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人有好报 助人为乐死亡风险可降低25%

(2013-08-05 10:36:16)
标签:

学家

中点

动机

寿命

加油站

分类: 心理-自我沟通

好人有好报 <wbr>助人为乐死亡风险可降低25%

 

  助人为乐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贵品质。大量研究证实,帮助别人不但可以收获快感,还能拓展社交网络,增进身心健康,死亡风险可能下降25%。而且,上了年纪、缺少社会关系的弱势群体参加志愿活动得到的收获更大。然而过犹不及,极少数人的利他主义走向极端,达到“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程度,不惜自我作践甚至自我牺牲,就可能是出现心理问题了。

  助人为乐者,天生就有正能量

  艾丽莎·蒙坦提原来是一名实验室助理,1993年她看到一封来自波斯尼亚的信,是残疾男孩柯南写的。他在踢球时踩到地雷,结果丢掉了一条腿、两只手臂。她随即游说大使馆、医院、航空公司提供资金和帮助,让柯南到美国做手术和安装假肢,还把他照顾在自己家里。她只是普通的工薪族,却凭着一己之力在世界范围内拯救了70多名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的儿童,被美国《人物》杂志誉为“圣人”。她不认为自己很神圣,只是觉得自己做了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她认为自己很有耐心,能够在复杂的医疗和法律问题中游刃有余。

  人类与普通动物不同之处,是能够将心比心地体验到需要帮助者的感受,会给予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提供援助。为此,很多人成为志愿者,服务特定人群或者社区。根据美国2012年的调查,该国志愿者约占总人口的26.5%,在性别上以女性较多,在年龄上以35岁~44岁的人最热衷当志愿者。

 

好人有好报 <wbr>助人为乐死亡风险可降低25%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史帝芬·波斯特说,助人是几乎每一个人的内在倾向。调查发现助人为乐的人有共同的特点:他们的父母往往不专制,令他们在小时候就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爱、同情和助人的行为,却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付出了更多。例如,在犹太人大屠杀时期向犹太人伸出援手的人多数成长在围温和、富有同情心的家庭。

  助人为乐的人善于搞人际网络,具有很强的领导力,做事有着明确的目标。美国埃默里大学人类学及心理学教授吉姆·里林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与别人合作,而损人利己其实是需要花心思的;在另一方面,那些心地不好、罪恶感低的人与别人合作时会比较费劲。

  在失望与受伤之时,助人为乐的人不容易被愤怒与懊悔所压垮,而是从这些情绪中激发正能量,不但不会报复社会,反而下决心为别人做出很大的善举。

  “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太极端

  美国房地产开发商采尔·克拉文斯基不顾家人反对,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约4500万美元)捐给医疗慈善组织,只给自己一家人留下一栋很普通的住房。更奇葩的是,他联系医院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坚持认为,别人的幸福是排在自己家庭幸福之前的。

  有些人的善心特别强烈,到了“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程度,甚至不惜冒着牺牲性命的风险也要帮人。波斯特称,很多人热衷自我牺牲,是因为这时候他们处于欣快状态。一些极端利他主义者有不健康的强迫心理,需要不断予以满足其当“烈士”之类的欲望。他认为,人们不应该为了帮助别人而作践自己,首先要对自己和亲人负责。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罗密欧·维特利指出,帮助别人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拥有一定的资源,二是照顾好自己,不能过度操劳。

  慷慨行善有益身心健康,但搞垮自己,好处就不成立了。目前,精神病学家已经能区分慷慨和自毁,或许善心过度的人应该去就诊。

  弱势群体 当志愿者获益颇大

  艾丽莎的妈妈患有淋巴瘤,抗争了11年后逝世。妈妈去世后不久,外婆也离开了人世。艾丽莎自己没有孩子,接连的打击让她经常感到惊恐不安。受助男孩柯南的到来改变了一切。有一晚,柯南在梦中惊醒,大喊“我要死啦!我要死啦!”艾丽莎起来抱着他,忽然想到彼此都经历了磨难,在那一刻心连着心,她自己的惶恐也得到了缓解。她承认,如果有自己的孩子,她可能不会做那么多慈善工作,“也许那是我没有要孩子的原因,但我不后悔。”

  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当过志愿者的青少年比没有当过的人身体更健康,即使在60年后仍有这种差别;慷慨的人患病的死亡率较低,患抑郁症的机会也比较低,而且年纪大了才变得慷慨也可以获益。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副教授斯蒂芬妮·布朗等人研究发现,参加志愿活动能增进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上年纪的人和生活较为穷困的人。志愿活动可以调节压力,提升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降低丧偶后的抑郁,降低患病的风险——在排除种种因素之后,志愿活动似乎可以降低25%的死亡率。

  维特利指出,研究只是说志愿活动与死亡风险之间有相关关系,但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其因果机制还要进一步研究。上述研究人员估计,社会资源与社会关系比较弱的人更容易从志愿活动中获益——孤独的人缺少社会关系,参加志愿活动可增强之,令他们获得社会支持。即使是与家人、朋友联系密切的人也可以通过志愿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交网络,令自己活得更长久。帮助别人还让志愿者觉得自己有价值和有能力,产生积极的情绪,增强调节精神压力的能力。精神压力对人体免疫系统有重要影响,故上了年纪的人参加志愿活动有可能增强疾病抵抗力,于是令寿命延长。

  维特利提醒,志愿活动的前提是动机真诚,志愿者与受助者相互信任——如果志愿者发现自己被人利用了,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的。

 

好人有好报 <wbr>助人为乐死亡风险可降低25%

 

  如何培养行善的习惯?

  如果你没有帮助别人的习惯,可用下面的方法逐渐培养:

  行善始于自己的家庭。你不一定要飞到非洲救护艾滋病患者,只要善待家人、朋友甚至宠物,宽恕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就能让自己感觉良好,甚至强身健体。有研究发现,照顾宠物可能有减少抑郁、降血压的作用。

  尝试各种捐献的方式。捐款到慈善机构,或者参加本地的志愿者活动。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方式,就不会感觉那是一种负担。

  想象自己行善的形象。每天早上可以花15分钟想象你热情慷慨地对待妻子、孩子、同事等,可以让你更容易将善心付诸实践。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 15000 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 加 油 ”前 必 读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