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依赖手机 理性使用会更幸福

标签:
理性中点加油站强迫性发现自己 |
分类: 心理-人际沟通 |
据某网站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人离不开手机。2013年国际移动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发布数据,中国人平均每天要花158分钟在手机上,远超全球平均值的117分钟。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许多人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这些情况不仅在年轻人中很常见,很多中年人也加入这个行列。
据美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美国一位科技博客作者、26岁的保罗·米勒过了一年不上网、不用手机的生活。米勒说,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看看这一年来自己都错过了什么。对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表示,人人手机不离手其实是正常现象。首先,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手机依赖的本质是对信息的依赖。当前,手机的功能已不仅仅局限在通话上,还能上网看新闻、聊天、看天气预报……是我们获得即时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人们身不由己地要让自己跟上节奏,否则会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导致认同感降低,甚至产生不安全感。
其次,大多数手机依赖者是由于形成了习惯化的行为。他们会下意识地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事件发生,并分享给大家。最后,有的人受工作所限,需要随时接电话或短信,使他们不得不经常看看手机,否则就有被职场“边缘化”的危险。
手机不离手无可厚非,不妨把这种现象当成一面镜子,评估自己的心态。如果吃饭、上厕所都强迫性地看手机,手机不在身边就坐卧不安,忽略身边人,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情绪、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个人时间都被手机“剪”成碎片,就需要调整了。
首先问问自己,手机不在身边时为什么会担心,担心的是什么。如果担心错过重要的来电,那不妨设置来电提醒;若担心电话丢失,找不回电话簿或珍贵的资料,那就赶紧备份。
其次,有天天刷微博、聊天、看小说习惯的人要扪心自问,希望把心安放在哪儿。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家人身上,或静下心来享受片刻宁静,才能淡然面对生活的一切。泰国一则公益广告发人深省:广告中的人尽管有的在海边散步,有的与朋友相聚,有的陪在女儿身边,但他们都沉溺在掌中世界里。蓦然回首,他们才发现,比起虚拟世界,脚下的海浪、天边的彩虹、亲人的笑容更值得珍惜。
最后,如果聚会时有人独自看起手机,他人不要苛责。要意识到,他或许对当前的话题不感兴趣,或对当下的气氛无所适从。不妨耐心询问他有什么需要,或想做些什么。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 15000 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