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理财感悟随笔谈天说地 |
分类: 股市解析 |
(点击放大图片)
市场在上周五探出3563点的阶段性底部后,本周稳步走高。然而在经过短线的快速反弹之后,短线也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需要消化,同时上档均线的均线开始显现,股指维持横盘震荡走势。更为重要的是,市场量能持续萎缩,使得盘中持续做多的动能也不足。加之近期将公布上半年的GDP数据和6月份的CPI数据,市场对CPI数据的担忧,使得宏观调控预期加强,市场普遍处于谨慎观望之中,大盘仍处于敏感区域。从一周行情看,两市大盘震荡筑底的特征比较明显,同时,两市大盘周成交创阶段性地量也表明市场的杀跌动能得到较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周四大盘顶住了4只新股同步发行、2只新股同时上市所带来的资金面压力,让投资者看到了市场自身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抗压”能力。当然,本周大盘的强势表现,与金融股为首的权重品种的突出表现密不可分。招商银行周涨幅达12.78%,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的表现也都超越大盘。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两大保险股一周最大涨幅都超过10%,俨然成为市场新的领军人物,对大盘的稳定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最终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周涨幅分别为3.52%和3.40%,在连续调整过后两市股指周线双双收阳,显露大盘已有企稳迹象。
本周沪深B股大盘出现久违的大涨行情,携手大幅扬升,最终两市均以中阳线报收,整体表现明显转好。沪B指周涨幅超过A股达到8%以上,而深市B股则更稳健,深成B指周涨幅也接近7%,深成B指数已经是连收六阳,显示近日B股大盘已经逐步走稳,出现如此有力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空方力量已十分有限,杀跌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周边市场表现出色,尤其是香港市场表现不错对B股产生正面影响。此外A股也所反弹,因此B股形成了快速反弹之势,并最终保持了一定的稳定。从中长期看B股,未来若以A、B股市场的最终合并为远期目标,那么B股市场由于与A股的价格仍有差距,而那些市盈率较低、分红率稳定的B股,与相关行业的A股相比具有明显的比价优势,因此这个市场未来仍存在较大机会。
本周两市成交量最低萎缩至800多亿。股指弱势震荡,成交量持续萎缩,充分反映了上调印花税提高交易成本导致的投资者操作频率的下降,以及基于流动性收缩导致的离场心理与基于长期牛市信念的惜售心理的冲突。而充分调整之后的中报业绩浪行情在7、8月份逐步展开正可预期。这样,本次恐慌性抛售形成的3600点极有可能成为下半年的低点。技术上,上证指数近几天基本上在短期均线和中期均线之间进行小幅度的震荡整理,而且波动空间越来越窄,已处于横盘整理的末端。只要量能和热点有效配合,大盘就有希望在下周初正式攻击20日、30日、60日均线所形成的压力带,甚至向4000点发起冲击。但由于目前市场还是处于一个反复震荡筑底的阶段,人气和信心都需要有个恢复的过程,我认为下周大盘在短期冲高后出现主动性回抽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本周的整理平台将是回抽时的重要支撑。如果短期回抽获得支撑,则后市还将会有新的上攻机会出现。
本周市场惴惴不安、摇摇晃晃,大盘几次上演冲高回落又再度拉起,而且是在非常缩量情况下,但由持续下跌演变为了震荡盘升,走势上似乎已摆脱了下降通道,竟然没出现单日大阴线。相比前几周冲高回落调整过程中的无抵抗下跌已经有很大改观,三阳两阴表现顽强,但整体表现十分低迷。市场终于结束了疾风暴雨的日子而似风平浪静,两周以来似乎周末恐惧症也大大缓解,连续三根周阴线之后,总算有了一根小阳线,市场悲观情绪渐弱。管理层也似乎只埋头于接二连三的新股发行或上市,整个市场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似乎都在小心翼翼地等候观望。多空双方都在静待政策面的明朗化,多头没能发动功势的最大隐忧就是加息及取消利息税迟迟不出台,只有这两项利空消息明朗化之后,多头才能实施新一轮上升功势,打破盘整格局启动上升周期,因此预计大盘下周走势还是震荡盘整格局,由于公募基金及大劵商等主力机构在昨天就已提前知道政府在这个周末不会有利空政策公布出台,所以周五大盘走势能强势震荡洗盘以微跌收市,预计在下周初大盘有个震荡回调过程,建议朋友们在下周初短线逢高出货,躲避大盘短线回调风险。
股市常识告诉我们:当参与市场买卖的投资人,对股价偏低或偏高(对大盘所处的点位偏低或偏高)的评价越是不一致的时候,成交量值就会愈大,这是因为多空双方意见分歧,短兵相接;反之,当参与市场买卖的投资人对股价偏低或偏高(对大盘所处的点位偏低或偏高)的评价越是相同时,成交量值则会趋小,这是因为多空双方的看法大致相同,持有股票者惜售或者是买意不强的结果。以上的经验告诉我们,当前沪深两市成交量的萎缩,是股市多空力量对沪深两市大盘目前点位的趋同与认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盘短期底部已不远了,调头向上也指日可待,当然这里指的是一个阶段性底部。沪市当前的成交额570亿元,基本接近短期底部的地量,如果若再萎缩,也会在500亿元之上波动,维持地量的时间,随时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买盘结束。现在有不少人担心,即使多空双方认可当前两市大盘的点位,但成交量还是放不出来,大盘不能很快向上突破。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大盘经过5月30日以来的两波较大幅度的调整后,投资人的心态大多胆小谨慎、信心不足,加之观望资金对管理层前期力度较大的调控后果产生心悸,迟迟不敢进场,这确实造成了股市现在阶段性的低迷。当然,成交量的放大,是渐次形成的,当这个市场已调整到位,开始慢慢走好时,才会吸引离场资金的回归,当回归的资金将大盘推到一个新的高点时,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纷纷涌入这个市场,成交量就会逐步得到稳定的放大。
本周五个交易日,从沪指日K线图上可以看到,指数是在5日均线和60日均线之间100点左右的狭窄区间做横盘整理,整理过程中的连续缩量,是正常的,并非坏事,表明浮筹在减少,抛压较轻,一般缩量整理结束后,都会有一个爆发式的放量突破走势,沪指7月5日到7月13日的K线组合非常类似于4月19日到4月27日的走势,看看这次能否走出同样的突破走势来。其实盘面已透射出一些积极的因素,银行,地产,石化,电力这几大蓝筹指标股板块,本周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像是大战前的热身,环保板块的持续走强,已有成为领涨板块的迹象,从周四股指翻红,周五微跌的情况来看,大盘已摆脱了以前的周末恐惧症,开始逐渐走稳走强,下周初将是多空对决的关键一战,30日均线3954点是多方的目标,站上去就表明多方取胜,3835点是多方的防守底线,跌破这个位置就表明空方暂时得手。从近期大盘表现和权重指标股走势来看,再结合对股指技术形态的研判,下周后段多方胜出的机会较大,本周的连续缩量表明洗盘已近尾声,决战爆发前的黎明静悄悄。
从消息面上分析,本周末出台调控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下周3、4左右国家才会发布6月份CPI的经济指标。从以往惯例看,金融调控往往在这个指标发布之后才出来。于是,大家都可以看出下个周末取消利息税或者加息等可能性非常大。那么,这个预期明确了,下周如果说进场的时机,我觉得当国家调控出来的第一个交易日,在大盘大幅低开时,应该是非常好的介入点。
我在此提醒朋友们应保持一份谨慎,注意把握好操作节奏,买跌不追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市场人气高涨之时逢高减仓,风险释放之后则是投资者逢低积极入场的好时机。在操作上,建议朋友们坚持“16字方针”的策略。操作上依然要防范市场性风险,避免因消息面的变化而带来的市场震荡风险。保守的朋友们,还可以观望为主,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要提醒朋友们,看问题的角度要因时变化,要向蝙蝠学习!
当然,形势的判断,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