我们没去,但就金阁寺,就京都,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日本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出口处摊铺
吆喝人们买东西的摊主可见信心满满
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计划向京都投原子弹,当时的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觉得京都是千年古城,为保留历史遗迹,才把原子弹投向了广岛。

纪念品价格不菲
出口处是卖纪念品和小吃的摊子
京都似曾相识,京都,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踩着金阁寺的小路,为欣赏金阁寺的容颜,人们纷至沓来,已近中午,
来这里的人依然骆绎不绝。
待续
相关文章——我的日本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