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程序公正中石油年报分析刘安民利益生态链股票 |
分类: 公司研究 |
是谁制造了惊天一套?(一)
中石油上市后,将180万投资者彻底套牢了。上市第一天开盘价48.62元,然后在6个月内不歇气地跌到最低15.35元,跌了33.27元,跌幅为68.43%,同时将大盘从6000多点,一直带到了2990点,跌了3134点,跌幅为51.18%。如此下跌,在中外股市上,都不太多见。
中石油制造了惊天一套。这个套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为什么把众多投资者套得如此之牢?这一个案有什么启示价值,是本文需要分析和解答的问题。
一、市场描述
1. 07年7月12日,巴菲特旗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减持了1690万股中石油H股,平均减持价12.44港元,套现2.1亿港元。此后,8月、9月份巴菲特在中石油H股股价连续拉升的情况下,连续减持了6次,将中石油H股全部卖出。按时间推算,巴减持中石油的价格区间从11港元到15港元。
2.07年10月26日,中石油40亿A股发行,发行价16.7元。11月5日上市,首日开盘48.62元,成交15.47亿股,套牢700亿资金,之后一路下跌,最低跌到15.35元。
3.07年8月24日到9月18日,中石油H股在11.7港元到10.88港元的狭小区间内横盘。9月19日,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操作中石油H股。当日该股跳空高开,最高12.08港元,最低11.82港元,收盘11.96港元,成交量445.35M,比上一个交易日增长了116.69%。之后,该股放量拉升,10月2日,最高达到15.24港元,然后经6天洗盘,再度向上拉至18到20港元的区间,于11月1日最高到20.25港元。这批资金在此区间横盘出货,13个交易日后,出货完毕,中石油H股股价一路下跌,从20.25港元跌到08年3月20日最低9.01港元,同时因为中石油港股下跌,将A股拉下,最低到08年4月22日15.35元。
4.国际原油价格。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在15美元/桶左右徘徊,之后一路上涨。06年8月,最高78.3美元/桶,经过6个月的调整,07年1月份,最低51.7美元/桶。07年7月中旬达到77.7美元一线,经过短暂调整后,9月上旬涨到80元一线, 11月下旬涨到96美元一线,之后又是两个月的短暂调整,08年4月下旬涨过119美元/桶。
二、从公司基本面找原因
1.公司06、07年主营业务情况
中石油的业务主要分为四大块:第一块是石油勘探;第二块为炼油与成品油销售;第三块为化工;第四块为天然气的开采与管道运输。
将公司的主营业务从小到大排列是:
第一,天然气与管道业务。这一块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86.42亿,成本为279.95亿,毛利106.47亿,毛利率为27.55%,主营业务利润为101.02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6.14%。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92.99亿,成本为355.24亿,毛利137.75亿,毛利率为27.94%,提高了0.3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为130.77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6.53%。07年这一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7.58%,成本增长了26.89%,略低于主营收入增长速度,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速度为29.44%,比主营收入增长速度快约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还算得上比较快。但全年主营利润增长额为29.75亿元,对于中石油来说,这不到30亿的增长没有多大的价值。公司的总股本为1830.21亿,摊下地每股只有1分6厘。
公司这一块的资产06年为756.11亿,负债为436.16亿,全年资本投入为113.27亿;07年资产为804.30亿,负债为400.72亿,全年资本投入为111.65亿。资本投入与06年相比略减。因此,08、09年,公司这一块的利润仍然会有较快的增长,增幅应该会达到20%以上,但是对公司08年业绩而言,作用不大。
第二,化工。这一块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91.53亿,成本为645.80亿,毛利145.73亿,毛利率为18.41%。主营业务利润为143.09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8.08%。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998.64亿,成本为836.99亿,毛利161.65亿,毛利率为16.19%,降低了2.2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为158.21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5.84%,下降了2.24个百分点。07年这一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6.17%,成本增长了29.61%,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3.4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速度为10.57%,比主营收入增长速度慢15.6个百分点,为低速增长。这一块全年主营利润增加了15.12亿。这点利润对于中石油来说,基本没有价值。成本增长速度远高于利润增长速度,主要还是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增长。
公司这一块的资产06年为814.51亿,负债为270.82亿,全年资本投入为112.45亿;07年资产为959.69亿,负债为336.39亿,全年资本投入为84.63亿。资本投入与06年相比减少27.82亿。因此,08、09年,公司这一块的利润仍然会有增长,但是增长速度不会很快,而且对公司08年业绩增长来说,作用不大。
第三,原油的勘探与生产。这一块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103.57亿,成本为1382.21亿,毛利2721.36亿,毛利率为66.32%。主营业务利润为2353.53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7.35%。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552.44亿,成本为1793.80亿,毛利2758.64亿,毛利率为60.60%,降低了5.7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为2238.76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9.18%,下降了8.17个百分点。07年这一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10.93%,成本增长了29.78%,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18.85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速为-4.88%,比主营收入增长速度慢15.81个百分点,为低速下滑。这一块全年主营利润减少了114.77亿。
公司在原油勘探与生产方面的资产06年为4383.98亿,负债为2014.18亿,全年资本投入为1054.69亿;07年资产为4899.71亿,负债为2275.08亿,全年资本投入为1346.8亿。资本投入与06年相比增加了292.11亿。也就是,07年公司在这一块投入了1346.8亿的资金,主营收入虽然增长了448.87亿,但全年的主营利润反而下降了114.77亿元。这是对公司07年业绩起着致命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四,炼油与成品油销售业务。这一块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349.85亿,成本为5052.75亿,毛利297.1亿,毛利率为5.55%。主营业务利润为152.85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2.86%。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623.22亿,成本为6207.58亿,毛利415.64亿,毛利率为6.28%,提高了0.7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为255.62亿,主营业务利润率为3.86%,提高了1个百分点。07年这一块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23.8%,成本增速为22.86%,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0.94个百分点,因此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速度为67.24%,增速很快。但是,这一块全年净利润仍为亏损,总计减亏了84.84亿。
公司在炼油与销售方面的资产06年为2529.41亿,负债为991.78亿,全年资本投入为222.58亿;07年资产为2797.26亿,负债为1462.65亿,全年资本投入为299.93。资本投入与06年相比增加了77.35亿。这些标志着公司08、09年的炼油业务还在扩大。炼油亏损是影响公司07、08年业绩的主要因素。
2.解剖影响公司业绩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
从报表看,中石油06年主营业务收入6657.03亿,07年8091.16亿,增长21.54%,作为这么大的一家公司来说,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超过20%,应该说是很难得的。但为什么公司07年的净利润却没什么增长呢?
从销售额来看,中石油07年增长了1460.59亿,不可谓不大。根据规模效应,当其他条件变化不大时,如果公司销售大幅增长,那么它的利润就会增长更快。中石油销售巨额增长,而净利润却原地踏步,其增长额到底是被什么因素吞噬掉了呢?什么因素又有如此巨大的吞噬能力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剖析清楚中石油的原油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业务就知道了。
(1)剖析公司的炼油和销售业务。
中石油06年炼油和销售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349.85亿,成本为5052.75亿,毛利297.1亿,主营业务利润为152.85亿。07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623.22亿,成本6207.58亿,毛利415.64亿,增加了118.54亿,主营业务利润为255.62亿,增加了102.77亿。
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表里的数据和公司管理层的总结有不一致的地方。管理层总结的数据是,这一块的销售收入为6708.44亿,成本为6915.24亿,成本增加了1190.25亿。经营亏损206.8亿,同比减亏84.84亿。其中的原因,应该为税收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资产减值等。但从报表中无法查到根源,包括每一项的具体数据。07年,公司这一块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273.37亿,而净利润仍然亏损,如果考虑到减亏的因素,那么这一块也算有近85亿的相对收益。显然是成本的快速增长,吞噬了公司炼油业务主营收入高速增长的功效。
公司的汽油、柴油全年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5071元/T和4653元/T,出现和原油市场价格倒挂现象。中石油全年加工原油8.236亿桶,生产了7138万T汽油、柴油和煤油(其中汽油2201.9万T,下降了0.04%,煤油201.7万T,下降了2.3%,柴油4734.5万T,增长了7%),销售了8574万T。炼油成本从169元/T下降到155元/T。
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T提高500元,而08年一季度,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到4月下旬,每桶原油价格最高涨到119美元,这会加剧中石油炼油业务的亏损。
根据中石化公布的情况,中石化炼油业务盈亏平衡点是76美元/桶,中石油炼油规模较小,07年成品油的市场占有率为37%,而且公司生产的成品油比销售的成品油要少1436万T,远低于中石化,因此,中石油的炼油业务盈亏平衡点应该更低。
08年,公司炼油业务规模会有所扩大,但扩大有限,在原油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会加大公司炼油业务的亏损额。
08年4月份,财政部公布了两条消息,第一是从今年4月1日起,中央财政对进口原油加工形成的亏损给予适当补助,补助资金按月预拨和清算。第二是
另外,公司07年这一块的毛利为415.64亿,06年为297.1亿,二者相差118.54亿。主营业务利润同06年相比,增长了102.77亿。根据公司总结的07年亏损206.8亿的数据,可以倒推出,从毛利到净利润之间,这块业务有118.54亿+206.8亿=325.34亿,从主营业务利润到净利润之间有102.77亿+206.8亿=309.57亿元。则可以进一步推算出,这一块的营业税收及附加约为15.77亿,另外的309.57亿,为公司的三项费用,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也即由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炼油成本增长,以及三项费用的增加,导致公司的炼油和销售业务亏损。
(2)剖析原油勘探与生产业务。
06年公司生产原油83070万桶,销售收入4103.57亿,成本为1382.21亿,毛利率为66.32%;07年生产原油83880万桶,销售收入为4552.44亿,成本1793.8亿,毛利率为60.6%。销售价格方面,07年平均每桶65.27美元,06年为59.81美元。公司的自产原油外销量为1873万T,销售价格07年为3594元/T,06年为3487元/T。
比较公司这块业务的主营收入,07年增加了448.87亿,增幅为10.94%,而成本增加了411.59亿,增幅为29.78%。两相对照,相当于只增加了37.28亿的毛利。也就是直接开采成本的上升,将销售收入增长的绝大部分都快吞掉了。而公司按国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报显示,在这一块,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从06年的2353.53亿元,下降到07年的2238.76亿元,下降了114.77亿,降幅为4.88%。两相对照,生产成本增加之外,就有37.28亿+114.77亿=152.05亿元的毛利流失。而这应该是石油特别收益金影响的结果。
查阅公司相关税收可知,07年公司上缴了445.82亿的石油特别收益金,而06年上缴的是289.14亿。二者相差156.68亿,与上面的计算相当。公司石油收益特别金的上缴比例占到这块收入的9.79%,是比较高的。它是中国政府对所售国产原油价格超过一定水平(目前定位为40美元/桶)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20%~40%的比例征收,于06年3月26日实行。
可见原油一块,公司销售虽然增长了448.87亿,但毛利增长却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第一,成本上升速度快于主营收入增长,导致毛利率下降。公司的油气操作成本为7.75美元/桶,而06年为6.74美元/桶,上升了15%(主营收入的增长速度为10.94%),导致原油业务毛利率下降了5.72个百分点。这个降幅对利润的影响很大。一个百分点是45.5亿,5.72个百分点,影响毛利达到260余亿。加上其他成本,吞噬了411.59亿。第二,石油特别收益金,导致公司减少了445.82亿的毛利,同06年相比,增加了156.68亿。公司07年原油生产的毛利率为60.60%,按20%~40%的比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后,新增利润的一大块都没了。
3.深度分析侵吞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
上面从点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包括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成本增长过快,二是上缴石油特别收益金增多。这里我们要进一步从面上分析公司主营收入增长的好处,到底被一些什么因素给侵吞了。通过进一步的挖掘,我们发现,导致公司07年主营收入大幅增长而业绩下降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原油上涨导致炼油成本巨额上涨。这一块,成本从06年的5052.75亿,增加到07年的6207.58亿,增加了1154.83亿,增幅为22.86%。见前面的分析。
(2)原油生产成本上升。原油生产成本从6.74美元/桶上升到7.75美元/桶。
再进一步分析公司原油生产成本为什么上升,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公司原油生产成本的上升,却与公司跟第一大股东及其子公司的关联交易有关。根据公司与第一大股东中石油集团所签订的关联交易协议,公司向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亦向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且后者给前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远多于前者提供给后者的产品和服务。问题在于,公司与集团公司签订的合同中,有些条款看似合理,却在无形中损害着公司的利益,抬高了成本。按照合同的定价原则,公司与中石油集团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是按国家指导价或者市场价,或者是按成本加一定的毛利执行。正是这个看似合理的定价原则,却给公司带来了被动。
按照公司与中石油集团所签协议,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给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如下几项:建造与技术服务费用(包括勘探开发技术服务和其他建造的技术服务)、生产服务费用、社会服务费用、生活服务费用、佣金及其他、金融服务(利息)、租赁服务、从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采购资产。2006年,中石油集团提供给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一共为1269.28亿,07年增长到1479.28亿,刚好增长了210亿,增幅为16.54%。而同期公司向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分别为277.14亿和313.25亿,增幅为13.03%,比前者低3.51个百分点。另有数据显示,公司向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530.8亿,而公司向中石油集团及其关联方实际发生的全部业务方面的采购金额,07年为1757.56亿元。
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是,上述三种定价原则中,有两项定价原则出现了问题。第一,市场价一般会比较公允,这个没有问题。第二,国家指导价一般都是比较高的,从我们对多个行业的国家指导价格的了解来看,国家指导价一般都高于市场价格,因此,执行国家指导价格的时候,往往不利于采购方。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给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中,到底有多少是按照国家指导价格定价,我们无从详细了解,但这一定价原则对公司利益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第三,按成本加一定的毛利(15%)定价,对公司降低成本极为不利。这是肯定的。
①根据合同,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给公司提供建造与技术服务包括勘探开发服务和油田建设服务,其价格标准是按照其成本加不超过15%的毛利计算。
②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向公司提供生产服务费用,包括机器设备维修、供水、供电及煤气,亦包括其他服务费用,如提供通讯、运输、消防、资产租赁、环境保护及卫生和道路维修、制造机器设备和零件等服务。该费用按成本或市场价格定价。这其中出问题的地方,也是按成本定价。
按成本定价,之所以会出问题,在于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和中石油公司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各为其主,都有为本公司做大主营收入和利润及节约成本的冲动。中石油的这几项工作,即勘探开发服务、油田建设服务、部分生产服务,在这一块,中石油集团一者没有竞争对手,无竞争,就没有竞争降价。二者因为中石油跟中石油集团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中石油在产油量增长有限而国家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前提下,如果要想多挣利润,就得节约勘探开发成本和油田建设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而中石油集团及其子公司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其最大利益却在于提高自身的收入和利润。收入如何提高?从中石油拿到更多的钱就可以提高。如何拿到更多的钱呢?提高勘探开发服务、油田建设服务、部分生产服务的费用就可以了。那么怎么提高呢?按照合同的定价规则,只要提高这三方面的成本就可以了。因为定价是按照成本加15%的毛利来定的,因此,只要提高成本,定价就提高了,定价提高了,总价就高,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就可以更快增长。比如某种服务本来成本只要1个亿,加15%的毛利后,定价为1.15亿,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挣到的钱是1500万;如果把成本做到1.2亿,加价15%后,为1.38亿,集团公司挣到的钱就是1800万,多挣了300万,可中石油就多损失了2300万。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正是中石油的成本,是这项定价出问题的地方。
在这种定价机制之下,中石油无法控制集团提供的勘探开发服务、油田建设服务、部分生产服务的成本。因为对于中石油而言,他要控制成本,就意味着集团的收入要减少。而定价原则在合同里写得很清楚,这是中石油控制不了的,而且集团是中石油的大股东,你怎么可能控制好呢?
笔者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里呆的时间很长,平常经常接触这种关联交易,对此非常了解,因此,笔者知道,如果我的推断是正确的话,那么一定可以从中石油的年报中找到证据的。
有意思的是,笔者还真的从中石油的年报中找到了证据:06年,中石油集团为中石油提供勘探开发服务,中石油付费504.85亿元,07年为601.94亿,增加了97.09亿,增长幅度为19.23%;提供油田建设服务,中石油06年付费是322.56亿,07年是370.63亿,增加了48.07亿,增长幅度为14.90%;提供生产服务,06年付费327.30亿,07年付费383.95亿,增加了56.65亿,增幅为17.31%。这三项费用的增长幅度,都高于07年中石油原油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公司原油生产一块的主营收入增幅为10.94%,比中石油集团提供的三项服务收费增幅分别低8.29、3.96、6.37个百分点。要知道公司07年原油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价格提高带来的。公司07年生产原油83880万桶,全年只增长了810万桶,增幅为0.975%,可成本却从1382.21亿增加到1793.8亿,增长了29.78%,每桶原油的直接生产成本增长了15%,与公司难以控制集团公司提供的服务成本高增长直接相关。
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公司与集团公司重新签订价格补充协议,规定集团公司的相关成本增长幅度要大幅下降,但这样的合同不好签,且有个坏处,就是在原油开采方面,可能集团公司对于开采成本过高的,就会放弃开采,不利于提高采收率;二是将集团公司为中石油提供相关原油勘探、油田建设和部分生产服务的部门和资产直接重组或收购到中石油公司中来,这样双方的利益就一致了,中石油就可以通过控制成本的过快增长,带来利润的增长。
③中石油付给集团公司的费用中,还有11.78亿的佣金等,以及23.95元的资产采购。支付佣金的原因,在于集团为公司采购原材料,公司向集团支付1%到5%的佣金;支付资产采购费用,主要是让集团给自己采购制造设备、办公设备和交通设备。这件事情很搞笑。中石油公司有466502名在职员工,有77993个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比例高达16.72%,却要让集团公司给自己搞采购,这不搞笑吗?难道中石油员工连买电脑、办公桌、打印机、汽车等等之类都不会吗?抽一点管理人员去搞采购工作不就得了吗?这样每年不就可以省几十个亿吗?
正因为如此,中石油的生产成本从06年的3625.9亿,增长到07年的4871.12亿,增长了1245.27亿,幅度为34.34%。而同期的主营收入从06年的6889.78亿元增长到8350.37亿,增加了1460.59亿,增幅为21.20%。成本增长幅度比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高12.14个百分点。
(2)员工收入大幅增长。印象中,看过相关报道,中石油员工收入前两年都是高增长的。查07年的员工收入,却发现增长更快。公司07年共有员工466502名(不含临时工),加上离退休人员,共514509人。这466502名员工中,硕士及以上的,7616名,占1.63%;大学毕业的为78667名,占16.86%;大专毕业的96737名,占20.74%;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的,283482名,占60.77%,超过3/5。而07年公司应付薪酬506.37亿,实付504.20亿。06年总计应付薪酬391.61亿。这里有几个指标,表明公司07年薪酬增长过快,侵占了股东利益。
第一,不算临时工的话,公司07年人均薪酬为98418.10元,作为一个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员工超过3/5的公司,这一平均薪酬水平远高于同等水准的社会平均收入。
第二,公司07年薪酬增加了114.76亿,增长率为29.30%。远高于同期中国的GDP增长幅度,高于公司07年主营收入21.20%的增幅,更远高于公司0.52%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这是不正常的。
第三,公司关键管理人员的薪酬,06年为815.5万,07年为1061.8万,增加了246.3万,增幅为30.2%,亦过高。
第四,尽管公司管理层的平均收入在上市公司中不算很高,但也不低。特别是,公司管理层在汇率、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方面无法为股东提供对冲操作,表明公司管理层的职能并不完全到位。如果考虑到公司管理层被授予了期权的话,则他们的收入就应该说很高了。按照期权计划,在发行H股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被授予了8700万股期权,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被授予了3500万股期权(其中一前任独立董事放弃了187万股),目前尚余12013万股,在03年4月8日到08年4月7日之间可以行权,行权价为每股1.28港元。这项期权计划产生的负债以发生负债的公允值计算,且计入公司费用。06年底为11.67亿,07年底为14亿,增加了2.33亿,相当于公司为管理层支付的期权费用。这个数字不小。
(3)石油特别收益金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前面已经谈了。
(4)其他费用的影响,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公司的销售费用增长了17.96%,从350.50亿元增长到413.45亿;管理费用增长了11.02%,从444.29亿元增长到493.24亿;财务费用增长了117.02%,从13.22亿增加到28.69亿。
4.中石油投资中需要注意的9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少提减值准备。在阅读公司年报的过程,对这一点感受颇深。有好些地方都显示,公司07年在计提减值准备方面,比06年要少。如资产减值损失,06年为29.14亿,07年为19.48亿,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同06年相比,提取比例都偏低。主要原因在于提高07年净利润,但这种做法在专业投资者眼中是有些问题的。当然,这对公司每股收益影响不大,但仍有影响。
第二个问题,外汇对冲操作。中石油现在没有进行外汇对冲操作,公司账上长期有数量较大的外汇和外汇资产。06年外汇收益为18.30亿,损失为17.56亿,净收益0.74亿;07年外汇收益为16.93亿,损失为25.59亿,净收益为-8.66亿,这影响了股东利益。公司在强调财务风险时讲,管理层无法对中国政府汇率政策变化作出预测,因而无法合理估计汇率的未来变动对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公司并未在任何列报年度内签订重大对冲合同以规避汇率风险。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连很多民工都知道,我们不信中石油管理层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不做对冲,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是职能不到位,如果真的不知道,那么公司的管理层至少在这一点上是不合格的。公司即使没有专业人员,只要拿出一两千万,就可以聘到非常优秀的专家,对公司的外汇进行对冲操作,这样公司每年可少损失数亿元人民币。
第三个问题,原油期货价格上涨的风险。公司每年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大量原油,或在国内购买原油,而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公司炼油业务严重亏损。公司在强调价格风险时说,原油和炼油产品价格变动将对公司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公司并未采用商品衍生工具以规避潜在的价格波动。这种做法也是有问题的。公司即使没有专业人才,也应该到国内进一批专业人才,从事对冲操作。类似的事情,中国国航、云南铜业等比中石油小多得的公司都在进行对冲操行,以规避风险。国际油价涨了七八年,公司一直不进行对冲操作,可见管理层的职能在这方面是缺位的,对股东缺乏委托责任。
第四个问题,石油特别收益金政策何时进行调整?公司06年业绩增速较低,07年业绩基本没有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石油特别收益金从06年3月起开始征收。征收标准是,当原油价格超过40美元/桶时,按超额部分的20%~40%征收暴利税。这一政策应该是有问题的。目前印花税调了,炼油增值税先征后还,炼油业务亏损按月补贴,这些对公司业绩有影响,但都不大,而调整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政策,对公司收益会有较大的影响。市场将大家套得这样了,调整一下这个政策,是很正常的。
第五个问题,中石油原油勘探与生产投入每年达1000多个亿,07年是1346.8亿,08年预计投入1323亿;炼油和销售业务07年投入299.93亿,08年预计投入230亿。这些投入07年没有产生什么利润,比06年还有所减少。巨额的资本投入不产生投资回报,这一局面什么时候扭转?
第六个问题,公司的炼油业务巨额亏损问题,什么时候扭转。炼油业务亏损,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炒家大幅推高原油期货价格,而国家发改委不让公司汽油、柴油、煤油价格上涨,另外也与公司不进行对冲交易,与成本控制特别是员工收入增长过快相关。尽管4月份财政部出台了相关政策,会缓解公司的利润亏损幅度,但个人估计,公司这一块利润仍会亏损。
第七个问题,公司的员工收入高增长什么时候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垄断行业,员工收入增长幅度远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远高于公司利润增长幅度,这是不正常的。作为投资者,我们关心的是公司员工收入增长幅度什么时候回到正常的水平。
第八个问题,大股东中石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提供的勘探服务、油田建设服务和生产服务,包括采购服务,成本能否降下来?在目前情况下,不是不可以降,但作为服务提供方,中石油集团总有扩大自身利益从而自然提高中石油生产成本的原始冲动,在此定价机制下节约成本,很别扭。我们关心能否将大股东的相关机构、资产、人员整合进中石油。
第九个问题,08年所得税政策调整对公司业绩的影响。07年公司所得税净额为493.31亿,经过测算,08年,这一块的增利幅度会不小,即使按07年所得税总额计算,也有119.5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