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猝死、意外伤害事件中濒危病人的“第一目击者”,面对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在急救医生到达前的“黄金4分钟”,你知道如何急救吗?
据了解,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宝贵的4分钟,4分钟内的正确急救将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武汉大学近日的一份调查表明,我国社会公众急救知识严重缺乏。面对急需帮助的病人,绝大部分人束手无策。
现实:公众急救知识严重缺乏
武汉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救护队前不久开展了公民急救知识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对包括教师、学生、医务人员、警察等13种职业的1000人,进行了关于溺水、中毒、出血、骨折等日常生活急救处理的调查。在被调查者中,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的人不到一半。
“由于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在现实中能正确实施急救的人极少。”指导本次调查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博士陈志桥说,“我在急救中心从医10年来,接诊的150名心跳或呼吸停止的病人中,只有2人在送达医院前做过现场心肺复苏术,其中一人接受治疗后完全恢复了健康。”
不仅是普通大众,医生也缺乏急救知识。在湖北省卫生厅规范化急救技能培训中心近日举办的培训班上,10名来自乡镇卫生院的急诊科医生被请上讲台为“模型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竟无一人能按规范完成急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武汉市南湖社区及湖北黄梅农村等地的调查也表明,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知晓率为40%,但几乎没有人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
由于不能实施现场急救,错过抢救时机,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的病例实在太多了。
急救:赢得时间就是赢得生命
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有50多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一半以上的人死在家中或送往医院的途中,其中25%以上的人可以通过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避免死亡。此外,交通事故现场如有懂得现场救护的人,一半以上的意外伤害者能够挽回生命。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细胞在常温下对缺氧的耐受极限通常为4分钟;4分钟-6分钟,脑部损伤不可逆转;超过8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超过15分钟基本上就“没救”了。而在我国,从拨打急救电话到急救车到达现场,一般需要10分钟-15分钟。医生到来前,“第一目击者”如能开展急救,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或减轻其伤残程度。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急救医学界正式提出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以便争分夺秒地在现场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病人。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呼吁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
学会急救:人人救我,我救人人
在社区中,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发生率大幅度增加;旅游途中,包括交通事故在内的意外伤害明显增多。此外,还有地震、水灾、火灾、触电等突发事件,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濒危病人的“第一目击者”。
学会急救知识并不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主任赵焱说,普通市民只需学习10个小时左右,就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具备为溺水、烫伤、骨折、出血等病人初步急救的能力。
急救能力是公民素质的一部分。发达国家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人能准确使用心肺复苏术这种基本的急救技能。而在武汉进行的本次调查表明,警察、非急救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急救知识的了解也不容乐观。
政府部门要有计划地开展免费全民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让急救知识与技能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警察、旅游从业人员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必须将急救知识作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强制接受培训。社会公民也要有意识地学习一定的急救知识。如果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急救知识,危急时刻就能实现“人人救我、我救人人”,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的发生。
小站一共收录和撰写了近7500篇有关健康的文章(健康饮食/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容貌/健康性福/健康心理/综合类健康资讯等),涵盖面广,简单实用。
//“加油”前必读
//
自助式加油-根据您的需要和兴趣,可在本博首页
“分类”中点击相关主题(如“健康饮食”,直接阅读所有有关健康饮食的文章),达到针对性强、效率性高的“加油”目的。另外本博首页右上角新增的搜索功能也不错哦:)
互动式加油-如果您看了文章后还有疑问,请给我留言或在评论中写下您的问题,我将尽力并尽早以博文、公开征求答案等形式回复您的问题。
欢迎您收藏本博,好随时查阅,同时也方便将相关文章的地址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们,一个善意的提醒,会更温馨亲情、甜蜜爱情、深刻友情哦...爱好自己是对所有爱您的人--最高和最重要的回报!愿小站能做您健康人生的好伴侣!
-
全球第一家中文版电子化
24小时健康加油站
-
曾被加拿大中文电台《博客世界》节目,以及凤凰卫视旗下《凤凰健康》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并荣登新浪健康“博客秀”。
每次加油最佳时长<30分钟 ! 定期加油,为生命注入能量 ! !
进入首页,更多惊喜!!http://blog.sina.com.cn/jiankangjiayouzha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