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吃山药补脾 喝山药排骨汤

(2014-12-01 11:35:54)
标签:

美食

山药

药食

博文

山药排骨汤

分类: 饮食

冬季吃山药补脾 <wbr>喝山药排骨汤

 

    山药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日常生活中,山药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山药具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的滋补功效,俗话说“秋收冬藏”,冬季是藏补的季节,在冬季用山药煮一碗滋补汤饮用,是餐桌上的好选择!

    山药木耳排骨汤

    食材:山药400克,猪小排500克,干木耳100克,生姜1块,枸杞5克,食盐、料酒、水适量

    做法:

    1、猪小排洗净后斩块,锅中放水并加入一小勺料酒,放入猪小排后大火煮开,猪小排煮至五成熟时关火捞出;

    2、木耳泡发后去蒂撕小块,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滚刀块,生姜切片,枸杞冲洗干净后备用;

    3、将猪小排、木耳、山药放入高压锅中,加姜片后倒水,水需没过所有食材,开大火煮15分钟,上气后转小火煮10分钟即可关火,撒入枸杞后焖一会儿,加少量食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一、山药药食两用,可益脾补肾

    山药是《中华草本》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山药又称薯蓣、土薯、怀山药、淮山等,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白带过多等。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营养学认为,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山药被认为特别适合在冬季食用,中医认为黑色入肾,黑色食物具有补肾的功效,而白色的山药除了健脾补肺,更可补肾,是个另类而独特的宝贝。

 

 

冬季吃山药补脾 <wbr>喝山药排骨汤

  

    二、山药是糖尿病人的优质食材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山药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因此不怎么敢食用山药,实际上,山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糖尿病、气阴不足、口渴思饮、尿多乏力的人,还可用山药选方进行调理。

    方法:取山药12克,山茱萸6克,熟地6克,茯苓6克,泽泻6克,怀牛膝6克,车前子6克,太子参6克,炒白术6克。洗净,干燥,共研粗末。另人清水浸渍12小时。煎煮3次,每次3~4小时,分次滤出药液。将3次药液合并,用文火煎浓缩。再加入冰糖调匀收膏。每次食8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亦可用山药15克,黄连6克,水煎服;或用山药、天花粉备等量,水煎分服。

 

 

 

 

 

 微信语音养生节目年度订阅热销中!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 20000 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 加 油 ”前 必 读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3去健康的淘宝店逛逛.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加本博微信公众号:24小时健康加油站 (全国首家微信语音养生节目,每天12-13点间播出)也可以互动哦!更多互动请加入养生社群-QQ群:240256942000人)。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