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移动信息
移动信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71
  • 关注人气:4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3 七问

(2009-07-08 09:52:56)
标签:

电信

手机

g3

3g

td-scdma

中国

it

分类: 杂志文章欣赏

G3 <wbr>七问

       4月15日以前,你对3G的了解或许还仅停留在手机上。但是如今,中国移动宣布与联想(Lenovo)、戴尔(DELL)、惠普(HP)、海尔(Haier)、同方(TONGFANG)、方正(FOUNDER)等17家国内外PC厂商正式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出近30款定制G3笔记本电脑。G3是中国移动TD-SCDMA的3G品牌,承载着世界三大3G标准中惟一的中国标准,作为中国最大最有实力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G3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然而,在国内3G资费、网速、终端以及网络覆盖等方面都还让人心存疑问的情况下,中国移动急于推出G3上网本是否有些不合时宜呢?在这里,就让我们用七个问题拷问G3,望能一探其端倪。

  一问资费

  在3G服务中,资费依然是用户最敏感的地方,根据4月11日G3上网本在广州上市时公布的资费标准,大致有5元包30MB流量、20元包150MB流量、50元包500MB流量、100元包2GB流量、200元包5GB流量等。如果这个资费标准放在2G时代,无疑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而作为3G的标准,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3G的高速上网功能要实现,必定会产生巨大的流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部电影一般在上百兆,更何况高清电影,因此流量计费方式无疑会妨碍用户的选择。

  二问网速

  G3所依赖的TD-SCDMA标准理论网速可以达到2.8Mbps,不过目前基站还远远比不上2G时代的覆盖率,在各地使用G3将面临速度上很大的区别,甚至很多地方根本连不上。在信号好的区域,G3上网本的网速可以满足一般的网络应用需求,甚至对速度要求较高的视频,也可以满足,根据目前测试的网速看,一般都能在50~100Kbps之间,浏览网页还是很顺畅的。不过要是和另外两家的对比起来,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天翼”目前能达到的网速都在150kbps左右,因此G3的网速问题,会成为它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争夺3G用户的短板。

  三问终端

  由于G3采用的是国产标准,并不是世界上已经成熟的CDMA2000或者WCDMA,这就使得它的手机终端品种远远不及另外两家,尤其是在国际知名品牌上,更是极为匮乏,或多或少会影响用户的选择。而G3上网本在这方面的情况略好一点,由于只是一个数据卡的整合,各大品牌还是卖了中国移动的面子。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只是数据卡的整合,中国电信“天翼”上网卡也已经开始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G3并没有优势可言。

  四问服务

  中国移动的G3服务将提供可视电话、宽带数据上网、手机电视、多媒体彩铃、视频留言等多种业务。可视电话业务,是将图像与语音结合为一体的新的通话方式,几乎已经是3G的代名词;宽带数据上网业务,也就是前面说的上网本业务,最吸引人的是随时随地可以上网;手机电视业务,和以前的CMMB类似,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开通了中央电视台1~5套节目。当然,对手也没有闲着,“天翼”一样有无线宽带、手机影视、无线全球眼、综合办公、天翼Live、天翼对讲、爱音乐等服务内容。由于同样是3G,从功能上说相差不大,服务的内容便成为竞争的重点。

  五问技术

  G3的技术核心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在一些技术细节上,TD需要解决不少问题,比如在站址选择方面,由于TD网络的站点是在2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2G网络站点分布的不规则性可能使TD网络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无线网络的质量。又比如在扰码方面,相对于WCDMA的512个主扰码,TD只有码字长度较短的128个扰码,这导致了其容易受无线环境的影响从而相互干扰。而且由于TD技术的时间很短,因此TD终端的成熟度有待提高,包括TD芯片、终端、测试仪器的成熟度等都需要提升。

  六问覆盖

  中国移动G3需要重新建立一个TD的商用网络,而中国移动以前的GSM网络的建立就花了足足10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的覆盖,可以想见目前TD的覆盖肯定还差得很远,即使在6月前完成第二批28个城市的放号工作,TD正式商用的城市也只达到38个。这个数量可看出G3目前网络覆盖的尴尬现状。不过对于G3上网本而言,这种尴尬并不明显,因为中国移动明确表示,G3上网本可在3G和2G网络中自由切换,也就是说,以目前中国移动在网络上的覆盖,完全可以做到永不掉线,只是速度上会有一些区别而已。

  七问前途

  中国移动避开手机终端而从上网本突破市场是值得赞赏的策略,用上网本产品黏住自己的客户,以赢得完善网络建设、内容建设的时间,恐怕才是中国移动的用意所在。由于在2G时代创下的品牌优势,如果中国移动再采用合适的资费,并提供类似于139社区这样的内容产品,就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劣势最大化压缩。更何况,G3背后的TD技术肯定会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因此在这场3G大战中,中国移动依然有很大的获胜可能。

《移动信息》2009年5期资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