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大盘未来以震荡盘升为主。

(2007-07-11 20:45:48)
标签:

股票

理财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分类: 股市解析

周三大盘依照我昨天所分析的一样,围绕60日均线-10日均线展开窄幅震荡整理的走势。早盘股指承接昨日调整之势而惯性低开,在低位稍作震荡后便企稳回升,银行、地产等权重股继续表现推升股指翻红,可惜3900点短期压力位实在太重,股指未能接近便掉头向下,并一度回探开盘最低点才有所反弹。午后多空双方均在60日均线-10日均线附近对股指展开争夺,尾盘多方稍胜一筹,两市最终均以红盘报收,但成交量萎缩十分严重,沪深两市仅1018亿成交,创出近几个月来的新低。

 

技术上,今天上证指数再次回抽了4312点以来的下降压力线并获得支撑,而短线缩量收敛整理的走势属于等待观望阶段,说明市场即将选择突破方向。从形态上看,自上周五的长阳以来,股指已经连续高位横盘3个交易日。股指的重心并没有降低的迹象。强势整理后再度上攻,市场并没有按照以往的双阴双阳交替的方式出现,而是再度收出了一根小阳线。而在综合5日和10日均线掉头向上重新对短期股指形成支撑,以及目前市场的多空力量分布之后,我认为:目前仍处于反复筑底阶段,而在经过短暂的主动性回抽后,市场仍将有再次上攻上档中期均线压力带的能力。目前60日均线和10日均线形成一个小的箱体,在这个箱体中,用持续震荡的方式消化市场的短期获利筹码,以及部分恐慌性的抛盘。因此,在此点位蓄势后,选择再度向上的可能比较大。届时朋友们可关注中期均线压力带会否在短期内被快速突破。

 

大盘指标股的动向是市场未来能否在沉默中爆发的关键因素,这里不妨继续从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这两大权重指标股身上去发现蛛丝马迹,其实,细心的投资者应可以发现,近四个交易日,这两大品种是呈现一种稳健走高的姿态,或者说是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态势,这显然是一种资金在介入的迹象,背后是否有大文章,这是比较关键的。由于这两大品种本身隶属于金融板块,放大到整个金融板块来看,如招商银行的强势上行,以及中国平安的震荡向上,还有如中国人寿的逐步走高,这些迹象都无不在说明,金融板块显然是有资金在里面做文章的,由于金融板块本身在目前市场的权重地位,因此,“得金融就得市场”这并非夸张,而是现实,既然如此,那么,对于市场而言,我们是不是要多份积极呢,别被短期盘面的沉闷所干扰,沉闷中的信号才是值得好好品位与研究的!

 

综合来看,消息面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很不乐观,对市场明显偏空,而且成交量也严重萎缩,仅1018亿成交,创出近几个月来的新低。但股指与个股却反向上涨。这说明在经过连续调整后场内的投资者心态已经趋于稳定,对政策面的恐慌情绪逐渐下降,抛售力量也正在持续减弱。场外投资者则继续持币观望。目前所有的投资者都在等待大盘趋势走稳。在这种背景之下,场内的不卖,场外的不买,成交萎缩,个股也涨升无序,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大盘暂时缺乏大涨与大跌的动能。明日虽然有新股上市与申购会给场内资金造成压力,但预期影响不大,毕竟分流资金更多是来源于观望者的钱。大盘的“极度缩量”,说明多空双方又达到了一个短暂的平衡,抛盘减少买盘也不踊跃,但“实体小阳线”则说明多方最终是略占上风,市场的天平有向多方倾斜的迹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结合目前的大格局,爆发是值得期待的!一轮中级行情正在悄然展开,大盘未来以震荡盘升为主,明天和周五大盘继续上行的可能性大。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主力资金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大批游资主导的超跌股也是跃跃欲试,今天再次出现全面普涨,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后市并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么悲观,虽然临近周末,政策调控等不确定因素对大盘有一定的困扰,但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已经出现了上述提到的积极因素,不必过于恐慌,只要3810点不被跌破,持股的朋友们就没有必要再杀跌,空仓的朋友们如果稳健点,也可以等大盘放量突破30日均线后再行入场吸纳。当然,激进的朋友们明天就可开始逢低介入了。

 

如果有朋友们没有抢到7月6日的底,也不要着急,这段时间大盘会在低位涨涨落落,选择低位进入的机会有很多, 大不必追高买进,估计明天就会再次出现低吸的机会。

 

我在此提醒朋友们应保持一份谨慎,注意把握好操作节奏,买跌不追涨。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市场人气高涨之时逢高减仓,风险释放之后则是投资者逢低积极入场的好时机。在操作上,建议朋友们坚持“16字方针”的策略。操作上依然要防范市场性风险,避免因消息面的变化而带来的市场震荡风险。保守的朋友们,还可以观望为主,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要提醒朋友们,看问题的角度要因时变化,要向蝙蝠学习!

 

当然,形势的判断,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