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创造价值,研发成就未来

(2024-12-29 08:18:08)

研究创造价值,研发成就未来

 

我们推出了《有没有股票类似2005年的万科和2014年的茅台?》;121日,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5):怎样的投资能逆天改命?今年第三个买点研究》;11月1日推出了《对话安民Anmin0001(4):大牛市第一条主线已经浮出水面》,敬请关注。)

 

中国科技企业未来一定能够吊打全球。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看企业财务报表,就会发现费用方面,现在比原来多出了一项,就是研发费用。它们的顺序是这样的: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原来没有单独的研发费用一项,但现在有。

其实,原来也有研发费用,只是没有单独列出来。它们被放在管理费用里面。现在单独列出来了。

研发费用的具体内容,不同公司并不一样。如某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包括如下内容:材料费、设备费、工资费、外协费、其他。另一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包括:研究测试费、职工薪酬、折旧和摊销、软件使用费、维修维护费、材料和低值易耗品、股份支付、燃料动力及水电费、其他。总之,研发费用具体有哪些科目,跟具体的研发业务相关。与各家公司具体研发业务相伴随的支出,只要符合国家的会计规则,都可以列进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所谓加计扣除,2024年的情况,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可以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则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这个政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可以多投入资金进行实打实的研发,这就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而且,这部分研发投入可以相应地少交一些税款。

所以,中国很多高科技企业都有热情进行研发投入。

这带来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中国企业的新产品出现得比较多,诞生得比较快,研发的速度和效率,大幅度提高了。

所以,我们前不久就讲,中国只要按照现在这个政策执行下去,让企业放开胆子搞研发,用不了多久,多则10年,少则5年,中国很多新产品就会大规模上市,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难免会有那种让全世界眼睛一亮的产品,然后能够大规模占领全球市场。这些产品就能带动中国经济和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那我今天为什么讲这个呢?是因为这两天看到三款第六代机出现,然后我很感慨。就是中国的科技创新比我想象的还要来得快。我个人预计5到10年,中国很多很牛的产品会一个又一个地涌现,但现在看来,现在就已经开始涌现了。至少在军工领域,就是如此。

比如机器狗机器狼机器虎,比如这两天刷屏的三款六代机。

现在大家看到试飞的是成飞和沈飞的六代机,西飞应该还有一款,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出来试飞。

未来,不仅是军工领域,其他领域,也会有硬核科技产品大规模涌现。

为啥?因为这个政策实施已经7年了。

这个政策从2018年开始实施,那年特朗普跟中国开打贸易战科技战,加关税,制裁中兴通讯,中国当年推出了研发费加计税前扣除的相关政策,将研发费用单独列支,至今已经搞了7年了。这7年来,华为产品去年闯关成功,然后中国军工的硬核科技产品一个一个地露头,且开始对美国形成压制;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碾压全球,对日美欧系传统汽车形成压制。再过3年的话,这个政策就实施10年了,那么估计未来3年中,还会有更多更让人惊喜的产品出现。

因此,再过三五年时间,我们就会看到中国高科技产品大杀四方,如水银泻地一般地在全球无孔不入,强行闯入西方大众的生活,令西方社会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2024年末,第六代机,这个还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产品,在更加广泛的领域,给美西方观众造成种种惊叹。这一点我很相信,为啥?因为我在做企业研究,我研究了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有的还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他们的研发项目。正如我10年前一直在讲的一句话,“研究创造价值”,对这句话,我再补一句,“研发成就未来”。这样就是两句:“研究创造价值,研发成就未来”。

对,这样就完整了。

 

散户在牛市往往跟不上轮动的节奏,乱追热点,往往一追就是个坑。如果不乱动的话,又要有一个还不错的收益,可以采取跟随主线来操作的策略。而11月1日的文章就是讲本轮牛市的一条重要的主线的,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如果对大势信心不足,不清楚大盘会怎么运行,可以看我们团队今年元月1日、2月1日、8月1日、8月14日、9月1日、9月17日、10月1日和10月4日的相关文章,这8篇文章,将大势讲得十分清楚。

10月4日的文章,不仅讲了大盘,而且讲了券商股未来的空间。散户有很多都持有券商股,为了更好地持股,建议你们看看。元月1日的文章价值巨大,在大盘那么低迷的情况下能推出那样讲大时空的文章,可知有多么不容易。那篇文章就是原子弹,它能让你从大的方面看到我们对整个行情的缘起、运行逻辑及未来巨大空间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很多年才能有一篇,建议还是要看。即使这波牛市结束了,也还值得研究。

有好些粉丝问我们团队到底推出了多少家公司研究报告。告诉大家18家。11月15日是讲光伏的。安民分析(一)是中药的;安民分析(二)是智能电网的,高科技,节前创历史新高,且完成大底突破;安民分析(三)是CXO的,还有第二家CXO龙头那篇,是第七家。安民分析(四)是食品类;安民分析(五)是大飞机和军工的,属于硬核科技;公司分析(六)是锂电核心材料的;公司分析(八)是做创新药的,今天很有可能创历史新高。公司分析(九)和公司分析(十二)及《9月抄大底》中研究的一家两市最具战略价值的股票(是第13只),都是芯片和半导体类的。《围绕这家全国大券商的股权争夺战》是第十家。公司分析(十一)是日化公司,消费类。公司分析(14)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同时兼具化工和消费品属性。需要大盘股的,走趋势性上升的,可以去微博上找找,有3家。最早的一家是2023年五六月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