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anmin0001
anmin00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2,421
  • 关注人气:77,8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公司都要蹚过艰难的几关

(2025-05-11 12:55:26)

好公司都要过艰难的几关

 

(我们最新推出了《2024年报分析3:北向资金和内资机构一同抢筹的消费品龙头(主板)》。近期还推出了《新的万亿级别行业,新的万倍成长空间》《2024年年报分析2:2025这只芯片设备龙头还会高增长吗?》对话安民Anmin0001(7):4月时间窗的选择决定今年投资业绩》《公司分析17:横跨机器人、飞行汽车、新能源汽车、芯片、海洋装备等多个万亿十万亿级大行业,竞争对手少,国产替代逻辑硬》,敬请关注。)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磨难。一家好公司好像极少一帆风顺的。即使是茅台,当初也有两次被汾酒和五粮液抢走国内第一压他一头的时候,而且历史上被压的时间还不短。

在研究消费品公司时,我发现现在好些公司要么增收不增利,要么营收下滑,利润下滑更快。至于原因,在于两点:第一点,线上消费现在成为了主力军,线下消费聊胜于无,很有点鸡肋的味道。而线上消费,很多人都在等到打骨折的时候才出手。一件东西500元时是不会出手的,打折到300元也不会出手,再打折到200元甚至都有可能不会出手。这样就对公司的价格体系形成了压制,有的甚至会扰乱公司的价格体系。前两年茅台网上打折的事情就是案例。

当然,我们并非要谈茅台,而是要谈消费类公司现在遇到的销售环境,就是打折要打到骨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因为消费品公司若只是做网下,那么未来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公司将重点转到网上,那么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销售费用将快速上涨,甚至快于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速和净利润的增速。这种刚性上涨,是因为很多消费品公司的销售高度依赖网购,因此,网上主播、电商平台、代言明星和网上广告商就在和公司的博弈中具有很大的话语权,也即他们比较主动,公司比较被动。比如某人如果是全国一流主播,那他在很多消费类产品公司面前就具有极大的话语权,砍价,他可以杀到成本价上面不远。这就砍下了消费品生产商的毛利,生产商毛利被侵蚀,就会没钱做很多事情,如研发,到时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国家的利益,损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如,假设生产某个产品,成本50元,原来的税后出厂价100元,那么对生产商来说,毛利率是50%。经过省级市级县级经销商批发后,到零售终端卖税后价300元。现在转到网上,网上主播一上来,就要打掉省级市级县级经销商的利润,假设他卖税后150元,那么就打掉了150元,相当于零售五折。此时出厂价税后100元,多出来的50元是怎么分配的呢?由主播和平台分配,假设主播30元,平台20元。这是跟有省级市级县级分销商时相比较的情况。

但实际情况还是有些变化,即主播和平台,跟生产商并不是经销的关系。主播不进货,平台也不进货,这样他们没有库存也没有压货成本,但利润并不受影响。他们的费用来自于零售价-厂家原来的出厂价。因此,此时产品的成本和费用情况就跟原来相比,有变化了。

前面计算的50%的毛利率是向省级经销商批发情况下的。现在的网上结算,是产品的税后销售价格*销量=消费品公司的收入,它是要进公司账上的。然后给平台和主播的钱,就进销售费用。因此,产品的税后销售价格150*销量就是公司的收入。于是我们就看到,上述产品的毛利率=150-50/150=66.67%,但仅仅平台和主播的费用率就达到50/150=33.33%。统一考虑三级经销商,再统一考虑主播和网络平台,此时生产商的毛利是一致的,都是每件50元。那这一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好公司和差公司而言,意味着什么?大家可以想想。

此时,电商销售还没有影响到消费品生产商的毛利。

如果主播把价格再往下砍,就会要砍三个方面:平台的费用,主播的收入,消费品生产商的毛利。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再砍到税后价格120元,那么,砍下来的30元,要么平台、主播和消费品生产商各承担一部分,要么生产商承担。因为平台是强势的,如果你砍我的收入,那么我平台可以不销售你的产品。主播也一样,他流量大,不卖你的,他可以卖竞争对手的。总有生产商会看中他的流量。此时如果降价到120元,则生产商的表面的毛利就是:120-50=70,毛利率70/120=58.33%。但他产品的真实的毛利率就低得可怕了,因为给平台和主播的费用不变,生产商真实的毛利就从50元降到20元(70-50=20)。毛利一下子就下降了60%

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主播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消费品生产商对电商平台的依赖越来越强,那么此时主播和平台要求会越来越高,要求在整个利益分配格局中所占的比例就会提高。

那么,此时消费品公司怎么办呢?按照原来的办法,生存不下去了,因为毛利率大降。大家可以看看这两年,有好些消费品公司毛利率下降,净利率下降,甚至销售收入也降,这样的公司,最后做着做着,就被平台和主播干掉了。

做着做着,就退出了市场。

然后好公司和差公司开始出现分野。这个分野是什么?就是保毛利率。好公司会给产品提价,保毛利率。而要提价,必须有个前提,就是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强,市场还能接受你涨价。那就要求强研发,这才是好公司的根。这就会倒逼出好公司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甚至为此重新构造自己的研发队伍甚至是重塑研发体系,在此基础上涨价,然后保住自己的利润份额,甚至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还能提高。

也就是,好的公司会在竞争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就是通过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更好的消费品选择。这其中,有些可能是主动的,有些可能是被动的。

在我们近期跟踪的两家公司中,一家是经过了平台和主播费用上涨的考验,当然,现在仍然在经历着,然后从重销售转向重研发,产品开始向高端市场挺进,开始不断更新迭代产品适度提高产品价格,从全球的角度来重构自己的研发体系,就是2024年年报追踪3的这家公司;一家则是从根子上就重视自己的研发,靠一个又一个的发明专利来构筑自己宽广的护城河,它是2024年年报追踪2。尤其是前者,在跟平台、主播、明星多年的搏弈中,尽管这三方面主动权越来越大,利益分配比例越来越多,但公司通过研发不断升级新产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同时通过新产品涨价来抵消掉平台、主播和明星涨价的不利影响,毛利率逐渐走高,费用控制趋严,净利润率也缓慢走高。这类公司,是懂经营的,也是懂公司生存和发展之道的。后者的产品毛利率相对稳定,有时也有波动,但费用是严控的,这导致公司的长期净利率也在缓慢走高。故而公司也是懂经营、懂发展之道的。

 

印巴之战结果表明,世界处于大变局的前夜,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看多做多中国资产,应该会有很好的回报。世界的未来将会被中国重构,重新定义。而且是从产业重构开始。刚好今年有两个行业是投资元年,正肉眼可见地向我们走来。它们就是行业分析(2行业分析(3中所讲的行业。这两个行业都是新兴产业,也都是大行业,未来都有万倍增长空间。现在相当于20142月我讲新能源汽车未来会增长1250倍的时候,是未来多波炒作中的第一波炒作。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两个行业都会有20年的成长,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选公司,有足够的时间,耐心选择介入时机。故而请关注《行业分析(3):新的万亿级别的行业,新的万倍成长空间》,还有一个是行业分析(2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7家。在公众号上,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创了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公司分析(十二)《对话安民Anmin0001(二)中谈到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十四)是新贴出来的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