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沪指明日将挑战30日和60日均线的压制,下周有望重新回到4000点上方。

(2007-07-12 23:48:41)
标签:

股票

理财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分类: 股市解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自上周五沪指达到3600点下方以来,在利空阴影笼罩下,市场关于后市走势产生较大分歧的情况下,多方进行了不断的反击,今天股指再度延续震荡上行的态势,盘中几度震荡,尾市沪综指在指标股的强势拉动下重新站在3900点上方,收出一根幅度为1.3%的小阳线,最终两市均以小阳线报收。同时,短期均线如5日和10日已经形成了金叉,短线技术有所好转,也表明市场有望继续上攻,并将再次发起了向60日均线的挑战。从股市的运行趋势上看,沪指连续上攻,深指震荡走强,两市在缩量的不利情况下出现重心不断上移的走势,机构锁仓的迹象明显。虽然步伐稍显缓慢,但稳步向上的势头已经有所显现。值得朋友们注意的是两市B股今天出现大幅反弹,B股全线飘红。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最近突然很多股评、机构、券商、……电视、报纸、杂志……很多都告诉大家如何去申购新股,好一个别有用心啊!这是那些人想进场,为了不让你跟他们去抢筹码,所以把你的注意力给分散开,让你们都去申购。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市场里有60%的人因为相信新股申购带来暴利,可能都会去尝试一下,那将会是多少钱?如果这些钱被冻结或出局,以后还会有多少人去买以前拿过的股?而真正散户能中签的又能有多少人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其中的利与弊。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新疆民谣。做股票,其实也是一个掀盖头的过程,无论是对大盘走势的预测和研判,还是对个股的选择,大抵都是如此。指数可以失真,成交量可以骗人,上市公司可以被包装,面对错综复杂的大盘及个股,表面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盖头而已,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解读,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看清市场的方向和辨识个股的美丑。我对近期的盘面进行了剖析和解读,就是通过对成交量、技术形态和板块动向等要素的分析,试图掀开近期股指地量走势的盖头。预测只是行动的参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思维和方法,不论看多还是看空,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和依据,不要人云亦云。

 

近期我们看到的市场走势并非如一些看空人士想像的那么悲观和疲弱,今年股市资金面最大的考试在今天出现了。包括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蓉胜超微和高金食品在内的4只新股今日一起发行,同时,西部矿业、东华科技2只新股上市交易。这对目前成交日益低迷的股市来说,不啻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但是,两市股指依然双双收红,上证指数突破了3900点,表明探底回升行情并没有夭折,还在顽强向上延伸。从今天沪指收盘点位3915点来看,已经逼近60日线3936点和30日线3957点,可以说是兵临城下,又到闯关拔寨的关键时刻。两根重要均线能否被有效突破,这也是近期盖在大盘头上的最后一个盖头。目前上证指数距离60日均线仅仅一步之遥,而这已经是股指在两周内第三次回到60日均线下方。从历史规律来讲,当指数遇到阻力位或者支撑位之后能够反复几次冲击该点位,最后基本都能完成有效突破。另外在60分钟的K线图上,大盘的头肩底形态越发清晰,而且右肩整理也已经基本完成,预示短期市场将有继续向上动能。从目前蓝筹指标股和超跌二三线股这两大群体的走势和表现来看,结合近期盘面打压诱空,边洗盘边吸纳的迹象来分析,向上突破依然是市场最有可能的走势方向,沪指明日将挑战30日和60日均线的压制,下周巨量申购资金的解冻将有望推升股指重新回到4000点上方。

 

我认为,60日均线的压力只是停留在心理层面上,我并不认为60日均线具备实质性的压力。首先,目前股指在上周五的大阳线之上已经横盘4个交易日,并且股指的重心有不断抬高的迹象,从这里可以看出,主力资金做多的欲望很积极。虽然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我认为经过连续的暴跌后,部分的筹码已经沉淀,场内的参与资金仍然很活跃。因此,60日均线的压力只停留在表象上。周五很可能向60日均线发起挑战。KDJ指标中,在低位金叉后,发力向上,支撑着股指的上行。MACD指标中,绿色柱状线逐渐缩小,DIFF有上穿DEA的迹象,显示多方的力量在不断的增加。综合来看,市场的走势虽然很犹豫,但其力度和趋势却很明朗,盘中个股的活跃气氛更是刺激了市场的人气。

 

不过面对60日均线形成的压力,市场还是显得犹豫和谨慎,然而也恰恰这种谨慎可能会成为股指继续上涨动力,因为市场主力的操作思维是反技术和反人性的。“行情在犹豫中发展”是股市中不变的真理,因此,朋友们可对后市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目前可适时、适当持股待涨。

 

我在此提醒朋友们应保持一份谨慎,注意把握好操作节奏,买跌不追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市场人气高涨之时逢高减仓,风险释放之后则是投资者逢低积极入场的好时机。在操作上,建议朋友们坚持“16字方针”的策略。操作上依然要防范市场性风险,避免因消息面的变化而带来的市场震荡风险。保守的朋友们,还可以观望为主,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要提醒朋友们,看问题的角度要因时变化,要向蝙蝠学习!

 

当然,形势的判断,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