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战才能止战

(2025-11-12 15:55:34)

以战才能止战

 

(我们发布了《4000点以上炒什么?券商板块投资,选择什么品种》,敬请关注。近期还有《用大趋势的眼光,回归主流,做投资投机两相宜的事》公司分析20:从构建核心技术的护城河到抓住机器人的东风》《大盘分析7:多指数相互印证下的大盘趋势,未来何去何从?》《一图胜过万言》《复制成熟的盈利模式,抄大底》;还有CXO龙二追踪分析:减肥药唤醒的蛰伏力量》敬请关注。)

 

昨天的《砸烂旧世界》,有读者看了叫好,大加赞扬,认为有血性。但有的读者看了后,觉得会不会把中国引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各有各的道理。

很多人不明白,我们中国周边的环境,本自凶险。1840年以来,多是如此。

要看懂中国的处境,一定要看懂欧洲史,要看懂盎撒民族历史上的特性。

盎撒这个民族,以海盗起家。最初被维京人撵得像燕子飞,到了英格兰后,又趁罗马帝国衰落、不列颠原住民凯尔特人内外交困之机,入侵并征服了不列颠岛东部和南部地区,侵占了说凯尔特语的布伦吞原住民的领土,之后又跟苏格兰、爱尔兰人有了很多年的战争。美洲、澳洲原住民的历史,在英国以前的历史上已经有上演。所以作为侵略者和海盗,盎撒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就是掠夺,掠食,跟咱们全民族辛苦劳作不一样。很多人以为他们穿了西装,像个绅士,发达后就变了,那是没有看清楚人家的本质。看看特朗普今年讹欧洲、中东、日韩的钱,就应该知道他们骨子里是什么德行。

这个还不是关键。盎撒的历史,或者欧洲几百年的混战史,其实就盎撒人在中间搅和出来的。它背后的策略就是离岸平衡,这才是关键。具体讲就是,欧洲大陆有哪个国家强大了,那么英国就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围剿那个强大的国家。典型的是二战,英俄法美跟德国和意大利干仗,拿破仑的时候,英国联合俄国、德国和瑞典一起跟法国干仗。等等。其实欧洲的历史乱成一锅粥,但里面总有一个强者,然后周边一堆国家跟他干仗,这些国家中,永恒不变的就有英国,然后其中在策略上起支撑作用的,也是英国,即盎撒人。

知道了这点,就知道当年英国对付中国的策略是什么。

两次鸦片战争尽管英国胜利了,但中华帝国的富庶,真的让欧洲人开了眼。看看圆明园就知道。中国无论疆域或人口,或者经济实力,都很强大。到1894年,美国的GDP才超过中国,此前尽管发生了工业革命,但1840年到1893年,中国的经济实力仍然是全球第一。 知道了这一点,就知道为什么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突然只用27年就能够崛起,然后突然就能够打败中国,能够打赢甲午海战。这是英国人的离岸制衡策略所起的作用,即扶持日本,跟中国干仗,制衡中国。而且,这一点被英美一脉相承地继承到现在。

就是从日本的崛起,到日本蚕食和鲸吞中国,背后都有英国和美国政府、军界和工业界的影子。中国因为大,天然不可能被他们所接受,正如叶利钦和普京时期的俄国,多次提出加入北约,但不可能被北约接受一样。除非被分裂成N多个国家。前苏联被分裂成15个国家,俄罗斯还被嫌大了,还不被北约接受。能明白吗?

基于离岸平衡,基于中国块头大了,所以,从1840年以来,盎撒的底层战略,一定是分而治之,裂解中国,退而求其次,是离岸平衡,以日韩制约中国。包括所谓的美日印澳,五眼联盟啥的,还有亚太小北约啥的。它们是离岸平衡策略的变种。

所以从1840年到1949年,他们以战争为手段,以战争赔款为引领,辅以不平等条约,辅以产品倾销,辅以掠夺和欺骗,从中国搞走了100多亿两白银,导致中华民族经济史上最深重的灾难。那个曾经富庶的中国,被他们搞得千疮百孔,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战争死亡人数数千万计。这些,都是英美帝国策略历史上的惯用手段,至于结果,中国前面6到7代人都有体会。我有时在博客上讲我的家族史,其实是讲前面185年历史在最底层社会细胞方面的体现,讲时代与底层百姓的关系,讲国家命运和个体命运的关系。

那么,这个时代,英国退到后面去了,美国继承了英国的衣钵,他们对中国仍然搞离岸平衡。对俄罗斯的离岸平衡,现在的表现形式是俄乌战争,欧盟正准备出台相关政策法律侵吞俄罗斯的3000亿美元;对中国的离岸平衡,就是从中菲冲突到日本所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美国并不介意咱们拿下台湾治权时,日本和中国干一仗。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或者说,美国现在要干中国,只有两个机会,一个就是金融战,二个就是咱们拿下台湾治权时,日本和中国干一仗,然后美国和盟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围剿。只有这两个机会了。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讲美国不会为了台湾和中国开战,也不明白,我为什么一边讲美国不会为了台湾直接和中国干仗,还讲要准备打仗。原因就在于,美国一定不会为了台湾跟中国开战,但会推动日本和中国干一仗,并且期望以此拖垮中国,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跟当年甲午海战打断洋务运动进程和抗日战争打断1927年到1937年的中兴历史一样。

这一仗,美国期望的是,以共同防御条约吓住中国,不要收回台湾治权,以维持三条岛链的原样。如果咱们一定要动手,就以共同防御条约给日本壮胆,让他们冲到第一线,将我们拖进一场战争,然后美国置身事外。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日本和中国实力相差悬殊,他们要做一个明显看起来很不明智的选择。一方面,日本这几十年做了很多军事和情报的准备,另一方面,这个由不得他们。大家只要想想,2022年为什么俄乌战争可以爆发就知道了。明明俄乌战争对乌克兰不利,对欧洲不利,对德国不利,那为什么不仅爆发了,而且还打了快3年9个月还根本就停不下来?为什么北溪二号输气管道那么对德国有利还是被炸掉了对吧?为啥欧洲政客做出来的选择都明显不利于欧洲?因为很多欧洲政客是靠美国才能上位的,跟现在的早苗一样。所以最后日本的选择,一定是对美国最有利的,对日本和中国最为不利的选择。那我为什么要讲要准备打大仗呢?因为如果咱们准备不充分,咱们只要是打局部战争,那就于美国最为有利。所以不能选局部战争,而只能选将美国本土拖进来的战争形式,开战前要将这个明确地告知美国。只有以大战才能止战,以战止战。

如果我们只是小打,只跟日本打,那么就落入了美国设计的战局,这对美国有利,对中国不利。如果我们以你美国只要推动日本介入中国收回小岛治权的战争,那么你美国一定跑不脱,美国本土一定不能幸免为战争爆发的先置条件,美国敢开这个战端吗?在此之前,最好有一场咱们对某个中等国家的战争演示给美国看。换句话讲,未来几年,西方国家哪个先跳出来,那咱们就不妨先演示一场现代战争给世界瞧瞧,还有,对西方国家的军事工业进行稀土禁运,也是前提。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月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