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待零食:放开,但不放纵!

(2010-11-18 08:02:20)
标签:

零食

规则

自由

育儿

分类: 发现孩子

对待零食:放开,但不放纵!

 

放学后一妈妈跟我谈孩子吃饭的事儿,妈妈们总是希望孩子多吃饭少吃零食,而孩子们总是不好好吃饭不肯多吃饭而爱吃零食。这要是再细想想,我们就会问自己:“这孩子怎么老是跟我们做对呢?”做对,即不合作。

 

我还是觉得卢安克的那个书名好: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我想,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合作,做为父母做为强者的我们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在这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我们的合作程度决定了孩子的合作程度!所以啊,要是听我说,我就认为,基本上,谁家的孩子合作能力差就说明他的家长合作能力差。说得直白点儿,好象是一念行者说的吧:孩子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

 

还是回到零食这件事儿上。我觉得对待零食态度让家长不满意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长视零食为洪水猛兽的孩子。有些少年会早恋,甚至会私奔,我在想,如果家长能面对此事,与孩子合作,好好解决此事,那孩子至于私奔吗?拒绝产生诱惑,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们总是越想得到,尤其是孩子。所以,对待零食的态度,我有如下的几点建议:

 

一、尽可能地让孩子晚接触零食:我认为,我们有义务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中最好没有零食。由于添加剂和加工方法等而导致的零食没有丰富的营养且能身体有害,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妈妈惧怕零食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我们就给孩子营造一个没有零食的环境,这个时间能拖得越久就越好,也就是说孩子越晚接触零食就越好。

 

在我的女儿三月很小的时候,她的成长环境比较单纯,主要是我带她,我们在外玩的时间比较多,与亲戚朋友走动不多。偶尔去亲戚朋友家,我会提前招呼对方将零食收起。还好,我接触的所有亲戚朋友都很配合我,基本上没有人因此生我的气,或者表现出盛气凌人的样子。这其中的原因一是我一直比较独立比较有想法,别人都知道我是有想法的人,他们容易尊重我的想法;二是我表现得比较强势,我一般不是与人商量,而是直接要求对方;三是我怀孕生子的过程比较波折,无论是同事还是亲戚朋友都因此很“同情”我,当然也就很迁就我了。

 

我想,做为一个母亲,应该为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主动付出努力。

 

随着孩子与外界接触增多,孩子最终都会无法避免地接触零食,这时不要表现得神神秘秘的,也不要强烈地回避此事。我认为控制得好的话,孩子应该会在一两岁间接触零食,这时孩子能听懂一些话了,至少,孩子也能读懂妈妈的态度。我觉得只要孩子有尝试的愿望,我们就不要过于强烈地阻止孩子。我们可以让孩子尝一尝,告诉孩子只能尝一尝,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这东西好吃,但是没有营养,对身体不好,吃了之后容易引疾病等。我觉得孩子天生都是很明事理的,只要我们尊重孩子,耐心地对待孩子,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孩子很容易就明白大人的心的。

 

二、客观地给孩子讲解零食:我觉得尤其在孩子小时候,我们不能采取哄骗的手段来给孩子解释零食,比如说零食有毒,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好。在孩子逐渐长大,认知能力逐渐提高,我们更要给孩子讲一些科学道理。比如在奶粉出事的那段时间,旺仔小馒头也被查出含有三聚氰铵,这些我们可以客观地告诉孩子,孩子可能不知道这化学物质是什么,这时可以告诉孩子就是一种有毒的东西,吃多了会如何如何等,讲解时注意简单明了,但讲的内容一定是科学道理。再比如色素、添加剂等,都可以给孩子简单明了地用他们能懂的方式讲给他们。

 

看到一些关于食品的新闻时,也可以及时给孩子讲。比如前晚我们在网上看到报道说爆米花吃多了孩子会变傻,当时三月刚好看到这种标题,她昨天见到爆米花都不敢要。孩子特别小的时候理解能力不强,比如孩子们傻意味着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这时我是给女儿讲傻意思就是见到妈都不认识了,如果人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一这么讲孩子就会很害怕,当然,我们不是因为要故意吓唬孩子才这样说的,而是,这样的事实造成的结果确实会让孩子感到害怕。

 

还比如吃糖的孩子牙齿容易被蛀,我们能过浅显的办法给孩子讲这些科学道理,我们园的三四岁的孩子基本上还是都弄明白了。

 

对待孩子无论在零食一事还是其他事情上,我们都要做到不哄骗、不威胁,将孩子当成一个懂事的但有些让你费心的大孩子来对待最合适。

 

三、要放开,但同时要有原则。

家长对待零食要从一开始就怀有一颗平常心,就象对待吃饭一样,都不要过于强调,自己做得太特别了自然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感觉,这也就会埋下与孩子不合作的种子。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零食也不过是一类食物而已,只不过这类食物普遍好吃(加了调味剂)、但同时对身体会有一定害处而已。

 

一般孩子见别的孩子吃零食他们就会也想尝尝,我觉得尝尝无妨,但是,要有一定的原则,尤其是针对一些特别垃圾的食品。我在孩子3岁左右比较执拗的阶段在买零食这件事上规定每次去超市只能买一样零食,如果想要的比较多,那就先把想要的就放到车里,最后准备出去时从中选择一种最想要的。如果不是孩子特别想要什么的话,我买零食不太限量,但一般我不会在家里放膨化食品,其他各种零食我家里可能都会有,我们有专门放零食的抽屉。从女儿3岁半左右开始,我不太在乎零食买多少了,因为女儿没太把零食当回事。我个人给女儿定的一些零食规则如下:

 

1、每次只买一种:在女儿比较喜欢零食的那段时间,我规定如果去超市买每次只能买一样。有时女儿想多买,那很简单,如果想买的不止一种,那就一种都不买,空手回家。因此她必须执行我这一规定。这一规定我用了应该不到一年,后来孩子对零食无所谓了我当然也就无所谓了。

2、吃零食不能影响吃饭:不可以在饭着吃零,不可以饭后立即吃零食。因为,吃零食不能影响吃饭,我给三月明说,如果饭前吃会影响吃饭,如果饭后立即吃她可能就会不好好吃饭。但如果孩子特别惦记零食的话,我会变通下,允许她尝一口再吃饭。

3、不可以见别人吃什么就要什么:女孩应该很优雅,在此事上我之前并没有专门告诉孩子什么原则。只是,应该在她很小的时候,也许只有1岁多吧,如果我看她盯着别人手上吃的东西,我会告诉她如果想吃妈妈就给买。直到现在,女儿如果特别喜欢别人的东西我都告诉她:“这很简单,你告诉妈妈就行,妈妈给你买了就是。”而事实上,一般她羡慕虽人的裙子多些,极少会在意别人在吃什么零食,我还真想不起什么时候她想要过别人手上的零食。

4、不轻易要别人手上的食物,尤其是陌生人的:在此事上我强调得也不多,但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能随便要别人手上的东西,除非大人同意。随便接受别人的零食食物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尤其是陌生人的,这非常不安全。我的女儿自小就我一人带,我在她两岁多时给她讲过世界上好人多,但有坏人,不可以要别人的食物。但是,我基本上没特别教她不要其他人的食物,比如同玩的小朋友拿来分享的食物,我的朋友亲戚给的食物等,一般别人给时只要是真心诚意地给我都主动让她拿着。小时她肯要的时候多一些,反倒大了对零食不感兴趣了别人给她有很多时候也不肯要,尤其是最近,我看她昨天接受了大彤彤给的口香糖,但极少接受其他的零食了。

 

上面的规则我主要只用过大概不到一年的第1和第2点规则,后两点没太用。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些规则可以建立,比如规定吃零食的量,如果是冰激凌,吃多了不好,可以在买之前规定吃半支或一支,如果糖吃多了对牙齿和身体都不好,可以规定吃一颗。我本人不太给孩子定量,或许是因为三月本来对什么就不太贪吧,我想孩子和孩子是有所不同的,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定一些规则。但有些方面我提醒一下妈妈,千万别用下面的方法:

1、始终如一:对待零食的态度始终如一,不要平时禁吃的零食在家里来客或由于其他原则比较忙碌时而又允许孩子吃。

2、不要把吃待零食做为交换条件: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其做为一个筹码,千万不要说如果你干什么妈妈就允许你吃多少或者是哪种零食,千万不要这样,看似小事,但这种诱惑会带来一些相关的以后你难以收拾的问题。假如孩子主动将零食做为交换条件,比如孩子如果说,如果你不让我吃薯片我今天就不吃饭,这时换做我就会给孩子主动买,甚至告诉她你可以不吃饭,但如果不吃饭会如何如何。其实我的孩子印象中没有用过这些方法,因为我从来不将零食做为任何交换条件。在这一点上还要注意身边的老人和其他人,人们普遍爱逗孩子,如果你喊我阿姨我就给你一颗糖;如果你同意。。。。。。我就给你。。。。。。这种情况下,最好用不得罪人的方法禁止他们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别怕得罪他们,如果没有选择的话,我宁愿得罪他们也不牺牲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大人是很难改变的,如果我们为了迎合大人而“委屈”自己的孩子,那我们损失就更大了,这是我绝不认同的事。如果身边的老人等我们还是实在不好得罪,那我们就教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不受诱惑。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不会被诱惑的,一个孩子在带养中家人极少使用这种方法的孩子是不容易受诱惑的,一个有着正确的“零食观”的母亲带出来的孩子也是不容易受零食诱惑。一个连零食都诱惑不了的小孩子长大后也容易抵住其他的诱惑。

 

总之,我们应该让孩子少吃零食多吃饭,这观点我想是每一位母亲都支持的。也因此,我们不要将零食视为洪水猛兽,我们客观地对待零食的态度对孩子很重要。在育儿上,我们不防使用下“欲擒故纵”的手段,当家里放一些孩子喜欢的零食,让孩子在规则之下接触的话,孩子反倒不会觉得这东西有多大的诱力了。给其自由,同时给其规则——这适用于育儿路上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

 

*****************************************************

 

将我昨天在微博里看到的一段话复制在这里:心中有爱,看世界的眼睛才 会纯净,感觉世界很温暖;心中有恨,看世界的眼睛也会有杂质,世界也会变丑恶。心态变了,世界也跟 着变。生活的好与坏;人生的幸与不幸;环境的好与劣,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你的生活才美好。

 

将这段话送给那些看过我博文后很悲愤并匿名留下一些不和谐文字的母亲们,因为,我希望你看过我博文后很快乐——这可是我的初衷啊。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