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食品标签黏合剂也有毒

标签:
方正宋体黏合剂标签每日邮报 |
分类: 饮食 |
“小小标签事关重大”,标签中含有的毒素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专家建议:带标签的水果、蔬菜等应该认真清洗或削皮后再吃;熟食则应该晾上一段时间再食用。因为包装中许多有毒物质在浸入食品后是可以再挥发出来的。
水果上的标签一撕,洗洗不削皮就吃,您属于这类人吗?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少食品包装外标签使用的黏合剂中含有剧毒化学物质。因此专家建议:带标签的果蔬应该认真清洗或削皮后再吃;熟食则应晾一段时间再食用。因为包装中许多有毒物质在浸入食品后是可以再挥发出来的。
三类食品易染标签毒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上贴的标签,因为过于熟悉,它的安全性常常为大家所忽视。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三类食品易染标签毒,不少食品包装外标签使用的黏合剂中含有剧毒化学物质。
超市里水果的表皮上常贴有标签,尤其是进口水果。熟食、不锈钢餐具、瓷碗等都贴有标签。其中不锈钢餐具大部分标签都粘贴在餐具内部,不少消费者抱怨难清理,甚至部分消费者干脆不清理,直接使用还带着标签的餐具。专家表示,这种做法不可取,标签毒素很有可能会渗透出来。即使是把标签贴在香蕉、西瓜等水果上,毒素也可能通过果皮渗透到食物中。
专家同时指出,通常有三种食物容易染上标签上的毒素:首先是含油多的,油脂易将包装材料和黏合剂中的毒素溶解,如超市中的熟食;其次是温度高的,高温下包装材料和黏合剂中的毒素容易挥发;最后是放置时间长的,时间越长毒素浸入就越多。
标签黏合剂标准空白
目前国内对于食品标签黏合剂没有相关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部门对此进行管理。由于标签上所用黏合剂的材料不尽相同,情况较为复杂,给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同时,记者致电国家质检总局12365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相关的管理规定,可咨询卫生部。北京市公共卫生热线12320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没有相关的规定,建议对于水果这样贴标签的食品可削皮或清理干净后再食用。国家应出台相关标准,食品企业与印刷企业也要加大监控力度。
标签来自四个方面的危害
1.溶剂中含有的苯、钾等物质挥发到空气中带来的;2.胶黏剂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如铅、铬等;3.部分有色胶黏剂中颜料本身的危害;4.包装食品的塑料膜本身的危害。
建议:即时撕去标签
董教授建议,消费者应尽量购买不带标签的产品。对于带标签的食品要及时把标签撕掉,避免长时间后有害物质渗透到食物中去。对于贴标签的水果要尽量削皮。另外购买产品之前,可先闻一闻,若有刺鼻气味,说明溶剂残留较多。
链接
1.国内80%以上的黏合剂都使用PVC(聚氯乙烯)这种材料,而国外一般不用或禁用,代之以更环保甚至使用可直接食用的材料。
2.部分国家甚至不用胶黏剂,改用电晕,产生静电使之附着。
3.国外对标签贴的面积、位置都有严格规定。标签上一般都是实用信息,如一些食用注意事项,宣传企业等信息。
最新研究
英国皇家化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毒素可能会对人体内脏系统产生影响,部分毒素可致癌,导致不孕不育,致使免疫系统紊乱和神经系统病变。报道称,欧洲现行食品安全条例只是强调这些毒素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但没有禁止它们出现在标签黏合剂中。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12000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加油”前必读 //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本博顶部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曾被加拿大中文电台《博客世界》节目,以及凤凰卫视旗下《凤凰健康》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荣登新浪健康“博客秀”。
每次加油最佳时长<30分钟 ! 定期加油,为生命注入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