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咖啡左右间 |
分类: 旅行、外食 |
一切都是左右间的。
连日来看小说,看女主角充满矛盾的情感世界,想必大家都累了,不如咱们歇一歇,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呆半日,正是: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夏浓左右间。竹影婆娑伊人淡,偷得浮生半日闲。(篡改自《题鹤林寺僧舍》)
几年以前在建筑杂志上看过对“左右间”的介绍,知道是建筑师王辉设计的一座颇为“概念”的咖啡庭院,当时对那个矗立在庭院正中的不锈钢立方体厕所印象很深,一直想象头顶锦鲤洄游、脚踩绿草芳菲地“方便”是什么滋味。但是想想就忘了,直到食时尚问起我,“知道左右间吗?”我才又在记忆中将它搜寻出来。
在一个闷热得快融化的下午,我和食时尚相约在“左右间”见面。
左右之间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常常犹豫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向左走,失之东隅;向右走,收之桑榆。而生活的态度往往不是非左即右,非此即彼的,幸福,往往就在左右间。
咖啡馆在圆明园东门内,车可以开到庭院门口,在夏日的声声蝉鸣中,绿树映衬中的“左右间”安静得仿佛凝固。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设计和创意,但是却不会给人压力,常常看到很多设计,独具创意和张力,但是却气势凌人,给人很大的压迫感。在“左右间”,一切的设计都想传达出设计者对生活的态度——有保留地消失。
在存在与消失之间,在虚无与实际之间,这是个玄妙的概念,但其实正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咖啡院的入口处:
庭院中的玻璃角钢的桌和塑料的椅,冰冷严肃,和树影婆娑下的点点阳光形成对比,让我想起英国当代艺术展中玻璃方盒子里的办公桌椅,这样的家具是很多人生活的符号,将之放置在自然当中更具有戏谑的味道。也许设计师只是想说:工作和生活都是要有态度的。
庭院尽头的咖啡馆,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保留与解构总是对立而和谐地存在着:
屋里用书籍堆成的吧台是特色:
镜面的咖啡桌、黄铜的反光镜、阳光、人影。。。。。。这些流动的元素是建筑构成的一部分,在纯白的四壁下,这一切更像是不可捉摸的戏剧在上演。
庭院正中“悬浮”的不锈钢盒子。这是设计师“有保留地消失”的概念的集中体现,镜面不锈钢的方盒子在红墙灰瓦的庭院之中仿佛很突兀,但却因为它完全的反射了周围的景物而恰当地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如同悬浮的冰块,融化在周围的竹影之中。
经过好几年的时光洗礼,这座充满玄机的方盒子在功能上已经已经出现很多问题:厚重的门关不严实,致使每一个准备进入卫生间的人都需要在门外高声叫问:“有人吗?”然后才敢费力拉开变形严重的大门;卫生间天花是个透明鱼缸,曾经清透得阳光刺眼,蓝天仿佛会直逼入室内,而那些缓慢游动的锦鲤宛如凭空想象般的,游离在现实之外。可是现在玻璃年久,失了清亮,模模糊糊地还是能够看见一方天空和游动的鱼儿。
虽如此,左右间的闲适安详还是不会因雨水的浸蚀而变形,卫生间玻璃地面下常有猫咪趴着睡觉,等我举了相机来拍照,猫咪却没了踪迹。
天花 |
阳光水影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
隐匿在镜子后面的感应水龙头已经反应迟钝,我于镜子前挥手晃动了半天也没出水:
古老牧“默默”和无数只猫咪也是左右间的重要成员:
夕阳余辉之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左右间咖啡的院 MIMA CAFE
圆明园东门内北六间院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