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央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在2月14日中午12点结束,最终结果将于2月17日的央视元宵晚会上揭晓。从投票情况来看,除了歌舞类节目竞争比较激烈外,其他节目排行基本已成定局。央视网的评选结果中,赵本山的小品任然领跑语言类节目。几天来,《同桌的你》一直是小品类节目中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而超越第二名10%的支持率让《同桌的你》夺冠几乎成定局。

赵本山今年的小品《同桌的你》让很多观众感到失望,题材依旧农村,就连最火的笑点,“此处略去多少字”也是模仿贾平凹的《废都》,被网友痛批“陈腐,低俗”,而央视网的评选却非常对得起赵本山“小品王”的称号。很多网友在论坛里议论,今年赵本山要是还拿到“小品王”,肯定是东北的老百姓在帮找找本山刷票,更有网友笑谈,赵本山赢得这么高的票,真的与南方观众无关,真的与“都市精英”群体无关。
赵本山早期的许多好作品,都能让人从中感受到黑土地上浓浓的风土人情,这完全得益于他曾经拥有的丰富的农村生活积累与感悟,与他得天独厚的农民出身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商业化了的演艺界,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赵本山,身不由已、无可奈何地以近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去“制造”文艺作品,早就透支了生活积累,掏空了生活体验,遭遇今天的尴尬实属必然。看看今年春晚的《同桌的你》,完全是在胡编乱造,人们从中只能看到赵氏小品衰败的影子。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博客上发文,犀利地炮轰春晚越来越低俗,并将矛头直指总导演导演马东,抨击其“对待观众和学者的态度”犹如哗众取宠。对于赵本山连续两年的春晚小品《捐助》和《同桌的你》,肖鹰将其概括为“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和“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直指赵本山的审美趣味是在拿农民群体取笑,并呼吁春晚导演应听取知识界精英的观点,制止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日益暴露出店大欺客、装农民损农民的作派。
不管赵本山的小品有多俗,央视春晚导演却一路绿灯,用他们的话说,北方观众就喜欢赵本山这样去演。为什么北方观众那么喜欢赵本山的小品?华东师范博士生导师吴刚教授曾今指出,北方人喜欢赵本山,喜欢小沈阳,缘于北方人文化程度低。吴教授还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北方人文化程度低的原因,他指出:从汉代以来北方的汉人就南迁,自此南方的文化就超过了北方,而且南方自身的文明也比黄河文明起源早。
东北二人转中有一个自贬自损、互贬互损的传统,这种方式在当今相声界也广泛流行,说穿了,就是通过自我贬损与互相嘲讽,来达到搞笑的目的。在传统社会里,因为艺人地位低下近于乞丐,所以以丑怪低俗来取乐于人,获得盘中餐口中食,但无论如何搞笑,它都离幽默很远,而离低级趣味很近。在这三年的春晚中,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捐助》和《同桌的你》,哪一个小品不是在“取笑”农民?
从《卖拐》开始,赵本山就已经开始用二人转的技巧来表演小品,缺少自我超越。为什么赵本山的小品东北人就这么喜欢?吴刚教授的一人之言我无需评论,可是,南方人不看春晚,南方人不喜欢赵本山小品,这种现象真的值得思考。赵本山年年高票获得“小品王”,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水分,我想春晚导演比谁都清楚,还有一个问题我没明白,到底有多少东北人年年帮赵本山在刷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