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口行业的机会就是好公司最大的机会

(2025-04-01 17:36:31)

风口行业的机会就是好公司最大的机会

 

昨天,我们将推出《公司分析(17):横跨机器人、飞行汽车、新能源汽车、芯片、海洋装备等多个万亿十万亿级大行业,竞争对手少,国产替代逻辑硬》。前期推出了2024年年报分析1,龙头就是龙头》、《公司分析(16):中国智能制造龙头,横跨AI和机器人两大逻辑》,近期还有投资策略(1):面对可以增长万倍的行业,怎样稳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以改变命运》、行业分析(2):高度关注,未来20年,万倍成长空间》。敬请关注。

 

万科是两市的名股。尽管现在的万科有点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的感觉,可它的市值仍有850多亿。当然,导致万科成为名股的,是在恒大突然崛起之前,万科做了很多年的行业第一。而恒大、碧桂园只是昙花一现,尽管万科现在也在泥潭里挣扎,但有深圳国资的加持,它未来走出泥潭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

万科历史上,出现过两次逼宫事件。后一次闹得全国人尽皆知,前一次当时也轰动一时。

2016年,万科被宝能系逼宫。宝能系通过钜盛华和前海人寿从二级市场上收购万科的股权,股权比例够了后,提请万科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罢免万科当时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那次逼宫如同疾风骤雨,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最后以宝能系退场,王石退位成为荣誉董事长,大股东华润退出,深铁集团入主万科而结束。但那次风波,将万科的股价推上了历史的峰巅,不复权是42.24元。此后,万科的股价经历了8年的调整,市值也是缩水到不及高峰时的1/6。

早年的万科,也被逼宫了一次。发起逼宫的是君安,就是国泰君安的君安,现在叫做国泰海通,君安消失了。

君安逼宫万科发生在1994年,当时君安证券联手4家股东,企图改组董事会,夺取万科的控制权,结果是,万科团队发现君安在幕后操纵市场、违规建仓等,向证监会提交相关证据果证监会介入调查,君安逼宫事件无疾而终。

君安的逼宫,对万科的经营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在此之前,万科几乎什么都做,但此后,万科的主营业务主要就是地产和超市,后来又把超市卖给华润,转型为一家纯粹的地产公司。这次转型是万科的一次蜕变。复盘万科后来的走势,可以发现用后复权价,它的最低价是5.54元,1994年的最低价是17.57元,2018年1月最高5931.98元,涨了1070.75倍。能够成为两市涨幅逾千倍的股票,能够长期成为地产行业龙头,这是万科多年被人称道的根本原因。

因为很简单,两市涨幅超过千倍的股票,应该不会超过50只。我们没有数过,但数量肯定非常稀少。

那么,万科能够成为涨幅超过1000倍的股票,背后还在于经营的成功;而经营的成功,还是与1994年君安逼宫事件所引发的战略调整高度相关。因为在此之前,万科啥挣钱就做什么,而1994年之后,万科经历了7年的调整,把很多业务都卖掉,最后卖掉的是万佳,在2001年把万佳卖给了华润。

万科的成功,还在于它最终选择了一个大行业,然后持续深耕,最终成为行业龙头。回溯这家公司的历史过往,有利于我们掌握成长股的核心实质。万科1991年收入3.07亿,1992年10.26亿,1993年23.27亿,1994年38.87亿,到2000年,为106.38亿。到2010年为507.14亿元,2020年4191.12亿,最高则是2022年的5038.38亿元。

一家公司,能够从3个多亿做到5000多亿,成为牛股,就是必然。

而导致它成为牛股的,还在于它背后的大行业。中国地产行业最高峰的那年,销售收入为18.19万亿元,5000亿占比约1/36;所以当初恒大、碧桂园为什么那么牛哄哄的对吧。因为行业足够大。

一个足够大的行业,然后有足够长的成长期,这就是风口。公司身处风口行业,在里头做大,于是自然就成为牛股。风口的机会就是成为牛股的机会。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团队为什么选出一只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六七个万亿级和十万亿级别的大行业,能够成为那些行业的必需品的公司的重要原因。因为行业足够大,只要产品好,刚需产品就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市场。风口的机会就是成为牛股的机会。

 

中美之争,最关键的还是硬核科技竞争。这方面有天时护佑,优势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而未来10到15年,最优质的股权,当属成长股和硬核科技股。这轮牛市的硬核板块已经出来了。它们是中美正在全力竞争的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都属于两会重点提到的国家会大力扶持的几个新兴行业;其中有个大行业,中美两国正在努力抢夺产业的天王山,我们团队2月份和3月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个产业必将被中国拿下,并在全球领先大规模占领世界市场。该行业市场增长空间上万倍,长期(43年中)会有五到六次改变命运的大机会。如何在这个大行业里投资成功,我们团队的《投资策略(1):面对可以增长万倍的行业,怎样稳定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以改变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拿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面对未来的大势,我们提醒各位投资人:站在2025年的今天,有些刚刚萌芽的高增长行业,或许正隐藏着下一个“高成长传奇”。我们通过需求分析,判断它将有万倍增长空间,未来会达到几万亿甚至上十万亿级别,行业机会多多。而历史反复证明,唯有洞察了产业与社会发展大趋势,能抓住这种社会大发展和行业大裂变历史契机的人,方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如果对大势信心不足,不清楚大盘会怎么运行,可以看我们团队今年元月1日、2月1日、8月1日、8月14日、9月1日、9月17日、10月1日和10月4日的相关文章,这8篇文章,将大势讲得十分清楚。

10月4日的文章,不仅讲了大盘,而且讲了券商股未来的空间。散户有很多都持有券商股,为了更好地持股,建议你们看看。元月1日的文章价值巨大,在大盘那么低迷的情况下能推出那样讲大时空的文章,可知有多么不容易。那篇文章就是原子弹,能让你从大的方面看到我们对整个行情的缘起、运行逻辑及未来巨大空间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多年才能有一篇,建议还是要看。即使这波牛市结束了,也还值得研究。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月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