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人类已经退化十大生理特征

(2012-12-26 14:27:56)
标签:

生理

子宫

中点

关于

女性

分类: 综合

现代人类已经退化十大生理特征
 
 

 

    1.阑尾

  阑尾可能是人体器官中最著名的“遗迹”了。现今看来人类看似微不足道的阑尾曾经却帮助我们的祖先消化过很多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有些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的阑尾可能发挥的是一种“安全屋”的作用,也帮助消化,但是那些做过阑尾切除手术的人就会告诉你,阑尾的真正功能或许就是填填外科医生的腰包罢了。

  2.半月皱襞

  半月皱襞是在眼部结膜内侧,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是进化过程中的退化痕迹,组织结构与球结膜近似,血管丰富。在很多鸟类、爬行动物中都有这样的特征。

  3.鼻窦

  鼻窦是人体重要的“空气口袋”。尽管关于鼻窦的作用科学家们争论不已,但是依旧没有达成共识。有一点倒是公认的:如果你的鼻窦感染了,就会导致头痛。

  4.智齿

  智齿就像是口腔中不受欢迎的“住客”。通常,在口腔中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它们,但是它们可不管。它会让你老不舒服。通常智齿很少有能长好的,留着它们经常会让人非常难受。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拔掉以绝后患。

  5.耳朵

  这里指的可不是整只耳朵。对于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来说,它们能够灵活地运用耳朵,就像卫星捕捉信号一样。但是对于人类,我们的耳朵却已经丧失了这部分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黑猩猩和人类一样,耳部肌肉不发达,耳动能力较弱。

  世界上大约10%的人,耳朵的外缘有螺旋状,这是进化遗留的痕迹。在这张图片中,一个称为“达尔文结节”的耳轮增厚部分很明显,这是很多哺乳动物共有的特征。

  6.竖毛肌

  当你感到冷或者是受到压力的时候,你身上的竖毛肌就会不自觉的收缩,让你起“鸡皮疙瘩”。因为如果是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这种功能可以帮助自身热量的保持。只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变成毛发浓密的“毛茸茸”动物,竖毛肌则不会像给我们祖先提供保护一样起作用了。

  7.男性乳头

  迄今为止,男性乳头的生物学功能依然是未解的谜团。当胎儿缺失Y染色体时,会发育成为完全的女性;而当Y染色体存在时,胎儿则会发育成为男性。

  8.掌抓握反射

  掌抓握反射是一种人类已经退化的行为。当一根手指或者相似的目标接触到新生婴儿的手掌心,37%的婴儿会本能地抓紧物体,婴儿的脚掌也会有同样有趣的反射现象,直到4到5个月时消失。这种反射行为对于我们的祖先或许很有用处,例如刚出生的小畜会抓紧母畜毛发而避免摔落的本能。

  9.尾椎骨

  尾椎骨,也成为尾骨,是人类椎骨的最后一个部分,也可以说是人类失去的尾巴的残余。实际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或多或少有带着尾巴的影子,即使是在子宫发育的时候。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如此。人类胚胎发育的某些阶段,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有尾巴形状的组织。

  10.扁桃体

  扁桃体是人类身体的第一道防线,抗击着入侵的体内病原体。扁桃体发炎或者是感染带来的困扰让很多人认为,如果扁桃体当初真的担负着免疫系统的重要角色,那么人类进化至今,它的这种功能或许早已退化了。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14000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 加 油 ”前 必 读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