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证实,一般在男性32岁,女性28岁以后,骨钙每年会以0.1%-0.5%的速度减少,男性一生中丢失的骨钙约为20%-30%,女性则可高达45%-50%,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需要补钙。

钙对于女性,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强骨骼,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减缓女性月经前的不适症状,防止高血压和肠癌。补钙,对于处在以下四个特殊时期的女性,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减肥期
受到“越瘦越美”风气的影响,很多年轻女性都会通过节食法减肥,殊不知,节食减肥最容易造成骨钙的丢失,影响女性的挺拔身姿。减肥期,女性往往靠水果蔬菜来代替正常饮食,这一方面会造成钙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由于食物蛋白质摄入量的严重不足,也会降低钙的吸收率。减肥期的女性,同时面对钙流失增加、钙吸收受阻、钙供应不足三个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骨质疏松的隐患。
这些爱美的女性,还没有意识到其实充足的钙质是促进脂肪分解的重要因素,减肥期间适当补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田纳西大学的Zemel博士发现那些经常消费低脂乳制品的人最不容易变胖。他推荐人们每天摄入1200~1600毫克的钙,这样可以保证脂肪酶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
经前期
您身旁的女性朋友是不是在月经前总会表现出心情焦躁、沮丧,甚至脾气暴躁呢?这是因为,女性往往处在一种长期缺钙的状况下,而钙在人体中担负着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这种状况就使得她们受到了经前症候群的威胁。纽约西奈山医药中心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症候群的妇女服用1000毫克的钙片3个月之后,四分之三的人都变得不太紧张、暴躁或焦虑。研究结果还显示,服用牛奶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牛奶当中的酪氨酸和维生素B6都有助于心情的安定。
妊娠期和哺乳期
上海市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邵玉芬,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对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成年妇女体内约有1000-1500克钙,妇女怀孕后每天除了要满足自身代谢所需的钙以外,还要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钙,因此孕妇需要比孕前更多的钙摄取量。如果长期钙摄取不足或缺钙程度严重的话,母体血钙就会降低,诱发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骨质软化症,胎儿也可能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和缺钙的抽搐。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每天比孕前增加200-400mg钙的摄取才能满足需要。
目前孕妇每天钙的摄入量平均仅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的60%左右。尽管许多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钙,但不少蔬菜中如菠菜、苋菜、空心菜、韭菜等都含草酸盐,与钙结合后易形成不溶性草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粮谷类食品也因含植酸盐较高,达不到良好的钙吸收效果。邵教授明确指出,含钙丰富的食品中,以牛奶和奶制品补钙效果最佳,除了含有丰富的钙外,牛奶中的优质蛋白和乳糖,更是大大提高了钙的吸收和利用。目前有些孕妇每天喝1-2杯鲜奶仍会有缺钙症状。针对这一状况,在牛奶中加入活钙因子的高钙奶,对缺钙的孕妇来说是很好的天然补钙食品,不仅能增加钙的摄取量,还提高了钙的吸收和利用率。
更年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是女性进入中老年后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病症,其防治的关键就是在于保持足够的钙摄入量。这应该是一个从女性进入更年期前一直延续到老年期的长期过程。
首先,就是补钙要趁早。女性体内的钙质从35岁前后就开始“支出”大于“收入”了,因此,一般从此时开始就应该补钙了。而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也相应地从更年期前就应加以重视了。如果能多注意一下选择食物的种类,尽量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有意识地从中得到钙的补充,并且长期坚持,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摄入的时机。比如,含钙量相当高的牛奶,在饮用后3-5小时肠道即能完成对钙的吸收。由于平常尿液中钙的排出,主要是从血液中转入的钙,而夜间入睡后空腹时排的尿钙,则几乎完全是来自骨钙的丢失。所以睡前喝牛奶是比较适宜的,同时,睡前喝牛奶还有改善睡眠的功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