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以解忧,唯有金梦

(2014-01-09 23:02:19)
标签:

冯小刚

私人订制

文化

分类: 影记

若抱持“升级版《甲方乙方》”的期许去看《私人订制》,也许会收获连片来自占据影厅大多数比例的情侣们哄堂大笑,这一点相信比十数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另一个层面,《私人订制》达成了冯小刚贺岁喜剧作品的另一个境界,完全端起了架子,高高在上,荒腔走板地讽刺了各个牵动社会话题的阶层,唯独看不到一丝烟火气味。

由庙堂领导到票房导演及至中国式暴发户,影片的数个段落被整齐划归为标题明确的几个段子,每一段极尽冷嘲热讽,令范伟、李成儒及宋丹丹等饰演的角色充分发挥,扮演官腔浓厚备受考验的领导同志或(冯小刚式)俗气的票房导演及平凡女工,每一段单独抽出,都是极好的小品料作,假如放到年末春晚舞台上,毫不违和,紧贴当下。但问题在于,小品的文法,放到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里,其调度显得捉襟见肘,大而无当的对过往经典电影片段或历史场景的戏仿,骨子里却是国产电视剧式的双/三人对切,于当下的院线商业片中,并无突出印记,而恰恰弥补影像上“去奇观化”(当然处处由人物扮相来博眼球,比如不断易装的葛优、白百合)的是状似密不透风嬉笑怒骂的台词,九十年代由王朔作品及其作品改编的电影带动转型时代的观影投射在今日再度重现,区别是,当年作品玩闹在市井,《私人订制》直接将份属凡人的角色置于高位,或有权,或有钱,或名利双收,以此为基础来为凡人发梦,这是冯小刚/王朔组合令人叹服的精明之处,因今日之世,情人之间亦乏直接交流,人情往来无不币纸生风,而根源于地面的情感,沦失速度无与伦比。

如是即可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无论口碑如何(事实上普罗大众的口碑是不会差的,因为看过、效果,两个小时,提神醒脑),《私人订制》的票房及其收益成绩当较去岁苦难涉渡的《一九四二》要好,这道理类似当年香港电影许氏兄弟喜剧制霸,是切中观者心腹的作品,必有回响。

但另一厢,《私人订制》不断炮制令银幕内外的个体笑看现实的金色梦想(土豪之金与理想之金皆在其中),始终没能回归到“解梦”层面,如片尾附赠的环保宣言一样苍白的是宋丹丹最终卸下富人装甲,回归凡尘,响起歌词催泪、意在召唤儿女与父母亲情的插曲,在通篇伪高大上的热闹氛围中,格外突兀,这样的桥段远远谈不上画龙点睛,事实上,是整部影片由开端的风格描摹、进行过程的角色扮演及至后来欲赋新词强说愁(宋丹丹的角色是生生自桥下另起炉灶的故事引起)一路走低的明证。影片及此,基本上已经将“把观众放在炉子上烤”的主旨揭露清楚,于影厅里卸下疲惫身躯,与爱人同步躺坐,看到的是重复一遍的戏谑版土豪梦想,想象的能指再度生效,这一刻,“电影艺术”,尚不如葛优白百合们的坏笑真实体贴。

 

 

《外滩电影手册》2013.12.20
  
  
  注:文中观点是12月时的观点,此刻看来,有些片面,比如关于观众口碑,不另删改,一笑而过。

 

 

 

 

何以解忧,唯有金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