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零食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让孩子在零食面前很优雅
写此文前犹豫要不要写,一两年前就写过类似的博文,在犹豫的过程中我还是想,看我博的有很多小宝宝妈,我想,我的方法或许对她们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当然,孩子不同,没有哪种方法会适合所有的孩子,但是,大观点可以相同,心态可以相同。我仍选择来分享,但我预见得到,有很多相反的意见,这没什么,欢迎讨论,但事先还是忍不住地提醒下那些匿名说些很过的话的人,手下留情其实对自己更好!
女儿很幸运,她1岁半起上早教班,上到近3岁,当时带她过她的英英老师现在又来到我们园,又在带女儿。她还是很感叹三月的一些变化,好的方面的和不好的方面的都有,但是,此文,我谈的是优点当中的一个。
英英老师一直很感叹三月在零食面前的态度,三月的优雅与淡定是大多同龄孩子很难做到的。
我仍记得三月1岁9个多月那年的圣诞节,早教班搞活动,最后拿出零食放在中间,孩子们和当时带孩子的家长们(主要是老人)涌中间去抢,还有两位老太太赶紧跑到柜子里拿孩子的书包来装。而三月,一直站在圈外看。
三月是不喜欢凑热闹的。在舞蹈班,每次下课时外面的家长往里冲,里面的孩子边喊叫着边往外冲,而三月,总是在里面很优雅地往外走或是站在里面看着门口等我——这也象是她对待零食的态度。
我印象中以前三月就不爱要别人给的零食,最近两三个月发现她拒绝别人给的一切零食,别人给时她看都不太看地说“谢谢我不要”。尤其是,最近几个月三月极少吃零食,上上周末,我想起三月很久没吃零食了,我说带她去超市,她可以随便选几样零食,最好别选垃圾食品。结果她选了一袋彩色的水果糖,回来后的第二天吃了一颗,之后一直在茶几上放着,没再吃过。上周五有小朋友来家里,我才故意收起来的。
上周我和她去过两次超市,一次买的是好多鱼,回家吃完后感叹说真好吃。第二次也就是前天去时我建议她那么喜欢好多鱼就再买袋好多鱼吧,三月没要,她要了一盒合川桃片。昨晚打开吃了几片。
每次三月拒绝别人零食时我就想,不知道对方拿的是薯片或面包她会拒绝不,因为,我发现她比较喜欢吃这两样,但极少吃,去超市也不要,但偶尔会想起,我大概给她买过三次薯片。
印象中三月是从小都不是看别人吃零食就非要闹着要到手的孩子,而且,她一直不太接受别人给她的零食。即使是大家一起吃,三月也吃得极少极少,因为她吃东西一向是很小口很小口的。
我回忆下三月吃零食的情况,记得大概1岁左右接触棒棒糖,那时我到处找好看的棒棒糖给她买,终于发现了好看的与众不同的棒棒糖是不二家的,我发现那次买了一斤半或是一斤二两,反正是一大包和一小包,很多很多,吃了半年左右,主要是我送给别人吃了。三月不是爱吃棒棒糖,她是爱拿棒棒糖,也会打开吃,但一般只吃一会儿就不吃了。
我对待零食的态度很开放,也因此,我从不用零食来奖励刺激孩子,我甚至把零食当食物一样来对待,但是,我从三月接触零食起就给她讲了零售的坏处,希望她少吃。同时,我家里零食不断,我家有个抽屉是专门放零食的,里面比较多的就是各种饼干、棒棒糖和海苔、松子等。冰箱里一般会有巧克力和冰激凌。
记得三月小时候我和她都爱吃巧克力和冰激凌,我就买很多放在冰箱,所以我家冰箱的冷藏室长期放有巧克力,冷冻室长期放有冰激凌。记得三月大概1岁10个月那年,我带三月去朋友家串门,当时是大年初一,朋友给当时小小的三月装了很多巧克力在包里,三月身上的包装满了巧克力她好高兴啊,她吃了好几块,在路上吃过,回家睡觉前还吃过,然后,准备睡觉时把一堆巧克力放在枕头旁存好。当时我特别感动,当天还写了一篇博文呢。
三月两岁多那年的夏天,当时很无知的我,带着当时已经开始咳嗽的三月吃了不少的冰激凌。如今经常回忆起那个夏天,多么潇洒的夏天啊。我们家当时住在金紫山上,傍晚的时候我们两个经常到家附近的小店门口坐着,边吹风边吃小布丁等冷饮,每吃完就喊老板再递上两只,我们两个无休止地坐在那里,吃够为止。事后可心妈帮我分析此事,三月的咳嗽没准与此有关。如今我已经过了为三月咳嗽而烦恼的岁月,想起我们两个非常潇洒地吃冰激凌的日子并没有后悔,只是我明白我们再也不可能如此潇洒。
后来,三月咳嗽后我就给她断掉了冷饮,断的过程并不困难,她实在想吃时我们约定好,买回家热了再吃。记得热的那次买的是雀巢的一种橙味儿的冷饮,热之后是那么地难吃,弄得三月再也不想吃热乎的冰激凌了。在哈尔滨时我让三月大吃过冰激凌,大吃过两次。从2008年的9月直到现在,三月只在哈尔滨放开吃过马代尔雪糕外再没有放开吃过,而我,因为知道三月长大了懂事了,我不再在此事上克制自己(之前我会偷着吃,不是怕她要,是不想折磨孩子),我们两个逛街时我会买来吃,吃的时候她不闹不说什么,我会主动给她尝两口,她会含在嘴里很久再咽。意思是给暖暖,有时吃过后我让她可能的情况下喝点热水热汤什么的。
想起周末时我和三月在麦当劳,外面有人拿着很多弹球在卖,三月说妈妈我想买一个,我就说那你说说买来有什么用,她说怎么扔也扔不出去啊。我心想,那就买个来扔吧,我说你吃我出去买,我当时就出去买了一个回来。她很高兴,她问我为什么不等出去再买,我说我怕卖球的走了就买不到了。
我给三月营造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很宽松的,我几乎不用任何物质诱惑她,带她的过程中我几乎从不图暂时的省事儿。同时,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怎么说的,但大概我从三月很小起,可能不足1岁起我就告诉她,如果想要什么东西给妈妈讲,妈妈给买,绝不可以要陌生人的零食等。也因为我对三月的限制很少,她也不会专门在人多的时候提这样那样的过份的要求。三月不会随便吃零食随便做其他比如可能出格的事儿等,所以,无论有无外人在,她都会征求我的意见。
我一直都比较相信“拒绝产生诱惑”这句话,我对我自己的孩子极少用拒绝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她两三岁前。两岁以前基本上是全依着,两岁到三岁间逐渐树立规则,但讲得极少,三岁多以后觉得更没怎么讲了,当然,不该依她的绝对不会依。
我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外界干扰少,家里人本身少,我又不容易受到外人影响。在外面吃零食时有些人当成是洪水猛兽一样,我觉得很可笑。这东西限制很了,孩子们当着家长不吃背着家长吃,我遇到过不止一个孩子在我家吃零食后还打招呼别跟他妈妈讲,这是在我有三月之前的事儿。有三月之后我也注意观察这些,确实有些孩子在家长前和家长后不一样,或者在家里来了客人后或有外人在的情况下孩子会对零食要求多一些。就我观察到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我都能通过孩子看出家长的态度,也能看出不太抢零食吃的孩子是由于自我规则的约束还是内心没有期待。
有事,我马上得离开电脑。我最后明说一下我对零食的态度:我是反对的!!!因为反对所以才不敢用禁止的方法来达到目的,算是欲擒故纵吧。但是,我也一直认为零食是美好童年的一个装扮吧,偶尔吃下也无妨。
本想多写些理论,但突然有事得离开,想写时再写吧,反正是胡乱打了些字后就不得不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