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维忠
张维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9
  • 关注人气:5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二):陈芳芳

(2020-06-27 09:12:27)
分类: 心得与感悟

不负韶华 砥砺前行

             ——在浙师大读研的心路历程

学科教学(数学)2020届毕业研究生 陈芳芳

    陈芳芳,女,1995生,2018.92020.6在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张维忠教授,读研期间曾与导师合作在《中学数学杂志》发表论文1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将就职于温州某中学,任高中数学教师。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二):陈芳芳

       2014年的9月与你相遇,2020年的6月与你再见。六年占据了已有生命的四分之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够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浙师大的时光里,最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聆听张维忠老师的教诲,后来有幸忝列张老师门下。毕业之际,张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任务,这也是张门弟子的殊荣,即将自己的读研历程写成文字作为留念,亦可为师弟师妹提供参照。每每打开电脑思绪万千,又担忧自己拙劣的文笔表达不出真实感受而一拖再拖,但终究觉得需要好好总结自己的读研路程,作为此阶段的一份告别礼物。

还记得在大四的时候,拿到推免名额的第一时间,我和班主任滕老师分享了这份喜悦,那时候滕老师和我说:“芳芳,你现在就去联系张维忠老师,一定要成为他的弟子!”此时的我心里打着小九九:这么厉害的老师,怎么会看得上我?话虽如此,我还是给张老师发了邮件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不曾想张老师迅速给了我回复,在鼓励我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学习的建议,让我对研究生生活有了一丝丝的期待。初次见到张老师是在推免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老师作为主考官并没有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而是在整个复试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亲切感和亲和力。作为一个科研萌新,对自己的学科专业、尤其是对诸位导师都很敬畏,面试的时候心里也难免有些紧张。有意思的是,张老师在我做完英语自我介绍与问答之后,和其他老师说“这个小女孩看来是好好准备过的”。虽然只是很轻轻的一句话,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紧张,让我后续回答中能够从容不迫,最终顺利保研,并拜入张老师的门下。

在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中,无论是张老师在课堂上的挥斥方遒,还是在学习方面给我耳提面命的指导,抑或是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的关怀,都让我记忆深刻。在课堂上,张老师总能够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辅以时事热点,时刻警醒我们要对知识和学术心怀敬畏,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张老师经常告诫我,虽然我的基础还不错,但更应该静下心来研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为之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在小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老师赠送了好多专著期刊并叮嘱我一定要仔细阅读,写作方向在迷茫中逐渐清晰起来,我也慢慢认识到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研一下学期在一个被现代网络文化赋予特别涵义的日子——五月二十号,我接到了已发论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数学教与学》转载的消息,这当然要归功于张老师的辛勤栽培。每当师门取得可喜的成果时候,我们都说张老师是“锦鲤”。在我为毕业论文选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张老师带我参加了有关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鼓励我在小论文的基础上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论文似乎进行得势如破竹。当我沉浸于自己即将毕业的喜悦中时,论文送审的意外结果却让我猝不及防。那天的我有点手足无措,慌乱之中在早晨七点一刻给您打了电话。在电话接通之前,我心情很忐忑,一直在纠结如何开口,但听到老师熟悉的声音时,心里顿时就有了主心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让我找回了自信。在之后论文的修改过程中,大到论文标题、关键词的修订,小到错别字、论文格式的修改,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帮我检查、与我商讨直至最后的敲定。手机记录里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一封封邮件就是最好的见证。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二):陈芳芳
    张老师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导师,在生活中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从小我就很瘦小,每次见到张老师,都被开玩笑说“你好像又瘦了”并叮嘱一定要好好吃饭,关切的语气总会让我想起父母。老师与我父母年纪相仿,在我内心里,我早已把张老师当做父亲,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温州教育局提前招聘的前一个礼拜,我突发肠胃炎回家休养了好几天。您通过同学得知后打了一通电话,叮嘱我好好休养的同时要调整好心态,让无比焦虑的我稍稍安定了些。看书和码论文的时候,我最喜欢去图文三楼的阅览室。记得本科阶段这个阅览室叫做样本工具室,也许是存放了比较重要的书籍,规定了不能带包进入此阅览室,所以来这里学习的学生也特别少,不像其他阅览室坐的满满当当,大部分的时间可以一个人占据一整张桌子,这也是我如此“宠爱”它的原因吧。现在它也改变了身份成了普通的阅览室,可以带包也要预约座位,但相对来说学生还是比较少的,算是学习的一个好去处吧。在这个阅览室里,我曾多次碰到丁福军和汪飞飞两位师兄,也有了很多向他们请教的机会。平常这种交流机会也很多,张老师经常会组织同门弟子的见面交流活动,或是对学术问题的探讨,抑或是对近段时间学习的总结,又或者是纯粹的娱乐活动,给予我们同门弟子交流探讨增进彼此了解的机会,让我们的研究生生涯多了许多朋友,少走了许多弯路。在找工作期间,诸多的坎坎坷坷让我迷失了方向,是老师的微信上的一句句叮咛、嘱咐和鼓励让我更加自信,虽然最终的去处和理想有一定落差,但终究是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愿自己能够牢记初心,不负韶华,谨遵恩师的谆谆教诲,进入人生新征程。

2020届毕业生读研心路历程(二):陈芳芳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这暂别的时刻,内心除了对张老师无比的感恩外,还有太多的不舍。怀念本科班主任滕老师鼓励我们继续深造的叨扰,怀念初阳楼下叔叔阿姨美味可口的饭菜,怀念浙师大数学教育团队创造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想骑着我的小电驴好好地逛一逛师大,爬爬图文后面那从油菜花到瓜田再到樱花的小山坡;想在某个夜晚关上灯,和室友来一场只属于女生的秘密八卦……

行笔至此,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真的毕业了。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各项计划,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仓促而特别的毕业典礼,似乎都没来得及好好告别。各位亲爱的师友,我们十月金华再见,到时候所有人定当一展歌喉,将师门的这一仪式传承下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庚子年端午写于浙江永嘉李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