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孟冰编剧、林兆华执导,冯远征、卢芳、蓝法庆等主演,人艺原创大戏话剧《公民》紧锣密鼓,首露冰山一角。
《公民》讲述的是大清国末代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皇帝到底层百姓的翻天覆地。1959年12月4日,爱新觉罗·溥仪得到特赦,走出抚顺战犯管理所,从日薄西山的满清皇帝到昙花一现的伪满洲国执政,从沦落苏联的战犯到遣送回国接受改造的囚徒,溥仪的人生曾经历了诸多重大的转折点。
为帮助创作人员熟谙溥仪生活的历史环境,人艺特地安排与溥仪有过交往的作家授课,全体编剧、导演、演职人员台下当学生。大导以下上百人认真听讲,仔细笔记。
编剧孟冰与大导林兆华乃多年好友,1984年两人就合作《红白喜事》。
冯远征扮演溥仪,家破、国亡、连裤裆里的“命根子”也使不上劲,“不走水路走旱路。”从拥有天下的万乘之君到一无所有的囚徒,从大清皇帝打回底层平民。大导林兆华放手发动群众,称“要让冯远征自己讲溥仪的故事。“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iphone
5s
今天去人艺采访,身体极为不适,因顺道匆忙赶去王府井调换Canon
1DX,忙中出错,弄混一对电池。结果当“大导”林兆华点将让我拍照时,才突然发现Canon相机一点电也没有。
以往偶遇不测,电话呼叫“小玩闹”,一定飞马过来,但此时小玩闹放洋俄克拉荷马。唏嘘之余,万般无奈。哪料大导眼睛太贼,且紧盯不放。说你个唐老鸭,抱着个挺大的相机怎么不干活儿呀?是不是瞧孟冰像个黑社会,不入你党的耳目喉舌的眼?
我这里只得佯作镇静,故意将Canon
1DX+28-300mm 放在脚边,慢吞吞摸出511衬衣胸袋中的iphone
5s, 滥竽充数,瞒天过海,用鸭嘴讲故事,以障眼法骗过大导。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当今无古贤”,嘻嘻!我这个耳目喉舌匆忙粉末登场,竟然混过大导神目。数码时代颠覆了大机器工业,颠覆了苏维埃。孟冰夫人徐朋的微信,埋葬了老鸭的新华社通稿……各位看官,看不出画质的区别吧?从罗伯特.卡帕开始,摄影已不再是技术器物和手艺活儿,而是拍摄者所持的文化态度和社会活动半径。







胯下大吉普,掌中1DX
,光头内嵌Thinkpad,靠朋友走遍天下。

看生活!放眼世界,目击大事。看穷人的面孔,和牛B者的姿态;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看人类的创造——绘画、雕塑、大厦、宫殿、城堡;看人类的贪婪和杀戮;看美丽的动物;看自然,看山上每一棵不同的树;看自然的反抗和报复;看灾难和战乱;看难以想像的危险;看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看!赏心悦目的看!看!惊愕赞叹地看!看,从看中得收益!
我目睹一位“英雄”的崛起,我记录一个“国家”的灭亡……我是有历史感的摄影家,我是“语像”文学的发明人。
想多远,走多远。Think &
Walk。有见地、求实证,思行合一。
我原创、我自主、我不可替代。我喜欢,我擅长,我以此为生。
我自嘲、我自省、我自趣。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
一线耳目,二B喉舌,三陪服务,四海漫游。珠峰南极,火灾地震。洪水瘟疫,暴乱枪击。海湾战争,贫铀辐射。罹患骨穿,再障贫血。奄奄垂死,重度抑郁。颓龄戏笔,百疏一密。贬斥势利,尊崇三闾。只观风月,不知风雨。刺刺不休,沾沾自喜。忽庄忽谐,亦文亦史。述事言情,悲生悯死。繁琐冗长,见笑君子。失明膑脚,半聋昏聩。得成此书,乃天所假。卧榻沉思,瞑书然脂。痛哭古人,留赠来者。刻意伤春,贮泪盈把。国际视野,职业素养。亲临现场,是为“语像”。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53531973_0_1.html
视频《奥运火炬手唐老鸭语像奥运》:
http://video.sina.com.cn/tanglaoya/index.shtml/ind
新浪博客读者:8000多万:
点击图片进入博客首页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拍摄,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拍随说,是为“语像”。无立场、无判决、客观记录。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科学的眼光,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作为新闻记者,我只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基本加工,简单处理后,以新闻的特点、速度即刻传播。不计时间成本地对某个问题深入研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
“唐师曾摄”、“老鸭摄”、“和平鸭摄”……为老鸭“语像”文学,版权、著作权归唐师曾。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属职务行为,使用须通过新华社摄影部
010 630722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