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和自我成长是唯一的路

标签:
育儿重庆成都 |
最近我们夫妻饱受两个孩子的煎熬。老二前天满3岁,自我强大的呀,有时觉得都没办法带她了,事儿特别多,动辄大哭。老大呢,象是到了青春期,尤其是跟她爸爸硬来,跟我呢,不象以前那样很听我的话,或者说听了,假的。对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不敢确定是真的。
先说老二,其实她也不是最近才这样,而是一直事儿多,最近事儿更多了而已。比如,我的嘴角烂了她就不让亲她了,有时控制不住地亲了她一下,却为此被她又哭又闹地责怪一痛(真是。。。)。再比如她要求里面衬衣的袖子再长也不许挽起来,只能露在外面,甚至,长得手都看不到,如果不够长她硬往长了拉;裤子,之前不肯穿衬裤(秋裤),最近因为生病成功给她穿上了,但是,对这么一条衬裤,她要求可真多,短了不行,长了也不行,她的要求是必须刚刚好。哪种算是刚刚好呢?底边刚好在脚踝那里,底下仍不可以卷起来,长度要保证到底边在脚踝那里时整条腿上看起都很贴身,不允许有一点皱,裤脚不可以装进袜子里。当裤脚不能装进袜子里时,问题就来了,穿外裤时衬裤要往上串,稍一串就大哭;袜子必须是紧的,有包裹住整只脚的感觉;然后是鞋子,鞋子只肯穿一双室内鞋。以上情形,稍有不顺就大哭,哭得你再也本式训练自己习惯哭声接纳哭声偶尔都会有崩溃的感觉。她哭时我一般就离开下,呆在那场里久了真有些招架不住。但是,如果你能离开,她就可以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从被窝里钻出来找你,不管你在哪里,你怕她冷,她可没半点感觉。
前天夜里,她睡梦中要抹香香(护肤霜),她做了什么梦只要醒了就必须得把梦实践下去,不实践下去你也别想继续睡,实践下去她也不会继续睡了。一般我都能承受,想办法哄过去,但确实也有很多时候,蒙不过她。你觉得她没醒,但骗一下还是很难骗过去的。前天睡前就大闹一痛,原因是她爸爸在被子上盖了毯子,这孩子人不大事儿多,她不允许她盖的被子上有任何东西,但她爸爸不太知道,毕竟之前被子上不用压东西的。我看她爸爸往被子上盖了毯子,我劝他拿走他不干,我怕女儿发现赶紧关了灯,结果黑暗中还是被她发现了,这顿哭闹,一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架式。由于我觉得并不冷真的不需要,最终还是说服她爸爸给拿走了。本来她爸爸怕冷,说要盖他那半边,但老二都不让的,非要拿到旁边的椅子上,他爸爸还是依了她的,但是夜里两三次醒来我和她爸爸都有些受不了她了,因为累,身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不理她,不理她也就一直大哭,反正她不闹够了你休想睡觉。
昨天早晨本来我都在反省夜里的不对,谁料她早晨醒来准备起床时非要穿一条秋天穿的裤子,不同意就大哭,大概哭了三四十分钟,可以穿冬天的裤子时,我给她贴穴位贴,得躺着贴,她不干,非要坐着贴,我说坐着不能贴,但她很坚持。我就让她哭,我到客厅做事,人家从被窝里光着脚丫追到客厅大哭。她知道我的坚持,因此选择退让一步,她也真想得到,她说跪着贴,而且跪好了,我心想人家都让一步了,就贴吧,可是贴不了,但她再不肯让步,之前的节目再次重演。我说或者躺着或者站着,之前也这么说的,估计实在拗不过我吧,这回同意站着,反正我最初坚持的躺着贴她是坚决不同意的。
当进行到穿鞋时,她坚持穿家里穿的薄鞋子,我不同意,又一轮大哭。这次不管,强行给她穿上了该穿的鞋。
其实,此时,她已经哭得相当累了。在穿衣服的过程中,她边哭边说:“妈妈,等我全穿好了你再抱着我让我哭一会儿。”我心想,竟然还没哭够啊,但我答应了她。
穿好后说想睡觉,其实是哭得太累了。
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急于完成我手头上的事,要说情绪,基本上没有,但自己对自己处理的方式,还是很不温暖。一定还有更好的方式。
这一过程走下来,基本上用了一个多小时,不知道左邻右舍有人没有,我心想,要是在某些国家,估计有人报警了。
我其实很心疼她,这孩子从才出生还没满月时我就看出她太有脾气。几个月时,她要的东西如果不立刻给她,当递给她时她会立刻气急败坏地扔掉。小时候见到小动物就想着弄死,还不会走路时见到狗就用脚比划着踢,而且边踢边说“踢死”。去年10月请了一个年轻的阿姨带她,每天早晨,人家一准备迈进门坎,直接就被她的声音和手势给“卡”在了门外,她一见到这阿姨就会立刻做出往外推的手势,同时斩钉截铁地说:“出去!出去!”那气势,人家根本不敢进来。
去年12月开始,巧阿姨带她后,她开始有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待小动物,她不再那么凶。也比过去好“沟通”些。但是,很喜欢坚持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而且,她坚持的事情经常会让我们自动却步,我们潜意识里就不敢坚持,因为,那意味着“战争”。不过,有这样的意识以后,我也专门训练自己的坚持,但还是经常被她的选择占上风,跟她“斗”,相当之辛苦。
所以,我会每隔一段时间试着坚持一样东西,我要给自己加很多的油,储备很多能量后才有勇气与她对抗。就象昨天的穿鞋子,我准备了有段 时间了,昨天才终于那么做了。
昨天早晨在与她对抗的后半段,我一直努力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我们成人,是我给她的接纳不够,是我对孩子的大哭接纳不够,是我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温暖。是的,她是比较“难缠”的小孩,她需要的比一般孩子更多一些,是我,没有给够。我不应该冷处理,我任何时候都不该对孩子有情绪。。。。。。我就这样一直检讨着下着决心。中午,她玩游戏的过程中喊我看她,她坐下来,把脚上的一只鞋子脱下来,让我看,原来袜子已经掉了。我蹲下来,笑着很温柔地对她说,如果把里面衬裤的裤脚装进袜子里袜子就不容易掉了。天哪,这小东西竟然同意了!要知道,之前是不敢提这个建议的,只要我一提,她二话不说,直接大哭。
所以啊,我觉得昨天是我又一次深刻反省,所以换来了孩子的进步。孩子一直很困难,就是因为自己反省不够变化不够因此成长不够。
从二姑娘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一点,这个孩子在穿衣服上的困难与有所选择有关。我多次想过给她只买一样的上衣一样的裤子一样的袜子和鞋子,在这方面困难就会少一些。但是貌似做起来还是困难。所以经常想,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多简单,那个时代一件衣服可以晚上洗了白天穿,没有选择少了多少痛苦。
选择成为老师就是选择了一条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长之路,其实选择婚姻和选择要一个孩子,要把这样的亲密关系维持下去,更是选择了一条自我成长之路。
所以,当孩子变得挑战时让我们抓狂时,说明是我们需要成长了,孩子无非是牺牲自己的玩耍时间来用各种强度的方法努力来让我们知道而已。
上周,我与女儿学校的校医随意聊天时聊到两个孩子,我们不知不觉聊到了我的大女儿多么多么地好带而我的小女儿多么多么地难带时,她问我:“你为什么生了一个这样的孩子?”
这句话当时让我有又一次清晰清醒的感觉。是的,我为什么会生一个这样的孩子?
我喜欢孩子,我觉得养六七个我都愿意。我曾经梦想养三个,但我知道,我的身体以及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可能负担三个孩子,但我想两个总是可以的。所以,我在有老二之前一直期待再有一个孩子。我在心里无数次的告诉自己,如果在我40岁以前,我能再有个孩子,我一定要她(他)。一年半的没有避孕的时光,2011年春天,我真的又一次怀孕了,所以留下了这个孩子。其实,潜意识里一定知道的,所以,我在孕晚期前只产检过一次,在是否做羊水穿刺这件事上,我再三犹豫最终选择放弃,当时显性的原因是价格贵有风险我没有时间,但内心最深处,我怕留不下这个孩子。也许有些不负责任吧,我的第一个孩子没经我同意医院就放弃了抢救,我一生为此内疚。而这一个孩子,我最终自己决定,无论他是什么样的孩子,我都将养育他。所以最终选择放弃所有产检。到孕晚期时,我必须选择一个医院来生下他,那时才知道留下她是一件多么要命的事儿。私立医院愿意收我,但最终考虑到我的生命安全,我决定去大医院。我无论去哪个医院找哪个医生检查,他们都骂我,说我不要命不想活了。最终我选择了大坪三院,有一个原因是,那天给我检查的是产科主任,她没骂人没大惊小怪,只是淡淡地说:“不管这个孩子是否留得下,你必须做结扎,再也不能怀孕了。”我当时觉得这医生挺好,所以就认定她能留下我和我腹中胎儿的命。医生末了还嘱咐我:“你千万不可以去其他小医院生。”不过接着又说:“我也不用担心,一般医院也不会收你。”那时我才知道私立医院胆子很大,潜意识里的担心决定了我最终选择了病房拥挤的军医院。
在这位医生的频繁检查指导下,我大概坚持了一个多月。期间多次闹着到医院何胎,医生真的很好,虽然最初见面时感觉没把我肚子里的孩子当回事,但当我要求住院时她告诉我,医院太吵睡不好,孩子早产可能性会更大,这样保住孩子的可能性就变小了。而且她还强调,如果我的子宫破裂(当时最大的危险)了,即便在医院,除非有空手术台和医生,否则也不可能完全保证我和孩子的生命安全—--每次听到这些时很绝望的。所以总是很失望地回家保胎,随时处于惊险之中。那时三天左右一检查,那子宫壁薄的呀,那数据总是让人惊心动魄的。当我最后一次到住院部又找医生要求住院时,医生真的很好,她说:“好吧,我也觉得你该住进来了。”所以那当时没任何准备就进去了,老代几次跑回家拿东西。
住院那些天,我总找这位主任,希望她能亲自手术。她说她是军人,得服从命令,只要领导没安排就一定亲自给我手术,但领导的安排并不都在计划中,随时可能有。她总是安慰我让我放心,说即使她不能亲自手术她都会安排一个让她特别放心的医生。在12月12日早晨,我觉得我快坚持不住了,我去找她,她说14日早晨目前无计划,但仍不知道那天早晨领导是否有安排。我想,就睹一把吧,所以我们共同敲定14日早晨第一台手术就是主任给我做。早晨8点!
那一台手术,在台上呆了2个小时,术后观察2个小时,全程整整4个小时,后面的产妇都出去了我却不能出去。家人担心得很。
我之前生过两个孩子,第一个不哭,一声都没哭过,最终在出生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大女儿也是艰难保胎过来的,出生时她也不哭,医生倒提着打,才打哭的,但打一下哭一声。只有这个孩子,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术后,她一出来就大哭。我当时就哭了,我心想,这孩子最懂我,她在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刻就告诉我她活着,她很健康—---在生产这件事上,历经磨难的我倍感安慰。
但接下来陪伴她的时光,我感受了她的不同,她内在那些非常强大的东西总是困扰着我。
大概在她20多天时,我怀疑她跟我同一个星座,我到网上搜,结果发现真的是。但我不清楚我阳历生日,我用阴历倒推。结果令我非常吃惊,这个孩子竟然跟我同月同日生!
孩子与父母,本来就是上天注定的缘份。她选择我们为父母,并选择与我同一个日子出生,不知道是怎样深刻的缘份。
但是带她并不顺,前两个月不会喂母乳,满2月时去儿保,出生时6斤的她当时只8斤半,这也不对头那也不达标。最最可怕的是,她的眼睛和耳朵对这个世界是没有回应的。任你在她耳边喊破喉咙她也不肯转过头,眼睛也如此,无论你拿什么东西在她脸的上方晃,她都视而不见。
还好还好,那时我正在学习实践华德福。我一直告诉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也许她就是慢一点,同时我也回忆带大女儿时的情况,也到网上去搜索寻问。知道一般孩子的耳朵眼睛都是有回应的。我从不屑于训练孩子的任何能力,我知道只要给孩子提供适合孩子的环境,孩子自己就会成长得很好。但是,从那时起,我时不时地逗一下她,拿鲜艳的东西在她眼前晃。近4个月时,她在这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七八个月时,她各方面发展与同龄孩子拉平。慢慢地,语言能力突出起来。
陪伴这个孩子长大的过程,完全就是一趟深刻的成长之旅。你和她的关系,今生不可能改变;你爱她,希望她好—-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我必须做到的是,我必须改变—---改变即成长。
她总是提各种要求,她哭啊闹啊甚至扔东西打人(不到1岁就开始咬人,1岁多就可以吊在姐姐身上打姐姐)————孩子每一次挑战行为的发生,我都没有办法强迫她改变(除非吓唬她但我不用这样的手段,因为我清楚以后我会更麻烦),所以我只能改变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没完没了,直到现在。
前天她满3岁。最近这段时间她变得尤其挑战。
我知道我曾经是个非常怕听到哭声的人,后来我改了,所以大女儿结束了五六岁时动辄大哭的日子。我跟很多人分享不要怕孩子哭,哭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坏事。但是最近,通过老二,我才知道,我并没有根本上解决我内在的怕孩子哭的问题,所以老二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我最近总是在下决心改变,甚至和孩子们的爸爸老代约定一起改,经常相互汇报彼此的情况,对待孩子的方式,哪些时候做到了哪些时候又没做到。但是,还不够,所以,从前天开始(那天她满3岁),她闹得更凶了,昨天早晨,达到了一个高度,她哭闹得太凶了,所以,昨天更直击我心。
加上大女儿昨天也有新情况,又有半天不进教室。
我和老代又探讨并约定,不和孩子生气,孩子没有问题,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问题。
从大女儿来成都上学到现在,我们的两个孩子给我们带来了诸多考验。这个过程让我感觉幸福的是,我们两夫妻有商有量一致面对共同成长。
(以上写于成都,以下写于重庆)
昨天早晨没有写完老二就醒了,而我们也该出发回重庆了。但我决定要把我心中的所想全部记录下来。
其实啊,孩子是万般的可爱。我和她们爸爸在孩子高兴时都觉得孩子就是天使,但是,孩子们把我们“折磨”得不知所措时觉得孩子就象魔鬼一样。
前天晚上,我在厨房做饭,姐姐在做作业和画画,妹妹中午就让我接姐姐和爸爸顺回来,我开始还误会了以为她想他们了呢,结果是急着等他们回来吃蛋糕。当晚上一家四口回到家里第一件事,二姑娘就要求吃蛋糕,我尽可能用她理解的方式沟通,我告诉她得先吃饭,她说她饿了,但我还没做好啊。她又闹着要吃时,我说得睡觉前吃,她说她困了要睡觉。。。晕死,这孩子成心考我脑筋。不过,这孩子除了特别坚持的东西,其实比较容易接受规则,就是费脑筋。后来她玩去了。
很久没来闹我,我到客厅看她们时,第一次发现她正搬自己的小椅子,而姐姐帮她搬了一个凳子。我明白她也想画画,姐姐不愿她在自己旁边所以给她安排了一套“桌椅”;过一会儿我又看时发现姐姐正在帮她画画。她总是让我们画微笑时的她,但她说时特别好玩,她说“妈妈你写一个笑着的我,不要写哭的哦”。我当时看到姐姐如此温和地待她我挺感动的;又一次看时,两个孩子各画个的呢。我对姐姐说她这样安排真好,姐姐说:“就是啊,这样我省事儿多了。”
基本上,一般姐姐干什么妹妹一定要干什么,每次姐姐一画画或写作业,妹妹总是要借姐姐的笔,印象中姐姐从未主动借给她过,但那晚,姐姐问我她现在不用的蜡棒是否可以拿给妹妹用。当然可以了。在姐姐的安排之下,妹妹有自己独立的桌椅有笔有纸,一点都不吵姐姐。所以啊,姐姐也感到很舒服。但是平时,姐姐就不肯这样好言好语的。
那天下午,据老代在电话中给我描述,说姐姐和同学生气一下午不肯进教室,满校园晃,象孤魂野鬼一样。接到这电话时我正在出门准备去接姐姐。听到的瞬间内心还是很生气的,就闹个别扭就不进教室了!她爸爸说本来来午餐都不肯吃的,好说歹说吃了午餐但不肯进教室。
从家到学校有段路。在路上我就消化了,决定不问此事不为此事责备孩子。我清楚地知道,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强加来让孩子逾越这个阶段,她的路得她自己走,我们只能接纳,否则这段路会更长。
也许是因为冬天的寒冷所致,也许是成长至此意识到了这一点。面对所有的孩子尤其包括自己的孩子时,我们需要经常问我有接纳孩子吗,我是否给予孩子爱和温暖了?
接纳、爱和温暖,这三个词是今年冬天的我的关键词。
当我细细思考时,我被自己吓了一跳,给予别人孩子的还可以,但给予自己孩子的,远远不够,甚至连别人孩子的一半都不够。很典型的,在工作中,我会提醒自己用梦幻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但是在家里,我非常直接。
那晚很温暖,一家人一起吃完饭后,姐姐继续画画,爸爸修床,妹妹跟随爸爸,而我在厨房洗碗。之后我们一起做蜡烛,用我们做的所有蜡烛办了一个小小的温馨的生日仪式。一切的一切,非常美。
有个小插曲,做蜡烛时,姐姐没告诉我们就离开,后来才知道她想自己有一个舀蜡烛的勺子,但是在找勺子的过程中把我晾的一杯水弄洒了,电脑等好几样东西都湿了。当时我瞬间有了情绪,觉得她破坏了氛围,但就在那个当下我就意识到了我的情绪正在升起,孩子有些想法很正常。所以我擦完水之后我们继续,所以美好也一直继续下去。‘
大女儿总是很有想法,她和老代用所有做好的蜡烛围着蛋糕做了一个心型,很美。贪吃的老二啊,一直耐心地等着,时不时来句搞笑的话或者习惯性地仰头大笑。
我们唱歌、吃蛋糕,之后姐姐送我礼物。她又画了一家四口,她总是挨着我,妹妹总是牵着她的手挨着爸爸,这一次妹妹很调皮,站在一块石头上,而且踮起脚,爸爸帅极了。
女儿的画是我最爱的礼物。我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画的人,无半点技能,超喜欢女儿自由创作的状态。
小女儿最近肚子受凉,吃东西受限,每天馋得发疯。前天才放开让她吃,她吃完了自己的蛋糕后发现桌子上有掉的,硬是费力将掉在远处的蛋糕拣起来吃了,后来发现我的碗吃得不干净彻底,拖过来也给整干净了。
那晚睡前,我告诉大女儿第二天我就回重庆了,最近不过去了,问她有什么话需要给妈妈讲吗,她说没有。安然入睡。
老师发信息问我她情绪,我说象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其实是我们成人,象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但是,在吃饭时,我给全家人讲了我小时一生气就不肯吃饭的事儿,后来某一天发现划不着,因为不吃饭是自己挨饿啊;还讲了我的在我家非常有名的不洗脚的故事。小时候我妈妈规定我们必须先洗脚再后睡觉,我们天天这么做,但是,某一天,我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为什么必须听我妈妈的?我为什么必须先洗脚才能睡觉?我今天就不洗试试!
那天我真的没洗,结果是我妈妈也没凶我,但印象中我就是没敢睡觉,现在想想当时可真没胆啊,我靠着墙坐着,月光穿过窗户照进屋子里,很舒服。全家人都睡得很香,后来我也想睡,但哪敢呢?我就期待我妈妈能醒来关心一下我。后来,估计夜里三四点钟吧,我妈妈翻了个身看了我一眼,说“洗洗睡吧,孩子”然后她继续睡了。 我高兴昏了,立刻起身把双脚伸水里沾了下水就擦干睡了。我心里还想,我只是沾了下水,我又没洗。
她爸爸也讲了些小时的事儿,我还忘了核证是不是真的,我的可是真的。呵呵!
我的大女儿,在人际交往上,真是没经历过啊,还当是幼儿园阶段呢。我们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送她去成都的孩子比较多的学校经历这些。我们都知道,在她的人生当中,迟早要经历这些要过这一关。去新学校后,她曾经有一整天不肯进教室,还有一次不肯进但最终进了。
在大女儿适应新学校适应在人群中生活的过程中,我和老代饱受考验。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我们共同在成长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我们相互鼓励,不停地检讨自己,总是告诉自己孩子没有问题是我们有问题,我们不是过去做得不够好就是现在做得不够好,我们找主班老师聊自己孩子也找其他自己信任的老师寻求帮助。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检讨自己,互让对方监督自己。每一次对孩子的不好我们都要做深刻反省,然后下决心不再这样。所谓的“不好”其实归根结底就是接纳不够,自己内心有所期待,所以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传递爱,不够温暖。
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也发现自己对老二接纳不够给予的温暖不够。反复分析我们对待两个孩子的方式,最终发现我们这两个华德福老师对自己的孩子都做得远远不够。我们再三地约定,再三地告诉对方要相互提醒。
老代是非常心疼财物的人。昨天从成都回来,一下出租车就看到了我妈妈,一激动就直奔妈妈去了,因此行李箱忘了取,里面有我的电脑、以及丝绸等价值一千多元的东西。整个下午都没有任何消息,近4点时老代打电话来,之前我还在分析,依他过去的习惯他可能会怪我,但最近,在共修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很好,我估计他可能不会有抱怨。结果,当他知道时他安慰了我——这也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收获。
教育是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长之路,的确如此!
非常感恩,昨天下午近五点时,我的箱包已经进了失物招领中心。我最着急的是我电脑里的各种材料,其次是冬至偶戏用的丝绸。
对了,昨天在火车上,小女儿有个大的变化,就是之前她不肯让挽袖子,昨天竟然同意将长长的袖子挽起来了。不过,昨晚睡前,她仍是不同意的。
昨天成都太阳天,重庆很冷。回到只有两个人的家,小女儿在寒风中一头钻进了沙池在里面玩了很久。我热爱在山上的生活和工作,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平衡。我受不了生活在城市里,也许,双城生活就这样持续下去吧。
这几年,我一直学习在成都,工作在重庆,对我来说,这样的双城生活是多了更多学习的机会。我想,这也是因为上天看到了我在带自己孩子和工作上的困难,给我安排了更密集的学习而已。
最近这段双城生活,让我更加明白,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为什么会遇见我们遇见的人。我更加领悟到婚姻的意义在于共修,孩子的到来意味着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
很感恩,因为自己能有这一生一世,能有这样的遇见!
本文前半部分于2014年12月16日晨写于成都8号院,于次日完成于重庆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