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了药物的心理效应

标签:
健康保健心理效应安慰剂博文 |
分类: 综合 |
心理学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均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人类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部分与暗示性有关。因此,临床工作中不得忽视这一作用,尤其在药物治疗的护理过程中,须高度注意。
通常一个人患病后,多需药物治疗,通过药理作用使机体的生理机能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药物的生理效应。研究证明,不仅如此,药物还可通过非生理效应,以“接受药物治疗”的方式,在病人心理上引起良好的感受而导致疾病的好转,即药物的心理效应。一般认为,药物的心理效应与其药理作用无关,但可以用药物的生理效应来强化言语暗示效果,这在暗示性心理治疗中则显而易见。
药物的心理作用并非人人都一样,它与病人的各方面条件(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状况、经济水准等)以及个性特征、心理素质服药时的心情、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有密切的关系,而其中较重要的是病人对药物的认识与态度以及接受暗示性的程度。例如一些千里迢迢从边远地区到大城市大医院求医问药的人即使给一些普通的药物,也会觉得此药得来不易,服药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效应;而一些公费医疗者经常光顾医院,尝遍各种药物,大夫即便给开出一些对症药也往往不信,负性心理效应使正常的生理效应受到影响,干扰了治疗。对他们来说,那些价格昂贵、包装精美、又经广告大力吹捧的新药往往是“灵丹妙药”。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与病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和接受安慰治疗。如在疾病诊断不明确或在误诊情况下用药,实际上就是安慰剂,关键是如何用得更妥当,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给药时,家人可通过言语和态度来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那么如何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呢?
(1)亲属在护理中,要因势利导,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这取决于亲属的心理素质和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及使用技巧。
(3)用安慰剂作保护性医疗,减少病人痛苦。如癌症,在缺乏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时,若医护人员或亲属说:“这种病无法治疗”,就会引起病人的绝望。此时,用安慰剂可解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
(4)护理中要熟练掌握安慰剂的应用,并应仔细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给药时机,配合恰当的言语暗示,排除不良反应的影响,可取得好的效应。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11000篇有关健康的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自我沟通/健康心理-人际沟通/综合类健康资讯/特别活动/站长日志文章(分10大类),每篇有配图,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加油”前必读 //
A、自助式加油-为了让您针对性更强、效率性更高地来本站“加油”,以下2种方式可帮您实现“自助式高效加油”。
(1)查看分类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本博首页右上方的“分类”中点击相关分类(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
(2)主题搜索法:点击顶部的 “博文目录”,在左侧“搜博主文章”处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的关键字(如“减肥”),然后点“搜索”就会出现本博所有有关这个关键字的博文,供您参考。
B、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博文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写纸条,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曾被加拿大中文电台《博客世界》节目,以及凤凰卫视旗下《凤凰健康》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荣登新浪健康“博客秀”。
每次加油最佳时长<30分钟 ! 定期加油,为生命注入能量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