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瑶医养生与预防

(2015-03-19 11:39:16)
分类: 综合

  瑶医养生与预防

 

   养生和预防是东方古老的黄河、长江流淌出来的文化。古人类对自我生命的养护意识至少在“有巢氏”的“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礼记?礼运》)到“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围风寒”(《墨子辞过》)等居住条件的改善过程中已初见端倪。同时,从先人“衣皮韦”以御寒到仰韶遗址出土的骨针、石坊车以及半坡遗址发现的陶纺轮和留有布纹的陶器等,都说明人类对自我生命和身体的养护已从被动适应自然发展到能动地去改造自然的阶段。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在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自身保健的一些方法,并互相传授。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预防与养生文化。

 

    瑶族人民亦不例外。瑶族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集中于湘江、资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的广大区域,南北朝时期又扩大了分布区域,“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疑”。唐末宋初因民族压迫加剧和天灾人祸等原因才开始向南、西南方向迁徙,最终集中在位于广西中部偏北的桂中地区。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以毒蛇猛兽为邻,山岗雾露、盘郁结聚、风寒湿热,不易疏泄,百病丛生。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加之迁徙性的劳作生存方式,为了本民族的生息繁衍,发展壮大,使得瑶族人民更加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对身体的养护。瑶族人民爱歌爱舞,瑶族山歌久负盛名,他们常把前人传下来的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编成歌括传唱,一代传唱一代。歌曰:春节菖蒲温辛香,内服外浴效验彰,四肢湿痹屈难伸,耳鸣头风五劳伤。菖蒲能祛瘟虐瘴,咳逆上气用亦良,常服骨坚颜面艳,延年益寿百年长。二月初一鸡矢糕,四肢湿痹预防好,三月清明黄花饭,肝炎目赤治效高。四月初八枫木香,枫枝插门户户唱,糯米饭同韭菜炒,不畏湿气与岚瘴。五月端午用雄黄,疗癣鼠瘘痔疽疮,雄黄早晚背身上,诸虫蛇毒不敢伤。白花韭菜粽粑香,草果浸液祛虐瘴,小占五加诸味药,熏洗除湿去痹良。婚娶办席需槟榔,酒后代茶以御瘴,醒之能醉醉能醒,健脾和中补劳伤。小儿降生烧苍术,川连频咽时时知;满岁防病铜锁住,外出祛邪插桃枝。六十老人备命粮,初一十五食安康,鸡子蜜糖蒸饭上,久服强身百年长。这些都充分展示了瑶族人民的养生和预防文化。

 

    一、预防法

 

    预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施行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先天预防和后天预防两方面。

 

    (一)未病先防

 

    1、先天预防
    先天预防,是从父母婚配到出生前的胚胎时期就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1)优婚防病
    优婚防病,就是通过择优婚配,使孕育的后代禀赋强壮,健康无病。


    ① 择优婚配:是指选择年龄适当、身体健康的对象婚配。瑶族先民从长期的经验中逐渐认识到只有男女双方都发育成熟,适龄结婚,才能孕育出体健的后代。若年幼早婚,耗伤精气,其孕育的后代体弱多病,容易夭折。因此,规定婚配双方必须均到成熟年龄才能婚配。另外,观察到只有父母双方身体健康,后代才健康。因此,在男女青年“摇马郎”来确立关系之前,双方家长要对男女双方的家庭进行家庭健康调查,察看“干不干净”,方可确定婚事。


    ② 近亲不婚:瑶族先民在很早就严格地规定,同寨男女禁止婚配。这样做,客观上减少了致病基因的结合率,从而降低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生率,保障了后代的身体健康。


    (2)优孕防病
    优孕防病,是指在受孕之后,注意孕期的摄生,精心养护及胎气,以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奠定良好的先天素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2、后天预防
    后天预防,就是在人出生后,为防止疾病的发生所进行的预防。


    (1)摄生防病


    ① 顺时调养:瑶族先民在很早就注意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而自身的精神、饮食和起居,以养生防病。如他们主张春天要早睡早起,宜食清淡可口之品,忌油腻生冷之物。夏天晚睡早起,在饮食上宜食清淡爽口之品,忌油腻、生冷苦寒的食物,适当选取有酸味、辣味的食物,以增强食欲。秋天要早睡早起,尽量少食辛辣之品,亦少食寒凉食品,要适当多吃些温性食品。冬天要早睡晚起,在饮食上可以吃些温热性食物,切忌粘硬生冷食物。


    ② 饮食调养:瑶族人民很注意药食同用。经常制作一些含有保健身体、防病治病草药的食物来预防疾病。如春节期间,用石菖蒲水浸泡白馍。制法是:先以糯米蒸饭,熟后舂成折馍,待白馍冷硬后,放入水缸中,加水盖过馍面,每50公斤水加入袋装石菖蒲100~150克,浸泡。吃时,把白馍捞出煮糖水或煎吃。二月初一做鸡矢叶糕。制法是:以鸡矢藤叶100克与2公斤糯玉米头或糯米混合磨细,蒸糕吃。三月清明食用黄花糯米饭。制法是:先以黄花加水煮沸后,取黄花水煮糯米饭吃(此处黄花即密蒙花)。四月初八韭菜炒糯米饭。制法是:先炒韭菜,待熟后再加糯米饭同炒吃。同时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边插上枫木枝叶。五月端午节,包白花丹和韭菜粽粑,饮草果液,饮雄黄酒粽粑。


    ③ 药物调养:瑶族人民非常善于利用居住环境周围丰富的药物资源来防病治病,如五月端午节这一天用大风艾、小占、五加皮、红杜仲、穿破石、走马胎、宽筋藤、当归藤、钩藤、五指毛桃根、大血藤等中草药煎汤熏洗全身,可舒筋活络,除湿去痹痛等症。还用菖蒲、艾叶、八角枫、地风藤等煎水洗澡预防生疮害病。

 

 

瑶医养生与预防


   

    (2)避邪防病


     ① 卫生预防


    a. 环境卫生:瑶族人的水井大多是将饮用井与洗菜井、洗衣井分开成为三连井,饮用水井建在上方,井口上加盖,只准用水瓢舀水,每年不定期的淘洗水井2~3次,并撒放一些石灰或漂白粉杀虫消毒。瑶族村寨还立下许多村规民约,如《瑶家河规》中就规定:“不能乱倒杂物污染河水”以保护水源,使环境不受污染,防止了细菌疾病的传播。在瑶族的各村各寨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写着字的“石牌”,有些“石牌”中有关于禁止随意投药毒鱼的规定。他们还讲究在某些节气彻底打扫房前屋后及室内阴暗角落的清洁卫生。春节前几天,家家都要扫“阳尘”,把一年的污垢彻底清扫出去,干干净净迎春过年;惊蛰节前一天,家家要将家中厨房及堆放柴草的地方清扫干净,以免虫害藏身,传染疾病或伤害人体,并用石灰画弓矢于门框,复撒灰于阶,以驱除毒虫。五月端午节把雄黄粉酒在居室的周围,同时人人身上背挂有雄黄粉药袋清洁环境。由于瑶族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夏秋之季,人们容易感受天地湿浊秽腐之气而发痧症,因此对痧病的预防,瑶族人很注意周围环境卫生的清洁,避免接触秽浊之气,减少痧症的发生。 


    b. 劳动卫生:瑶族人民在出远门或生产劳动时,常身带盐巴、大蒜、百味莲、薄荷等以防暴病、急病的发生。另外对痧症的预防,要在劳作中注意通风,加强防暑与降温措施,在夏天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多饮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② 药物预防:每到清明节,瑶族人民都要在自家门上插上嫩柳枝,小孩手腕上戴上嫩柳枝做的手圈,妇女鬓发边也要戴上嫩柳尖以辟秽除邪;端午节这一天要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并将菖蒲洗净放入水缸内,预防喝生水后拉痢疾;要饮草果液,饮雄黄酒,并将雄黄粉酒洒于床下、墙根、屋角等阴暗处,厕所里撒上生石灰、马桑叶、槐柳叶、辣蓼草等,以杀虫消毒、防止蚊蝇滋生,同时人人身上背挂有雄黄粉药袋。


    (2)避邪防病
    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疾病是由于人体感受某种邪气而发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特别注意与邪气的接触。例如在很多瑶乡禁止带病串门,瑶族很久(古老)以前就认为有的疾病具有(过人)传染性,并称这类疾病为“稿加”,它包括天花、水痘、霍乱、痢疾等传染病,对这类疾病如果只发生个别病例时,就在病家的门上插上草标,谢绝外人入内;如果病人不断增多,就在村寨入口处放上有刺的小树、表示寨内有传染病,谢绝外人入内,以预防疾病的传染和流行。


    还有就是部分瑶族推行的火葬,他们认为人死后,腐败的躯体会散发出一种毒气,这种毒气会污染水源,山林,健康人接触了弄脏的水源、山林就会得病。他们还认为,那些因痨病(肺结核)、老鼠疮(淋巴结核、鼻咽癌等)和发人瘟(霍乱)而死的人,他们的口鼻中会有孑孓蛆虫涌出,这些孑孓蛆虫不但能使接触死者的人得病,还会通过污染水源、山林而使他人得病。所以凡是生“痨病”、“老鼠疮”及发“人瘟”而死的人,死后立即用煎熟的鸡蛋蒙住死者的口鼻。然后再洗身入殓,做道场,出山在野外火化。火化所用的燃料为送葬者每人带一捆干柴或松枝加上临时就近拾来的干柴。据说用煎蛋堵鼻,一是堵住孑孓蛆虫不让其散发出来;二是已经散发出来的孑孓蛆虫会附在有香气的鸡蛋上。这既保护了水源、山林的清洁,又方便了后代对遗骨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对那些确为患传染病而死的人,经过火化,彻底消灭了传染源,保护了他人的健康。


    另外,有病的老人去别人家里饮酒作客或在群众聚餐的场合,都自觉带去食具。如果他们忘了带食具,就会自觉地取芭蕉叶代碗,临时修木枝代筷。餐中让别人替他们夹菜放在芭蕉叶中。有的地方的瑶族还有家庭分餐的习惯。这说明瑶族人民对防止病从口入早已认识,采取的预防手段和措施也是科学合理的。


 

 

瑶医养生与预防

 

  

   (二)既病防变

    瑶医强调对疾病的治疗要及时、准确,否则易“转症候”。他们认为大多数“症”的病情都比较轻浅,只要治疗及时得当,预后都较好,若失治或误治,多会转化为“经” 类疾病而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凶险症状。这类疾病的病情重,预后差,即使病愈也大多会留下后遗症。有些“症”之间也可发生转化,如突发脘腹痛、口渴、呕吐清水、全身疼痛、刮肩胛部可现鱼鳅状隆起的“鱼鳅症”;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会转重变成腹痛吐泻、皮肤萎黄、刮皮肤出现红绿色斑点,双下肢肌肉弹跳,渐向上延伸,甚至全身肌肉跳动的“蚂蟥症”等。

 

    二、养生法

 

    1、婚娶民俗药用防病养生:瑶族人民男婚女嫁时,都有一定的仪式,尤其是男方举行婚礼时,餐桌上每人各备有一个大槟榔,席后人人就嚼槟榔以祛瘴疬,消酒谷,治腹胀等症。

 

    2、小儿民俗药用防病养生:小儿降生时,便在产房中焚烧苍术,祛邪气,防外感;同时以开水浸泡川连给新生儿频频含咽,以治胎毒;新生儿满月外出,身边常插上桃枝以祛邪气;小儿满岁,婆家习送项圈、麒麟、铜人、铜锁等物以保安康;小儿走魂(疳积证),瑶医除常针刺四缝穴治疗处,同时佩带药袋(内装六月雪、朱砂、白术、五指毛桃根等药),使魂归身。


    3、老年民俗药用防病养生:瑶族人民年过六十岁,每人习备一坛命粮。出嫁晚辈女儿,每人每月需送一些白米和鸡蛋回家作为命粮,以示孝敬老人。年过六十岁的老人,每月初一和十五各煮一次命粮饭吃,饭上蒸有一个鸡蛋加适量的蜜糖送服。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 20000 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 加 油 ”前 必 读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3去健康的淘宝店逛逛.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加本博微信公众号:24小时健康加油站 (全国首家微信语音养生节目,每天12-13点间播出)也可以互动哦!更多互动请加入养生社群-QQ群:240256942000人)。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