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位可能是刻意制造的空头陷阱,平台整理后股指先向下再向上!

(2007-07-16 20:23:34)
分类: 股市解析

上周末又有偏空消息传来,央行为进一步收紧流动性,发行了超过一千亿票据,这给观望气氛高涨的市场加上一层阴影,从而导致市场心态更加沉默,成交保持地量。本周宏观面上重要经济数据将发布,央行升息、宏观收紧的预期强烈,市场环境面临诸多偏于负面的不确定性,这导致市场交投不畅,投资人参与信心全无。周一股指出现中阴杀跌调整,下午随着股指跌穿10日均线支撑,恐慌性杀跌盘开始逐渐涌出,市场的弱市特征较为明显,市场向下寻求支撑的压力增大。短线大盘仍处于相对低位反复震荡,20日、30日均线与60日均线目前都处在3950点一带,下压之势较为明显,短期来看,在宏观消息面相对明朗之前,市场重心仍可能继续下探,市场面临作空动能集中宣泄,对于那些缺乏业绩支撑的中高价股应重点防范补跌风险。

 

上周四发行的四家新股冻结资金高达创纪录的两万亿,说明市场根本不缺资金,缺的主要是信心,导致信心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诸如宏观调控政策和股市干预政策。至于宏观调控政策,只能构成短期的影响,目前大家也在等待本周三相关经济数据的出台。由于市场观望气氛很浓,但杀跌盘以及解套盘非常有限,因此,可以想到的是,中小投资人和部分机构处在被动持股状态,这样就导致整体市场的”盘口”很轻,下跌和上涨似乎都比较轻松,可能也并不会放太大的量。但场外机构资金在消息面还没有确定以及申购新股资金还未解冻之前,并不急于发动攻势,主要的任务还是加紧洗盘吸筹,可以从盘面观察到,大多数个股的下跌根本没什么量,同时,下档仍不断有承接的买盘出现。由于周一形态对短期市场破坏力,预计大盘周二仍有继续下探的空间。大盘企稳,还要看周三,主要是当前市场关心的经济运行数据。

 

我们应该冷静得看到,近乎光头光脚的一根近百点的阴线,把大势搞得急转直下,面对3920处的压力,大盘再次选择了退却,而今天的退却有点不同以往,照往常这样的光头光脚阴线的走势,一般是单边下跌的走势,但今天不是这样,盘面感觉似乎有主力在照顾,9:30~10:10的走势和2:30后的走势明显向左,这种走势和大盘当年跌落998之前的走势差不多,这反映出大盘见底前的阵痛,所以一旦股指在近两天出现滞跌或者缓跌的现象,那么今天破位就又可能是主力刻意制造的震仓行为。历史上这种平台整理后股指先向下再向上的空头陷阱屡见不鲜,我认为主力也并没有放弃此波反弹。明日有两万亿申购资金解冻,这个资金量也超过了目前深市流通市值近1000亿元,面对持续调整的股市,这部分资金很可能成为抄底资金,重新回流股市。回顾此前的走势,每次巨量冻结资金解冻,沪深股市均迎来强势反弹,就此前两次巨量冻结资金解冻当日股市的走势来看,6月21日,中国远洋和拓邦电子同时展开网上申购冻结的超过1.8亿元的资金解冻,当日,上证综指开盘报4170.89点,收于4230.82点,涨1.18%,深成指开盘报14044.45点,收于14255.61点,涨1.05%,7月6日,西部矿业和东华科技网上网下合计冻结的16330亿解冻,当日上证综指开盘报3599.82点,收于3781.35点,涨幅达4.58%,深成指开盘报11729.78点,收于12395.35点,上涨5.19%,可以看到,之前的两次巨量冻结资金解冻,股指均在大跌之后,迎来强势反弹。此次解冻的资金量创下近期之最,更应有不俗表现!

 

因此,我建议朋友们不管是题材股还是绩优股,都不要再盲目杀跌。经过几个交易日的蓄势,已经累积了较大的反弹动能,近期的连续缩量表明洗盘已近尾声,决战爆发前的黎明静悄悄,本周后半段多方胜出的机会较大。周三借申购资金解冻以及宏观数据出台,不排除将会展开向上突破。

 

看来,机会马上又要光顾了。

 

我在此提醒朋友们应保持一份谨慎,注意把握好操作节奏,买跌不追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市场人气高涨之时逢高减仓,风险释放之后则是投资者逢低积极入场的好时机。在操作上,建议朋友们坚持“16字方针”的策略。操作上依然要防范市场性风险,避免因消息面的变化而带来的市场震荡风险。保守的朋友们,还可以观望为主,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要提醒朋友们,看问题的角度要因时变化,要向蝙蝠学习!

 

当然,形势的判断,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