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雅闪评202204

(2022-04-30 21:37:54)
标签:

图雅

诗歌

分类: 散文随笔等
图雅闪评202204

图雅闪评202204

 

 

《寻找》

 

作者:李维立(中国)

 

有史以来

谁是

观察并捅弄

同类嗓子眼

次数

最多的人

 

2022.4.7

 

 

口语诗利用了同时代人最简单、最便捷的语言优势,打造诗人“有话要说”含金量居高的诗行,简洁、间接地联通时代各种关键按钮,让创作和阅读形成日常式的亲密接触。

本首诗用“寻找”做题,拉开了普通人与诗人之间的档次,开阔了视野,借用身体部件的被暴力,把现实的景深向历史、向意识形态等的思考无限延伸,把沉痛和愤怒压在了可控的射程。

这首诗是对后疫情现实的提炼与延展,先锋而锐利。

 

 

《鹿过》

 

作者:石见(美国)

 

那五只

最近常串门

园子里的花

都比野草

好吃

 

4/12/2022

 

石见在现代诗的学习中很下功夫,尤其在语言的简练上更为明显。本诗从标题到诗体,简省到了极致。

这首诗由于它的简省,使我不会把目光转移到别的事物上,而是专心看鹿,它们“串门”,吃园子里的花,给我一种春风般的温暖。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当代人非常稀缺的。

在语言的简练之外,内容上也有新的斩获:花比野草好吃。这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同时也看出诗人对鹿的情感,就像爱邻居的顽童。

这是口语纯诗,像中国古代的绝句,也像日本的俳句,轻轻的,却是走心的。

 

《本来的问题》

 

作者:维马丁(奥地利)

 

疫情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战争让本来的问题

显出来

特别清楚

还要更快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关系

老百姓

可以做什么?

需要

互相帮助,

这也显出来

特别清楚

其他还能做什么?

以前以为

本来的社会

本来的经济

本来的关系

一直会下去

不能阻挡

现在知道

并不这样 

 

2022.4

 

这首诗不是写具体的一件事,而是从具体的事和事件中抽离出来的主观看法,这是维马丁最擅长的写法和诗维,这种写法也是很多人欣赏的,但是这种写法并不容易,首先需要站得高,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和对时事的认知能力;其次,需要有不俗的见识和足够的真诚,如果人云亦云,就食之无味;三,必须遵照诗歌的内在要求,有内在的节奏和令人心领神会的推进。

本诗立足两大主题疫情和战争,把经济、社会、关系(人际和国际等)提到了受众眼前,写出了同时代人共同的心灵重创。

 

 

《没吃兔头》

 

作者:水央(美国)

 

美国金发青年雷

在成都时

被当地朋友带到一家

有名的香辣兔头店

他后来说

虽然周围的人

都啃得很香

但他捧起兔头

就见一双哀怨的兔眼

对视着他的双眼

然后他就

怎么也

下不了口了

 

4/19/22

 

很喜欢水央写的这首。这是水央作品中少见的干净的叙述,调性与纯粹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首诗,语言统一,语句流畅,没有观念先行,没有抒情,没有议论,就是将看到的写下来,不散漫,不犹疑,不嫁接到所谓的文明、文化、政治正确的话语系统里去。这样的写作是理智的,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把简单化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零。

后现代诗,往往更注重多元,创作者必须明白一点:你说的越多,别人接受得越少。相反,会得到更多阐释,更多的指向。

 

 

《无解》

 

作者:熙(中国)

 

我牵着女儿

另一只手拎着早餐

腋下夹本书

在送女儿上舞蹈课的电梯里

一个男人突然半蹲

扭头盯着我的书

不知是《新世纪诗典》

封面颜色比较艳丽

还是恰逢世界读书日

他好奇

别人在看什么

 

2022.4.23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带来了国民生活上的新景观,比如,电梯。电梯里发生的事情,已经被很多中国现代诗人写出,熙这首写的发生在电梯里的事,目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男人的动作显得很特别,这算不算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呢。算!因为他是因“我”而起。尽管没有发生语言上的交流,但还是呈现了一种熟悉的温润的人际之间的情态。

本诗重点是对这个男人动作的关注,而前面的铺垫把当今中国社会家长的生活带出,后面将世界读书日和新诗典带出,这一切作为背景和道具丰富了内涵又没有挡镜头,由此可见熙的口语诗的表现力。

这首诗,男人在看“我”的书,“我”在看男人,猜他,构成一种文学性上的“互看”,这便有了卞之琳《断章》的意趣。

 

 

《山上飘着雨雾满世界是湿的》

 

作者:川江(中国)

 

村口

一位中年男子

背靠门前的寿材

安静地做缝补

寿材在农家

也是实用家具

像一个石磨

一张桌子

 

我走了很远

仍能听到

中年男子屋檐下

滴答的雨声

 

如果说这是过去的中国、表现过去的电影,你一定相信。但它不是过去,就是当下,那么很多人不懂了,现在不是城镇化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偏僻一隅?不是火葬了吗?怎么还有寿材?没错,中国是在走国际化道路,那是大的趋势,但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甚至永远会保留一些传统的农耕时代的特色,越到后来,这样的景观越显得可贵,越有华夏人刻骨的想望,这就是民族根性吧。

本诗画面感很强,勾勒细致,意境悠远,达到中国山水画的效果。

 

 

《四月》

 

作者:孙德琪(中国)

 

歌唱

为了轻拂自由的气息

有芳草

有花香

有林荫大道

三三两两

随意散步的

你我

 

当街道死寂般

空旷宁静的时候

只有哀嚎

划过

 

2022.4.24

 

疫情已逾两载,“新冠”和它的变种们像幽灵一样游荡于世界,打破人类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在这种背景下,但凡还有一点忧患意识的人,都会感到压抑和不安。

尤其到了20224月俄乌战争的爆发已达两个月,各种隐患加剧,上海疫情更是匪夷所思,各地防疫乱象丛生。四月,自然的春天欣欣向荣,人类的春天冰冻三尺。真是残酷的四月!

本诗,以歌唱起兴,对四月抒情,这城市的四月,如今让死寂取代了这个时节该有的生机,流露出末日般的感伤。

 

 

《无辜》

 

作者:晓静(中国)

 

麦子是无辜的

清晨的阳光

洒在麦穗上

没有成群结队的蝗虫

来过境

 

新开的红花

是无辜的

凋谢的那一片

紫色二月蓝

不是被欺压带来的

后果

 

刚从牛场拉出来的

牛粪

是无辜的

它们规规矩矩的

堆积在田间地头

麦子收割后

它们才会被农民

均匀的铺开

 

唯有我不是无辜的

被蝗虫驱赶

被一朵花欺压

甚至不能像一粒牛粪那样

散发出青草的气息

 

晓静最初给我看的几十首诗,都是抒情诗,进入本沙龙后学写口语诗,上道很快。有个有趣的现象,抒情诗写的好,基本上写口语诗不成问题,而反过来就没那么幸运。

现在的这首是抒情诗,比她过去的抒情诗高级多了,摆脱了朦胧诗语焉不详意象繁复精神病般的抒写窠臼。这是经历了口语写作后,磨砺出了锋刃,构思精巧、文脉顺畅的抒情诗。

可贵的是,晓静的写作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地方特色,有自然、田园的清新气息,这些就是质感。而有些人,写了一辈子都没有。

 

 

《夜半琴声》

 

作者:图雅(中国)

 

一连三四天

有人半夜弹钢琴

电话打到物业

物业去敲门

门不开

琴声不断

一直弹到凌晨三点

是贝多芬

是巴赫

是肖邦

还是傅聪?

也许

亡灵也有春天

只是钟点稍有不同

 

2022.4.1

 

今年早春的时候,为了便于核酸检测,小区党委建了居民微信群,这首诗采自我所在群。

夜里弹琴真是不应该,毕竟大家住在一个楼里,不怕影响别人睡觉吗? 是什么人呢,这么不管不顾?我想起了早先看过的一部电影《夜半歌声》,这部电影开始笼罩的就是神秘诡异的气氛,于是我来了灵感,决定往灵异方向上去写,这样把坏情绪引向包容和尊重,也是趁机向世界音乐大师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