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金月丹

(2020-06-28 10:42:54)
分类: 心得与感悟

我在浙师大读研二三事

            ——在浙师大读研的心路历程

学科教学(数学)2020届毕业研究生 金月丹

金月丹,女,1995年生,2018.9—2020.6在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张维忠教授,读研期间曾与导师合作在《中学数学杂志》与《中学数学月刊》发表论文2篇,拟推荐校优秀硕士论文。就职于杭州某中学,任初中数学教师。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金月丹        时光总是匆匆,一直都在想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我热爱的校园,拖着行李箱离开校园时我收获了什么,是否学有所成,是否不负韶华。如今,我真的就毕业了,再回首,两年的学习时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是我一生的财富。 

Part 1  初入浙师大

懵懵懂懂进入校园,拿上宿舍阿姨给的钥匙,进入宿舍就见到了我可爱的室友们。芳芳向我介绍,阳台上望出去看到的山是“尖峰山”,“尖峰山”可以说是浙师大的标志。

第二天,学校组织了开学典礼,我们坐在小板凳上,现在想来这或许是我经历的最后一个开学典礼,很有仪式感。随后,学院也组织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上,学院发给我们一人一个心愿瓶,可以写下对自己两年学习生活的期待。我一笔一划写得特别认真:发表12篇小文章,考上编制成为一名教师。受到疫情影响,直到离开校园没有机会打开这张小纸条,但很开心这些目标现在看来是实现了。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我的导师——张维忠教授一次次耐心的指导与鼓励。

熟悉了几天新同学,新环境,我们迎来了“双选会”。这是入学后第一次和导师们面对面交流。张维忠老师,和蔼、幽默、散发着大家风范。双选会结束,我第一时间向张老师发送了自荐的邮件。忐忑一晚上后,我收到了张老师的回复:感谢你对我的信任!让我们共同努力!坐在图书馆看书的我,欣喜若狂,偷偷看了好几遍邮件。是的,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张门弟子。这或许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两年来,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张老师都给予了我的很多帮助,老师的淡定与从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国庆一过,我们开启了正式的学习时光,硕士的学习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课本,没有习题,文献的阅读积累思考成了关键,一时间无法适应。张老师仿佛知道我们的困难,召开了第一次组会,推荐了一些适合我们学习的书籍以及布置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带着这些“学习任务”我度过了最迷惘的阶段,正式开启了硕士学习新阶段。

之后的日子——简单有序、充实满足。上课之余和小伙伴们相约去邵馆,阅读文献,积累理论知识。周末约上三五个好友安排活动,逛吃逛吃。时光静好,很是怀念。 

Part 2  迎接开题

寒假,我接到了张老师的微信语音电话。张老师对我第一学期上交的论文作业仔细阅读后,和我进行了交流。我的文章写得不好,老师亲切地指出问题:我的文章还只能算是随笔。引导我接下去多看文献,提供了若干我可以考虑的研究方向为开题作准备。最后,张老师告诉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的论文写作也是这样过来的。短短的话语,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一边向师兄师姐讨教经验,一边沿着张老师提供的方向查阅资料。很快,寒假过去了。

第二学期正式开学,节奏比上学期快。准备开题的日子是紧张和充实的,尤其是开题前半个月,总是在邵馆和小伙伴们呆到闭馆,写了又改,改了又删是常有的事。也是开题写作的磨砺督促我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转型。从选题的确定,到研究问题的确定,到整个开题报告的书写都有浙师大数学教育团队老师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导师张维忠教授。由于我的研究方向与数学文化相关,在开题前一周,张老师特意让我在课上作了开题报告的汇报。汇报后,同学们指出了若干了问题,张老师细细点评,特别强调“逻辑”两字,并教导我们:奋斗在自己能力的边缘,这让我获益匪浅。

Part3   实习与应聘

时光总是飞快,临近研一下学期结束,张老师和我们四位学生一起约在初阳湖畔边走边聊。张老师仿佛总能知道我们在为什么迷惘,在恰当的时候为我们指明方向。张老师耐心的分析了我们每位学生的情况,暑假如何安排论文写作与生活,建议我们下学期去哪实习,和我们聊聊家常。 

研二一开学我便跟着潘建德老师在上虞实验中学实习。潘建德老师耐心严谨负责,要求实习生备课,对我们的教案都有细致的指导。潘老师给我们实习生很多成长机会,比如参加实验中学的教研活动,中午进班讲习题,进班上课点评等。在一次次实践中,我慢慢克服了站上讲台紧张的感觉,一点点变得自然大方。在一次次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如何与学生交流。尽管那时的我只是一个实习老师,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为老师的快乐与满足。短短三个月的实习时光,让我坚信我能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金月丹
    2019年 10月起,陆陆续续提前批招聘的公告就出来了。我一边实习,一边搜集着招聘信息,准备应聘。对我而言,找工作没有那么顺利,几乎跑遍了杭州的主城区。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次正式应聘试讲,我很是紧张,很多的小问题没有注意,比如手势、粉笔颜色、提问等。潘老师特意挤出时间,听我模拟上课,指出我的问题以及一些要注意的问题,为我们示范如何试讲。找工作的阶段是焦虑的,难免让人自我怀疑。跑了几趟杭州,仍无果后,我便回学校准备论文中期答辩了。很幸运,在校期间,白改平老师也提供了帮助,对我的教师技能进行了指导。12月终于上岸杭州余杭,特别开心。在此,由衷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老师,你们的爱与温度激励着我成为和你们一样的好老师。 

Part4 我们毕业啦 

受疫情影响,研二下几乎没在学校,张老师通过微信以及邮箱对我的毕业论文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大到论文题目的修改,小到标点符号的标注。而后引导我从大论文中汲取小论文进行发表。很幸运,在毕业前夕,小论文在《中学数学杂志》上发表。短短时间,全方位的成长离不开张老师的付出

20206月,我们毕业啦!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三):金月丹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带着满满的感动与感谢,我将继续前行!


                                                   2020年端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