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古北口长城 |
分类: 旅行、外食 |
周日和朋友们去了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是北京东北方向的要隘,地势险要,也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北京周边的野长城我去了不少——司马台、金山岭、黄花城、箭扣。。。。。。每个地方都去了好几次,看着它们从野草丛生到被人“管理”,从废墟到修葺一新,从荒无一人到设岗卖票,心里总是感概万千,有些无法言说的情绪。
古北口虽然路过了很多次,但是还一直没有花时间去攀登过,心里总想着:大概也被“管理”了吧。
周日阳光明媚,温暖无风,好朋友们耐不住想要出去走走,却也想不出来什么新鲜的去处。
“去哪儿啊?”
“想不出来。”
“密云行吗?”
“密云哪儿啊?”
“古北口吧。”
“。。。。。。成啊!”
于是,我们上路了!
密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回忆的地方,大学时曾经下乡到这里写生,在山村里生活了20多天。同行的刘总还在十年前到过古北口,对他来说,无论是上山的小路,还是山下的破餐馆,都有记忆的片段。
京承高速修到密云以后,从北京到密云的时间是大幅度缩短,大伙儿觉得还没聊够呢,就已经飞到了密云水库,就是不知道高速啥时候能修到承德啊!
到密云水库,总让人想到“垮炖鱼”,于是,大伙儿决定在水库边的农家乐打尖干饭。
站在农家乐的平台上,可以俯瞰密云水库。
阳光明媚,这种极目远眺的景色总是让人畅快异常:
我们要了一个“一鱼三吃”,就是用花鲢(北京人叫胖头鱼)的不同部位做出不同味道的三道菜来。
厨师正在帮我们捞鱼,捞起一条,一幺六斤,我问:“这鱼怎么这么不活分那?都不带挣扎一下的。”
厨师说:“它太胖了,蹦不动。”
敢情!
做好的一鱼三吃,鱼划(鱼肚子)红烧:
麻辣鱼尾,不错:
酱炖鱼头,一般:
自家种的小白菜,清炒:
葱花炒柴鸡蛋,鸡蛋前面那个是送的小菜,很好吃,我问了做法,过两天自己试验了把做法告诉大家:
家常饼,很好吃!
这种所谓的农家饭,如果你要拿特高的标准来要求一定会失望,但是如果你把要求降一降,就会吃得欢天喜地。
大家伙儿欢天喜地地吃饱了继续赶路,下午两点到达古北口。
沿途打听长城入口,有人说从火车站那上去,到火车站一看,哪儿有上山的路啊!我们总想象应该有个带“P”的停车场,有个写着“售票处”的入口,但是火车站除了一个简陋的站台,啥也没有。
再打听,火车站对面真有一条上山的路,人家说了:“就这路,车随便停,就这山,随便爬!”
人家又说了,从火车站对面的路上山有点险,我照片中用红色标出的就是上山路线:
有点险?咱不怕!我们跨越火车铁轨,准备向长城进发。
火车铁轨是摄影的经典主题,于是大家开始狂拍。可惜大菜、小菜两个脑子日渐不好使的人忘了带相机,包里的一个小相机又忘了充电,只好给刘总提出各种要求,指使他老人家拍摄。
有着枕木的老铁轨很美,如果没有那些被扔掉的快餐盒、方便面碗旧更美了:
准备攀登长城,从山下遥望目标,好远啊!
这条山路的确不好走,很陡,而且有很多碎石,一不留神就出溜出一个大马爬,但是是一条捷径,没多长时间回望山下的铁轨已是细小无比了:
山上人工种植了很多红叶,想必过几年入秋这里将会是层林尽染:
曾经柔弱的草茎,如今已是如铁般的遒劲有力:
终于,看到了城墙:
从这个门就能上到长城上面:
这段长城的城墙已经完全坍塌,但是夕阳下,它散发出的威严和力量依然让人折服:
下面那个城楼就是在山下看到的红线左边那个城楼,很不幸的,拍完这张照片我的相机就没电了,好照片全在刘总相机里,等我哪天取了回来再补上照片吧。
对于广大厌烦了八达岭,向往原生态长城的同志们来说,古北口是个不错的地方,因为是至今为数不多可以不买票的长城,另外,其他几个较野的长城
司马台:比较险要的地方已经有人看管,不让攀登,其余部分被修葺一新。
金山岭:太平坦,缺少起伏,入口部分被修葺一新。
箭扣:比较险要,也很原生态,但是太不好找。
黄花城:被修得面目全非。
其实,长城需要修缮保护,但是比起自然的风化,人为的破坏是最严重的。通过各种方法杜绝认为破坏,运用现代技术维护它的原状,就是对长城最好的保护。那种修得崭新的城墙总让人觉得失真,而且,活儿还那么糙,真真说不过去啊!
附,刘总相机里的照片:
小贴士:
去古北口长城路线:从北京东北方向上京承高速(高速过路费35元),高速结束以后沿101国道往承德方向,有路牌指示,距北京约130公里。
自驾车去的话,可以将车停在火车站,由车站对面的山路上山,下山由这条路东边的另一条路(较平坦)下山。
如果装备齐全,不怕艰苦,可以尝试从古北口到司马台的徒步游,不过最好由有经验的人带领。
野长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很危险,攀爬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前一篇:我的健身心得——【辣炒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