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护眼睛

标签:
育儿宝宝眼睛远视视力 |
分类: 综合 |
刚出生的宝宝,眼睛常闭合,有时一睁一闭,最初几天眼球运动没有目的,数天后开始注视灯光,强光刺激可引起闭眼睛,看物体是单眼看,此时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
爱心堤示
在这一时期应尽早为宝宝做全面检查,以检测宝宝的眼睛是否有先天异常。
2~3岁
1个月的宝宝,视力只有光感,并不能看清物体。一般出生3个月后才会追随眼前的物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厘米的人或物,所以有时候会表现出“斜视”。4个月时,宝宝开始建立“立体视觉”。到6个月时,宝宝看物体是双眼同时看。而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继续发展。
爱心堤示
此时期宝宝的视力为“可塑期”,若视线被遮住,则视力将无法继续发育,甚至退化,所以,即使宝宝患上眼疾,也尽量不要对宝宝的眼睛进行包扎,以免影响视力发育。
3岁以后
1岁到3岁时期,立体视觉已逐渐建立完成,已快接近成人,但此时极易丧失视力。4~5岁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此时已不易丧失视力。8至9岁时,视力发育已完成,不会再有变动。
爱心堤示
此时期宝宝独立活动增多,谨防眼外伤,防止扎伤、烧伤和异物损伤,不宜长时间用眼。
该看什么? 不该看电视
随着宝宝眼睛发育逐渐成熟,视野范围越来越广,对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活动性物体有极大好奇心和兴趣,此时,五颜六色的电视画面就是宝宝的最爱,但是,看电视对宝宝的眼睛是有极大伤害的,由于电视画面切换很快,宝宝要想看清楚,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眼睛处于高度紧张,这必然会加重眼睛负担,宝宝眼睛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很容易使宝宝眼睛健康出现问题。
爱心堤示
减少宝宝看电视或玩电脑的次数和时间,每次20分钟左右,休息几分钟,以减轻眼睛负担。看电视后,暂时不要让宝宝马上看近处小东西,最好带宝宝到室外望望远处。
不该过度看书
有的爸爸妈妈们认为宝宝智力开发得越早越好,所以过度让宝宝识字、读书,密密麻麻的文字让宝宝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眼轴发育过长,形成近视。
爱心堤示
减少宝宝阅读量,要买印刷清晰、图画鲜明、使宝宝阅读起来不感费劲的图书。眼睛与书画的距离要在35厘米左右。保证充足的光线。
该怎么看?
很多爸爸妈妈都发现,自己的宝宝远视,以为自己的宝宝已经患上了远视眼,为让宝宝看得更清楚,矫正宝宝眼睛发育,早早就给宝宝佩戴了眼镜,这是适得其反的。
实际上,在6岁以前,90%以上的幼年宝宝是远视,宝宝出生后,眼球小,眼轴短,所以几乎都是远视,或兼有远视散光,这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发育的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会越来越低。多数孩子在6、7岁会进入一个正常的弛张状态,既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
爱心堤示
宝宝生理远视的正常值如下:3~4岁远视200度以内,4~5岁远视150度以内,6~8岁远视100度以内,超过正常范围的,则为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若在正常范围内,爸爸妈妈无需过多担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看物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
应该看和谐的色彩
宝宝出生之后,生理的发展并不完善,缺乏理性判断,所以宝宝感知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视觉系统。
不同颜色的光线的刺激,通过宝宝的眼睛反应到大脑皮层,如果进入眼部的颜色单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会很单一,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大脑皮层缺乏对一些颜色的判断,从而成为导致弱视甚至色盲的原因之一,而如果颜色不和谐,出现躁色,则会破坏宝宝的色彩平衡感,使宝宝产生烦躁情绪,从心理上影响宝宝视觉健康。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 15000 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3)去健康的淘宝店逛逛.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加本博微信公众号:24小时健康加油站 (全国首家微信语音养生节目,每天12-13点间播出)也可以互动哦!更多互动请加入养生社群-QQ群:24025694(2000人)。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