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级增长与中国科技突破:哪天咱们会把西方远远抛在身后
(2024-07-08 06:40:08)指数级增长与中国科技突破:哪天咱们会把西方远远抛在身后
(今天是2024年7月8日,立此存照。这是我研究后的切身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个读者都能满怀信心地迈向未来。为什么我能经常地提前几年做预判,那是有原因的。我的结论经常有研究的个案做支撑。这种扎扎实实的研究,比很多人浮光掠影的出国游历要深入得多,也要深刻得多。它让我经常能提前多年做预判,并一再被现实发展所证实。)
2013年夏天,我在博客上分析过当时的中国宏观经济,认为传统的发展模式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未来降速那是必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以投资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它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而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的财政收入高增长,已经难以持续。原因在于,政府财政收入高增长背后,重要的是地方土地出让金高增长,土地出让金高增长背后,在于房地产销售收入高增长,房地产销售收入高增长背后,是居民6个荷包每年收入的提高。这种指数型增长有严格的依赖条件。
2015年后,就搞过供给侧结构改革,再后面救过一次地产,降库存。之后房价没几年就见顶了,再后来就迎来了几年的经济困难期。
全国地产销售收入2021年见顶,股指也是2021年见顶。中国资产果然就在2021年全线见顶。
那么,我当初预判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持续,原因在于什么呢?在于我对线性增长和指数型增长的理解。
什么是线性增长?什么是指数型增长?
一家公司,今年销售1亿,明年1.5亿,后年2亿,大后年2.5亿,再后一年3亿。以后每年都是如此。于是这家公司每年销售收入增加5000万元。在初中数学中,我们知道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画出来的话,就是起点坐标为(0,1),第二个点坐标为(1,1.5)这样的一条直线。这就是线性增长。我们翻看线性增长的定义:线性增长,是指以一次函数y=kx+b的形式增长的图像,因为该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所以是线性增长。这里y是销售收入,b是5000万,用0.5表示,1表示1亿。K等于1,x是时间,从零开始。图就不画了。
但社会不是如此,公司往往也不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家公司,它们的收入画出来后,往往在某一个时间段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更符合指数型增长的模型。
但指数型增长,不同的速度差别,越是往后,差距会越拉越大。比如30%的增长,公司就很牛是吧,但如果一家公司年增长60%,那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如下表(单位,万元):
|
收入(30%) |
30%增速 |
收入(60%) |
60%增速 |
实际收入 |
起点 |
19488.03 |
1.3 |
19488.03 |
1.6 |
19488.03 |
第1年 |
25334.44 |
1.3 |
31180.85 |
1.6 |
35328.12 |
第2年 |
32934.77 |
1.3 |
49889.36 |
1.6 |
69372.3 |
第3年 |
42815.2 |
1.3 |
79822.97 |
1.6 |
143072.9 |
第4年 |
55659.76 |
1.3 |
127716.8 |
1.6 |
227777.5 |
第5年 |
72357.69 |
1.3 |
204346.8 |
1.6 |
|
第6年 |
94065 |
1.3 |
326954.9 |
1.6 |
|
第7年 |
122284.5 |
1.3 |
523127.8 |
1.6 |
|
第8年 |
158969.8 |
1.3 |
837004.5 |
1.6 |
|
第9年 |
206660.8 |
1.3 |
1339207 |
1.6 |
|
第10年 |
268659 |
1.3 |
2142732 |
1.6 |
起点19488.03万元,这是某家公司2019年的实际销售收入,然后我们按30%的年复合增速和60%的年复合增速来计算未来它的销售收入。30%增速,第3年,达到4.28亿,第5年,7.24亿;第7年12.23亿;第9年,20.67亿;第10年,26.87亿。第9年20.67亿,实际上,公司第3年就做到了22.78亿;
按60%的年复合增速计算,第1年3.12亿,公司实际做到3.53亿;第2年4.99亿,公司实际做到6.94亿;第3年7.98亿,公司实际做到14.31亿;第4年12.77亿,公司实际上做到22.78亿。
实际计算的结果是,公司年复合增速为84.90%。很厉害对吧。
如果这家公司还能这么增长两三年,那就非常厉害了。
所以,我们团队分析的公司中,目前的这家公司,是所有公司中增长最快的。没有之一。当然,后续不可能老是这么增长,一旦手中订单做得差不多了,降速就很正常。但高速增长的公司,我们一定要注意,要盯住它,特别是未来是牛市。我们要找到合适的低点,进去就行了。只要公司能成长,有两三年时间,那股价就会很牛的。
因为时间会改变一切。
一家公司的收入增长,为什么是指数型增长,缘于市场销售;而市场销售是果,它缘于产品生产;产品生产缘于产品研发。因此,产品研发牛的公司,它的市场表现一般都牛对吧。
所以,如果我们把同一个高科技行业的公司集中起来,把销售数字全部相加,就等于那个行业的销售收入。换句话说,一个行业收入的增长,为什么是指数型增长,缘于市场销售;而市场销售是果,它缘于产品生产;产品生产缘于产品研发。因此,产品研发牛的行业,它的市场表现一般都牛对吧。
而一个行业的产品牛不牛,产品迭代快不快,发展速度如何,取决于两点:一是人才储备,有没有很牛的人出现;二是研发经费的堆积,研发投放如何,快不快对吧。我们前面研究了两家芯片设备公司,它们的研发投入速度,第一家为52.66%(相当于4年增长5.43倍),第二家为61.24%,相当于两年增长2.60倍,4年增长6.76倍(见《公司分析(十二):对美日两大垄断霸主的强势国产替代+芯片设备硬核科技+高成长=未来大牛》)。也就是中国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这么能突破,为什么这么能打,为什么它们的产品能够不断地向上突破,行业能够不断地向上突破,从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对吧。正如华为为什么那么牛,在于他们每年都投入200多亿美金搞研发,这么大研发的投入,还每年增长,每年增速还不低,对吧。
所以,中国科技企业,中国高科技行业,为什么那么能打?除了人才的因素,除了中国这些年来培养了那么多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从微观的企业个体,到中观的行业,以至宏观的整个国家,中国对科技的大投入,科研投入是指数型增长,这个才是根本性的保障。为什么我对中国科技那么有信心,来自于这些企业和这些关键性行业的高投入。我们研究的两家芯片设备公司,一家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速52.66%,一家年复合增速61.24%,这些都是证据。这样的证据越多,我们的信心就越足。
换句话说,如果一直这么投入,总有一天,中国科技将会把全球远远地甩在身后,包括美国,也不用害怕。您相信会有这一天吗?我信。
美国在欧洲生事,引发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中国各大主播和各大网店在相互砍杀。而我们在静下心来找好公司,一心一意为未来的大牛市做准备。我们分析家电牛股和大牛股,是为了找到消费品牛股的龙头特质。《公司分析(十一):7年打造的国产消费品龙头,未来将向国际大品牌发起冲击》所分析的公司,正是典型的成长股。2017年到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5.49倍,年复合增速27.53%;股东净利润7年增长了7.77倍,年复合增速34.03%。这个复合增速跟2011年到2018年的老板电器非常接近(年复合增速34.31%),高于某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23.67%;股东净利润年复合增速28.13%)。监于公司业务产品线布局不错,销售渠道掌控能力不错,然后公司是做中国美丽女人生意的龙头,竞争力足够强,行业天花板高,雪球滚下的坡道很长,加上女人用品得年年用月月用天天用,复购性非常好,这几点都是巴菲特特别看重的,加上公司自己做网上直销,自己掌握渠道,因此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所以,大家可以趁今年筑大底的行情,尽早关注这家公司,然后寻机买入。
中美金融战背景下,芯片是我国一定要举全国之力发展好的产业;芯片产业若是失败,中国科技战就失败了。这个硬逻辑就带给了芯片产业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下一轮牛市,可以关注我们团队在公众号发表的《公司分析(九):美国封锁+国产替代=高端制造突围+高成长=大牛股清晰可见》,它是一家高成长的芯片设备制造公司的研究报告。我们前期研究了一批公司,里头也许有您感兴趣的品种。您可以移步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