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硬核科技是怎么突破的

(2024-07-07 07:03:51)

中国硬核科技是怎么突破的

 

先说行情。深成指这里跌了40个交易日,从9805点跌到8573点,共跌了1232点,日跌30.80点。这个速度还是太快。上证指数连续7周收阴,沪深300亦是如此。历史上,沪深300连续7周收阴的,只有3次,这是第4次。这两个因素一起考虑的话,下周收阳概率比较大。原因就在于深成指没有办法以这么个速率下行,下面的空间不够,时空显得不协调。所以指数在这一带比较容易有反弹,以便调整过陡的斜率。

我几个月前就讲了,今年上半年是大震荡,下半年有双底或三底的大机会。这次探底,目的就是双底。既然是双底,那就有空间;既然有空间,那就有斜率;既然有斜率,那就要回过头去以暗合时间。空间太快了,时间跟不上,那就要折腾折腾,消耗下时间。

总体而言,深成指这里是小形态服从大形态。

 

再讲一下中美科技战,中国的硬核科技一般都是怎么突破的。

前期我一直在讲,中美科技战,中国是产业向上突破,产品向上突破,成本向下突破,这是中国科技战战胜美国的法宝。关于这个,思想源头就在《特朗普怎么跟中国打金融战》系列文章中,只是没有讲得这么明白,也没有将成本和产业、产品集中到一句话里来讲。集中到一句话中来讲,始于那篇黄奇帆谈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文章,我以那篇文章为引子谈中国产品的成本,然后将这些集中到一起来讲。那句话一讲,局面瞬间就清晰。

中国完成这些硬核科技突破的基础,先是要有相关机构和人才,这个不假。但真正完成突破,往往跟相关重大科技专项有关。也即国家层面先科技立项,重大科技专项背后,往往是有倚仗的,那就是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第一批,到80年代后期,第一批就基本建成了,然后开展全方位理论和实践研究,包括进行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以此为根,就开始形成理论突破,并进入某些尖端科技产品领域。当然,最初的产品是比较低端的,是入门级的产品,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某个领域中国只要插足进去了,就不愁不会结出果实。一般经过1020年的发展,最终中国就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最终实现超越。

所以,那些能够率先造出突破性产品的公司背后,往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然后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撑,再就是有钱的投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背后,也意味着国家科研资金的支持。当入门级的产品研发出来之后,只要能进行商业化生产,就可以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通过不断地迭代,不断地改进,最终就能一点点地撵上别人。

而我们团队研究的这家公司《公司分析(十二):对美日两大垄断霸主的强势国产替代+芯片设备硬核科技+高成长=未来大牛》),它的背后恰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咱们国家建立的第一批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高等学府里的第一批。这个实验室支撑了相关理论和实验研发,并且,该实验室先后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公司的第一代产品,正是02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成果,以数十项专利技术的知识产权来作为出资成立的公司。这一点是很牛的。即公司成立的时候,它的根基就是专利技术,以专利技术出资占大头儿。公司成立后,又承担了三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完成了相关研究,有了相关研究产品。这些非常不容易,不多见,而且是比很多科技企业要牛的地方。

公司第三牛的地方在于研发投入。下表是公司的研发投入(单位,万元):

年份

研发投入

2019

4496.99

2020

5055.03

2021

11407.16

2022

21659.28

2023

30393.49

2019年接近4500万,20233.04亿,4年增长6.76,年复合增速61.24%。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速。

当年我研究比亚迪的时候,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公司的研发。一是投入研发的钱很多,二是申请的专利多。比亚迪比上汽等销售额要小很多的时候,投入研发的钱就非常多,所以现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不无原因的。比亚迪的产品现在全球都认为牛,不是没有原因的。

其背后正是多年研发的高投入。

这家公司的研发之所以能4年增长6.76,能这么高投入,缘于公司收入的高增长,公司4年收入增长了11.89,2亿多点增长到超过25亿,年复合增速85.69%,比研发投入的增速更高。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公司以高投入研发,保证了公司产品能够处在技术水平的前沿,能够不断地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产品,并且不断向前突破,迭代,这即是产品向上突破,推动产业向上突破。同时,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保证了公司业务收入的高增长,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入;也即研发的高投入为收入的高增长打下了一个很好的产品基础。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结果,研发高投入支撑了收入高增长,收入高增长,反过来支撑了研发的高投入,这就能为彼此形成一种支撑,就形成了一种非常良性的双支撑结构。对科技型企业来讲,这种双支撑结构是企业成功的法宝,它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大家都很想要达到的健康的彼此帮扶的双支撑结构。

有些企业,因为收入和利润不行,然后硬性高投入进行产品研发,最后就把企业给拖死了,这样的科技企业不少,有少数支撑了下来,但多数都被淘汰了。

所以,一家科技企业健康不健康,我们要看它是否有这种双支撑结构。因为科技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研发,所以,就需要这种双支撑结构。没有这种双支撑结构的科技企业,你一定要小心点。

 

美国在欧洲生事,引发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中国各大主播和各大网店在相互砍杀。而我们在静下心来找好公司,一心一意为未来的大牛市做准备。我们分析家电牛股和大牛股,是为了找到消费品牛股的龙头特质。《公司分析(十一):7年打造的国产消费品龙头,未来将向国际大品牌发起冲击》所分析的公司,正是典型的成长股。2017年到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5.49倍,年复合增速27.53%;股东净利润7年增长了7.77,年复合增速34.03%。这个复合增速跟2011年到2018年的老板电器非常接近(年复合增速34.31%),高于某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23.67%;股东净利润年复合增速28.13%)。监于公司业务产品线布局不错,销售渠道掌控能力不错,然后公司是做中国美丽女人生意的龙头,竞争力足够强,行业天花板高,雪球滚下的坡道很长,加上女人用品得年年用月月用天天用,复购性非常好,这几点都是巴菲特特别看重的,加上公司自己做网上直销,自己掌握渠道,因此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所以,大家可以趁今年筑大底的行情,尽早关注这家公司,然后寻机买入。

中美金融战背景下,芯片是我国一定要举全国之力发展好的产业;芯片产业若是失败,中国科技战就失败了。这个硬逻辑就带给了芯片产业很好的投资机会。所以下一轮牛市,可以关注我们团队在公众号发表的《公司分析(九):美国封锁+国产替代=高端制造突围+高成长=大牛股清晰可见》,它是一家高成长的芯片设备制造公司的研究报告。我们前期研究了一批公司,里头也许有您感兴趣的品种。您可以移步前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