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百年不遇的人民币资产大牛市,就在我们脚下

(2025-05-10 17:17:20)

一场百年不遇的人民币资产大牛市,就在我们脚下

 

我们推出了《2024年年报分析3:北向资金和内资机构一同抢筹的消费品龙头》,前期推出了《行业分析(3):新的万亿级别的行业,新的万倍成长空间》,2024年年报分析2:2025这只芯片设备龙头还会高增长吗?》,以及对话安民Anmin0001(7):4月时间窗的选择决定今年投资业绩》《公司分析17:横跨机器人、飞行汽车、新能源汽车、芯片、海洋装备等多个万亿十万亿级大行业,竞争对手少,国产替代逻辑硬》,敬请关注。)

 

我们在近几年中,多次谈到人类战争形态的改变。它将深刻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大牛市的进程。今天把这个话题谈深一些。

人类有史以来,对战争形态的改变,实际上是有限的。比如弓箭、强弩和连弩的发明,包括铁器的使用,它们的确改变过战争,但因为背后的技术高度比较有限,所以很难改变战争的形态。我们小时候就自制过弓箭,所以当战争的一方使用弓箭打了胜仗,战败的一方用不了多久就能自己制造弓箭。强弩和连弩差不多,用不了太久,对方也会拥有。所以尽管蒙古人打过了多瑙河,可蒙古帝国的瓦解仍然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在马背上席卷全球的蒙古帝国,在人类历史上仍然只是个过客。真正改变冷兵器时代战争形态的是枪和炮,特别是机关枪。当成熟的机枪上了战场,冷兵器时代彻底结束。

1992年生日那天在西安莲湖路跟我们编辑室主任谈八国联军跟义和团的战斗,谈的正是这个道理。战争形态背后,只能是科学技术。

将中国拖进近代史的正是鸦片战争。而英国则是靠游动的机关枪和可以灵活转动的大炮打下来的。军舰只是江海中的战马,而且相对于马匹,它的作用更大。它可以架起机枪,可以架上大炮,能够抵挡枪炮的后坐力,而且炮口还能比较灵活地转向。正因为如此,中国持续了数千年的农业帝国历史在此不得不转了个急弯,农业帝国败于工业帝国。我们近战的优势变成了只能远战的劣势,甚至连敌人看不到就败下阵来。曾格林沁的败,跟索姆河战役如出一辙。这其实比林则徐的话都要晚几十年。林则徐在写给魏源的信中讲,敌人可以打到你,但你打不到他,即使岳飞、关公再世,也一样会失败。

将地面和空中战争的机动性、防御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是第三帝国,希特勒的闪击战,实际上是用坦克和战车代替了骑兵的马匹,用炮和机枪替代了马刀和三眼铳,然后加装了防护装置。第三帝国以此碾压欧洲。不幸的是,坦克与飞机几乎同时出现在战场上,最终在库尔斯克会达到数量上的巅峰。是役,俄德双方共投入近1.3万辆坦克和1.2万架飞机,其中德军与苏联红军均部署了新型坦克和战斗机、攻击机;双方参战人员400万,火炮6.9万门,完全是双方机器的绞杀它们是人类陆地热战规模的巅峰。

而再次改变战争形态的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的航母和无人机。美国从海上进攻,航母带来舰载机和坦克,对伊拉克形成碾压之势。它们实际上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复仇女神号、马利拿号和威里士厘号的升级版。当然,海湾战争还带来了信息战和体系化的战争形态。

在前几年中,我反复地讲,中国导弹改变了战争形态。当然,这是一种简单的表述。

更准确地讲,中国体系化的战争,在战场态势感知、目标的发现和摧毁、导弹技术的成熟等攻击手段和对敌方武器的反击等方面,已经进入到定义战争形态和改变战争形态的地步了。很简单,美国改变战争形态的是航母和舰载机,但是现在,这两种武器都已经失效(当然,只差一场实战)。攻击方面,中国解决了看得远打得到打得准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海湾战争的再度升级版。

前面美国升级了英国鸦片战争中的复仇女神号等,升级的结果是航母、强大的舰载机和无人机,以及强大的通信系统。就是航母从几千里上万里之外开过去,电磁战废掉你的通信系统和信息指挥系统,舰载机和无人机飞行五百公里甚至更远,把你关键的设备和位置节点炸掉,然后坦克开过去碾压你粉碎你。中国升级的是什么呢?是雷达、导航、预警机,飞机、导弹、无人机、驱逐舰等整个配合体系。现在稍稍弱的一环是哪里?就是航母,是军力投送环节还差点能力。核动力航母一搞出来,那就齐活了。

中国的玩法和美国有什么差别?美国是航母为核心的战力投送体系,通过航母把战机送到距离本土或海洋中某个驻地甚至域外军事基地几千公里以外的国家,美国航母到战力投送的最远处,就是航母停靠的地方向前推进500公里+导弹射程,超过这个距离,美军的战力要么鞕长莫及要么能力有限。中国的玩法呢?是卫星导航+各种各样的雷达+预警机+飞机+导弹的射程,也就是中国军力所及,在于雷达和导航能看清楚的最远距离和导弹精准投放的最远射程,这是远。中近呢,则是军舰最远的航程+舰载机最远的飞行距离+机载导弹的射程,或者是躯逐舰最远的航程+舰上导弹最远的飞行距离。而据来自贲德院士的信息,中国雷达能探测清楚8000公里以外的世界,北斗能看清楚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事情。而中国导弹既有短程的,还有近程的,还有中程的,还有远程的,还有战略洲际的。还有,中国针对近战有一系列的武器,比如大家常讲的火箭弹,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粒子束等电磁战武器、无人机无人艇机器狼等,所以,中国的打击体系很丰富,从近战的到战略导弹,特别是短程的,还有近程的,还有中程的,这一块中国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于是当中国面对其他国家时,他们的感觉跟林则徐1840年前后的感觉将是一样的,甚至比林则徐的内心还要恐怖。因为他们的敌人在几千里之外就可以动手干掉他。中国要打掉他国的航母,用飞机最远能打多少公里?答案是5500到6000公里。用陆基导弹呢,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认为,中国导弹可以打掉1500海里以外的航母,也就是2700到2800公里以外的航母。而据公开媒体信息,东风系有一款导弹,能打5000公里以外的航母。这比歼20最远航程+机载导弹最大距离差不了多少。

所以战争形态已经改变。当然,现在国内承认战争形态为中国所改变的人还不是很多,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次印巴之战,巴基斯坦打下印军9架战机,抓了一名印度飞行员,还打下77架无人机,还拦截了印度的导弹,印军飞机基本上起飞即被发现,发现后,在印军飞机飞近且没有发现巴军飞机前就可以被轻松击落。这就导致传统的战斗机近战格斗、缠斗、追击与逃生等等战术技术,统统失效,已经没有市场了,战斗在你没有发现对手前即已经结束。有人说这次双方没有发生缠斗,只是因为都没有越界,所以对印军不利。印军如果学习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对美军的近战战法,可能结果大不一样。但他们这个判断错了。志愿军近战的前提条件是有在美军眼前的隐蔽能力,邱少云的那场战斗就是范例。印军有吗?就是到现在,解放军也没有那个隐蔽能力,因为热成像仪会把你看得清清楚楚。这跟机枪打肉身一个样。机枪那么能打,武功就只能健身。那么,在此情况下,陆军如果开战会如何呢?道理一样。但从长期来看,得看经济,看战争的成本。以中国国产无人机的实力,如果开战,任何陆军,进入无人机打击范围之内,那就是活靶子,且成本也低。只是咱们别把它跟俄乌战场上士兵手工操控的跟游戏机似的无人机搞混。咱们是那种人工智能的察打一体式无人机。

所以战争形态已经改变。

当战争形态改变了,中国就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也会成为国际资本未来将持续流入的目的地。美国呢,中国还没有实施去美元化,中国只是推动了数字人民币和CIPS,中国对美出口还没有用人民币结算。一旦中国全面抛弃美元,不为美元背书了,那么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必然滑到二流货币的行列。沙特,人民币兑换黄金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启,那么人民币在全球的扩张也就开始了。所以,一场百年不遇的人民币资产大牛市,就在我们脚下。推动这轮人民币资产大牛市的,正是人民币国际化。当然,它需要几年时间。

人民币资产牛市,消费赛道也必然会起牛市。昨天讲了,香港已经在前面为内地打了个样,内地消费现在在筑底,一旦筑成底部,必然得到炒作。我们团队去年对消费赛道进行过研究。历史上,消费赛道是牛股最为集中的地方,而且很多都是大牛股。而我们团队跟踪研究的那只消费股,见《公司分析(十一)》,这家公司成为中国消费品分类龙头之后,正处于全面的国际化转型之中,公司定下了进入全球前十的目标。而即使在很小的消费分赛道,任何一家进入全球前10名的公司,体量都会很大,也都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成长期,成为典型的成长股。而且,4月底,这家公司被北向资金内地机构资金相中,疯狂买入十几个亿。还有,我们团队跟踪研究的自主可控的芯片设备公司,见《公司分析(九)》,它正是国产替代的典型代表之一。公司业绩在2018年到2024年,业绩从9000多万增长到11个多亿,股东净利润增长了12.46倍,只是股价还没有怎么体现,还在一个大箱体内波动。业绩这么巨大的成长,股价还没有怎么体现,这么显著的差距,一定会被大资金相中并挖掘出来。中美科技战金融战没有几年不可能结束,这类芯片设备公司会反复得到资金的关注,相信未来会反复被炒作。因此,对这类公司,我们要多多关注。在大牛市期间,这类公司机会一定不会少。

世界处在大变局的前夜,也是财富大洗牌的前夜。未来几年做多中国资产会有很好的回报。世界将会被中国重构,重新定义,而且这个重新定义从产业重构开始。刚好今年有两个行业是投资元年,正肉眼可见地向我们走来。它们就是行业分析(2)和行业分析(3)中所讲的行业。这两个行业都是新兴产业,也都是大行业,未来都有万倍增长空间。现在相当于2014年2月我讲新能源汽车未来会增长1250倍的时候,是未来多波炒作中的第一波炒作。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两个行业都会有20年的成长,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选公司,有足够的时间,耐心选择介入时机。故而请关注《行业分析(3):新的万亿级别的行业,新的万倍成长空间》,还有一个是行业分析(2)。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月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