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马千面,癫“配”一生

标签:
午马纪念文化 |
分类: 影记 |
午马这个名字伴随着内地整整一代(也许不止一代)人的电影记忆,在这个跟一连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产电影挂钩的名字之下,是一张并不英俊甚至有点精灵而猥琐的脸容,一双眯缝眼,作贱整蛊,时而化身捉鬼法师、黑帮师爷,甚或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眼角眉梢是张扬之下的冷幽默。他的去世,也许会再一次被解读为“一个时代的远去”,这样的论调在十来年前,就伴随着张国荣、梅艳芳、黄霑等人的离去而一再被提起。
事实上,这样的“神话”并无太大意义,纵观午马的演艺生涯,恰是香港电影工业数十年来起落的缩影,其身上所承载的,并非一个被刻板化的银幕形象生产者所可以概括。1942年出生于天津的午马(原名冯宏源),十七岁时移居香港,由邵氏公司的南国实验剧团第一期毕业,旋即参与邵氏公司电影的拍摄。在长达五十余年的电影生涯中,全面涉足电影创作的重要环节,由演员、场记、助导而及导演、制片、编剧,甚至武术指导,几乎成为电影“千面人”。
最初,午马在邵氏银幕上不断出演各种配角(网络上的资料显示其出演了张彻与袁秋枫的《花木兰》而成名,但笔者并未查到关于这部影片的任何资料,只有岳枫曾经执导过一部《花木兰》),包括岳枫的《花木兰》、张彻的《金燕子》、张曾泽的《吉祥赌坊》等,而因入行稍早,甚至后来被称为同为张彻爱徒的姜大卫的“师兄”。另一方面,正是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午马追随张彻,在多部开创潮流的武侠动作电影如《金燕子》、《游侠儿》中担任助理导演,到了七十年代初,更成为张彻的《水浒传》、《荡寇志》等片的联合导演。午马的导演生涯横跨将近四十年,由1970年的导演处女作《怒剑狂刀》到2005年的《无敌小子霍元甲》,产量丰富,在不同时代的类型片生产中皆有建树,如七十年代武侠片潮流之下的《怒剑狂刀》、与张彻合作导演的《江湖汉子》等,到了八十年代则因应僵尸片与鬼片潮流,拍摄《人吓人》、《火烛鬼》,(八十年代末纠合张彻门生所拍《义胆群英》,似乎应该书写一笔,此片不仅是向张彻致敬,更是整个八十年代香港商业电影的一个缩影)九十年代更有《黄飞鸿之鬼脚七》、《马戏小子》等时代动作片问世,虽然午马导演的作品质量参差,并没能够达到今天回头看的票房大导或作者导演们的经济效应或水准,然而作品中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手笔。比如《怒剑狂刀》,通篇似乎是张彻动作片的翻版,却在片头以长达三分钟的负片效果展示一场激战,人物的脸目虽然有近景,却看不清楚,动作场面的剪接亦因此变得与正常观影的节奏拉开距离,令人看不清镜头之间的切换点,也因此加增动作场面的梦幻效果。
除此之外,午马亦能作为编剧参与影片制作,今天较为人忽略的一部作品是与鲍学礼合作导演的《小李飞刀》,由李修贤、凌云、樊梅生主演,片中,午马将古龙原著的人物名字尽数改掉,比如“上官金虹”变成了“司徒黄金”,令剧作围绕“司徒黄金”的宅邸,用邵氏片场式的布景来烘托“小李”的孤漠性格。虽然今天看来,剧情与制作规模都显得简陋,在武侠片将近没落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依旧看上去斤两十足。
当然,今天午马最被人记得的,依旧是直接体现在银幕上的表演形象。邵氏时代的配角,发展到新浪潮之后的八十年代,因应香港电影的全面繁荣到来,午马的银幕形象塑造亦进入巅峰时代,期间他出演了大量的港产电影,塑造了各式各样谐趣的角色。有时甚至只是惊鸿一瞥,点到为止,如参与八十年代前期“洪家班”一系列动作喜剧,以客串形式出场,最妙一例是在《奇谋妙计五福星》中,扮演一个敲门而入的邮差,在送信过程中回头看着在门边全身赤裸、尚以为自己是隐形人的吴耀汉,特写镜头中午马的眼神非常自然而带戏谑意味地望向吴的下身,然后白眼翻上来,尚未说话,便带出不言而喻的喜感。这在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喜剧桥段中,似乎并不少见,但很少人能似午马这样演得剧力十足。这或许泰半要归功于他长得“贼眉鼠眼”。
但若因此觉得午马仅能做一个谐星,未免太小看了他。在回顾自己出演程小东版《倩女幽魂》燕赤霞的往事时,午马曾自嘲说获得这个角色“也许人家因为这样丑陋的角色适合我吧”。事实上,《倩女幽魂》中的燕赤霞,全无午马自称的“丑陋”,相反,是这部俊男靓女(张国荣与王祖贤)的人鬼传奇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与李翰祥版本的《倩女幽魂》里杨志卿的一味正气凛然不同,午马饰演的燕赤霞,潇洒处随歌起舞,一曲《道》,舞尽剑客人生;诙谐时淋漓尽致,与张国荣的对手戏中顶着污脏的脸,极尽夸张地抱住对方,一边感慨“我被你感动了”,是《倩女幽魂》最令人轻松的段落之一。燕赤霞令午马斩获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当然,午马的演技之“千面”,亦可以在成龙导演的《奇迹》中每一句话都令人忍俊不禁的黑道师爷以及张海靖的《新碧血剑》中短暂出场的悲剧式人物——袁崇焕部属——的入魔般的表演中得到体验。当然,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笑傲江湖》中与饰演曲洋的“僵尸道长”林正英一唱一和的刘正风,两位曾经在一系列僵尸片中有过默契合作的戏骨,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演绎出荡气回肠的《沧海一声笑》。新千年后午马更多参与内地制作的影视剧演出,2012年午马出演主角吴道子的《画圣》,更令其斩获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影帝。
经历香港电影数十年起落的午马身上充分展现出当年港人的拼搏精神,样样做到好,到五十多岁才建立家庭,他自曝是因为年轻时习惯一帮人一起,而单独约会令他觉得不习惯。在其电影生涯的最后阶段,出演老年角色及绿叶配角,参与制作小成本项目,更当成一项一生无法舍弃的工作。“千面人生”背后,留给观影者的,是香港电影的癫狂性格,是大部分时间作为配角的坚持到底。世人记得燕赤霞,更需记得角色之外的“冯午马”。
《东方早报》2014年2月5日,亦可关注微信公共号《大象》“dfzb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