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6月1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2015非遗演出季》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开幕,北昆剧院呈现李三娘咬脐郎《出猎》、杨贵妃唐明皇《小宴》,并以关羽周仓《单刀会》压轴。
三折戏中,尤以78岁关公扮演者侯少奎最为夺目,虽体力受限,但台风老辣。金甲绿袍、丹凤眼、卧蚕眉、五绺长髯。尽管始终低眉顺眼,意定神闲,但气息如虹。虽王不带刀,但霸气侧漏,不怒自威。偶尔虎目圆睁,双瞳尽眦矣。
因侯少奎年事太高,经文化部非遗司田青设计,演出中不时遁入旗门“饮场”(喝饮料),以补充气力并稍事歇息。戏中关羽,由侯少奎师徒两人轮番上场,同样扮相,真假莫辨。双兔傍地,安辨雄雌。以摄影者咫尺之距,凝神近观,仔细判读,但凡步履缓慢、动作迟滞、老手粗糙、低眉顺眼、双目微阖……者,侯少奎是也。
侯少奎,78岁,国家级昆曲艺术传承人,昆曲名伶侯永奎之子,七代梨园世家。侯少奎自幼严守法度、宝相庄严,深得乃父侯永奎之真传。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Nikon
D4
掌中三只眼
,胯下草泥马。Thinkpad &
Seagate,靠朋友走遍天下。

看生活!放眼世界,目击大事。看穷人的面孔,和牛B者的姿态;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看人类的创造——绘画、雕塑、大厦、宫殿、城堡;看人类的贪婪和杀戮;看美丽的动物;看自然,看山上每一棵不同的树;看自然的反抗和报复;看灾难和战乱;看难以想像的危险;看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看!赏心悦目的看!看!惊愕赞叹地看!看,从看中得收益!
我目睹一位“英雄”的崛起,我记录一个“国家”的灭亡……我是有历史感的摄影家,我是“语像”的发明人。
想多远,走多远。Think & Walk。有见地、求实证,思行合一。
我原创、我自主、我不可替代。我喜欢,我擅长,我以此为生。
我自嘲、我自省、我自趣。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
一线耳目,二B喉舌,三陪服务,四海漫游,五弊三缺,枕戈待旦。田野调查,客观独立。珠峰南极,可可西里。火灾地震,洪水瘟疫。阶级斗争,暴乱枪击。海湾战争,贫铀辐射。再障贫血,频遭骨穿。奄奄垂死,重度抑郁。颓龄戏笔,百疏一密。贬斥势利,尊崇三闾。只观风月,不知风雨。刺刺不休,沾沾自喜。忽庄忽谐,亦文亦史。述事言情,悲生悯死。繁琐冗长,见笑君子。失明膑脚,半聋昏聩。得成此书,乃天所假。卧榻沉思,瞑书然脂。痛哭古人,留赠来者。刻意伤春,贮泪盈把。国际视野,职业素养。亲临现场,是为“语像”。
点击图片进入博客首页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拍摄,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拍随说,是为“语像”。无立场、无判决、客观记录。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科学的眼光,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作为新闻记者,我只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基本加工,简单处理后,以新闻的特点、速度即刻传播。不计时间成本地对某个问题深入研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
“唐师曾摄”、“老鸭摄”、“和平鸭摄”……为老鸭“语像”文学,版权、著作权归唐师曾。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属职务行为,使用须通过新华社摄影部 010
630722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