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捂哪?

标签:
很好中点老年人自己做气血 |
分类: 综合 |
进入春三月,随着天气的回暖,不少人纷纷换上单薄的衣服,然而他们却因乍暖还寒的天气患上了感冒。中医专家指出,“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但并不是天气一转暖就要立马脱掉冬装。开春的特点是气温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一早一晚冷热交替,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感受还不那么明显,但对于老人、孩子和体弱的人群来说,就十分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早春时节,有些部位还需捂一捂,但“春捂”应该捂哪些部位,才能起到防病健身的目的呢?
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时会出现腰部酸软、怕冷、经常尿频、精神容易困倦疲乏等症状。因而经常用热水袋热敷或艾灸腰眼处的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可起到温暖肾阳的作用,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除。
春捂2: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此穴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胃部怕冷、经常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的保暖,可经常热敷此部位。
春捂3:背部
人的背部关系到人的脊椎以及背部经络,与心肺相通,如不保护好,容易让风寒之邪透过背部侵入,引发疾病。其实,多穿一件背心就能很好地起到保护背部的作用。中医专家强调,保护背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腰腹部位的保暖。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腹部特别是肚脐是不能受寒的。由于这个部位特别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
春捂4:手腕
手腕处有心经的原穴,即神门穴。大家都知道,心主管全身的血脉,通过输送气血来温暖全身,而原穴主管各脏腑元气,能够强化该脏腑的功能。所以春捂的第一个关键部位就是神门穴(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
春捂5:小腿
有些人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偏头痛或小腹痛,甚至有恶心呕吐、眼睛痛等表现。中医认为,这些表现多因肝阳虚所致,需要重点保护好小腿,可以多热敷足临泣穴(第四脚趾和小脚趾之间缝的终点)和阳辅穴(小腿外侧,脚外踝关节上方四寸处)。
一般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服,但温度超过20℃也要适当减衣,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的,更要灵活。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捂出了汗,再被风一吹反易着凉。最好选择宽松的衣服,既挡风又透气,而且要易于脱除。此时最好不要怕麻烦,根据冷热灵活调节自己的穿衣情况。
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要“春捂”不过度。老年人对于温度变化不太敏感,一不小心则捂过头了。而对于孩子来说,一般都是家长监督添衣服,但孩子却很难自己做出合适温度的判断,这时添衣最好根据孩子的手脚是否暖和来判断。如果孩子出汗了,则要考虑衣服是不是穿太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感觉到热或者已经出汗时,更不能马上将衣服脱掉,先用毛巾把汗擦干,尽量让孩子安静下来,才能脱衣服。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15000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