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爱的孩子,他睡得好吗

标签:
睡眠 |
分类: 发现孩子 |
多年的家长和带孩子的工作,让我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儿童,真是不易!也许可以说,他们生活在最坏的时代里。
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人,家乡在东北。小时候是在外面跑大的,那时一到吃饭的时间,妈妈就在外面喊,我们就跑回家吃饭;一到睡觉的时间就爬到炕上去睡。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不知道有天黑可以不睡觉的人。
在此之前我们家在重庆的一座山上生活了5年,那里没有路灯,天黑屋子就黑。有一次,晚上8点多的时光,带着女儿在灯火通明的观音桥广场,等她爸爸来接我们。我看着时间指向8点时,心中有些慌。我对女儿说:“要是在家里,咱们都睡觉了。”女儿吃惊地反问:“啊,这不是白天么?!”
是啊,尽管是应该入睡的时间,尽管已经月黑风高,但是在广场上,仍旧川流不息,尤其是在商场和超市里仍旧熙熙攘攘,因为灯光,无论室内还是室外,都明亮如昼,一点夜晚的迹象都没有。难怪我七岁多的女儿竟然以为那是白天,在我们内在的意识里,难道,这不也是白天么?否则,你为什么不去睡去!
最近我在山东一华德福幼儿园做支持性工作,在和家长及老师的比较密集的工作中,我意识到,我正在做着的,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想起大概在两年半前,我在重庆山下的一个俱乐部里讲《节奏与睡眠》的课程,分两次讲,当第一次讲完,几天后再开讲前,我问家长,回家后孩子们睡眠调整得怎么样。我无比欣喜于,所有不能在9点之前睡觉的孩子,经历那次讲座,除了一个孩子因为生病没有刻意调整外,其他所有家长的孩子都被妈妈调整过来,9点前入睡。
但是,在我每次做这样的家长工作,提及孩子晚睡时,绝对会听到的一句话是:“孩子不想睡啊!”
我苦口婆心地告诉家长:孩子并不知道他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但是,我们成人知道!
我一定还会告诉家长的是,不是孩子要睡才睡,也不是困了才睡,而是时间到了必须睡!
家长总反映孩子睡不着,翻来覆去摸来咬去。。。那我们就可以看一下孩子一天的活动是否满足到了孩子发展的需求,以及家中的睡眠环境如何,一般情况下,一定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几乎不敢相信,哪一个母亲是不爱孩子的。但是,到底如何做,才是真正的爱?!
有妈妈问我:
孩子胃口不好,总是要喂饭才吃,不喂不吃;
孩子总是粘妈妈,尽管4岁多了,一离开妈妈就哭,也不爱跟小朋友玩;
孩子总得拿着安慰物还啃手,极少参加幼儿园的活动;
孩子总是被欺负,怎么教都不敢还手;
。。。 。。。
这样的问题我经历无数,我现在的经验是,先反问妈妈:孩子是几点睡觉的。
答案基本上一致,孩子睡得晚,甚至11点后才睡觉,而且,生活不规律,没有节奏。
我的答案是,先回家调整睡眠,调整到8点左右睡觉,坚持几个月后再看看困扰你的问题还在不。
关注儿童睡眠是因为在工作中发现,睡眠不足尤其是晚睡的孩子普遍眼睛无光皮肤暗淡精力不好玩耍不积极社交中相对被动。。。。。。
工作中发现内在比较有力量的生龙活虎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如下共同特点:睡得早生活有规律;家庭中成人之间关系和谐;在教育一事上不走极端。
咱们的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深眠。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护胆的最佳时间。人如果长时间过子时(23点-1点)不睡,就会伤胆伤肝。过子时不睡易耗伤胆气,《黄帝内经》讲“气以壮胆”,胆气一虚人就容易不安,多疑、胆怯。
连成人都勿必如此,那么,年幼的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呢?理应更如是!
华德福界的一些老师提到,孩子是在休息和玩耍的时候消化学来的知识,在睡眠时成长自己的身体。可见玩耍和睡眠如此之重要。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能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这几天因为工作原因,我反复在和这里的家长和老师讲,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吃好睡好玩好。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吃得多担心孩子学得少,忽略孩子的发展规律及需求,违背客观规律是必然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在这个时代,困难的孩子或者困扰的母亲特别多。
很多母亲由于自己有一个不太自由的童年,把自己满满的爱以及自己理解的所谓的自由给到孩子,因此,他们会对孩子有很多的“尊重”——尽管当孩子不想吃饭时会强喂,但是,当孩子不想睡觉时却会给孩子这样的自由。
到底如何做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依着孩子就是爱吗?孩子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需要承担什么结果吗?
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学习和了解孩子,有意识有质量地陪伴孩子。
几年来,我帮助过很多的母亲调整孩子的睡眠,而且效果一直都非常好。有很多孩子的母亲因为听了我的课意识到了孩子睡眠的重要性,也因为我建议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而帮助他们做出了改变。
人的一生不管有多漫长,须知0-7岁的养育方式奠定了所有的基础。
尽管接下来我要在微课堂上进行关于“节奏与睡眠”的主题,但绝非刻意宣传。原因仅在于,这几天遇见了太多的晚睡的孩子,真心希望我能将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和需求传递给更多的母亲,让更多的孩子从事受益。
“节奏与睡眠”课程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