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飞
李飞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7,405,959
  • 关注人气:204,5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产撑起半边天!!行情将如何演绎

(2022-04-06 15:22:49)
基本上可以说是完全靠着房地产和相关产业链,硬生生的把市场给顶红了。

房地产稳增长诚不欺我。

其实客观说,清明假期的消息面相对偏温和。外围一直在上涨,美股那边有埃隆马斯克的加持,科技股也一路长虹。但好死不死,A股开盘前来了个大反转。一是美联储突然变鹰派,美股大跌,中概股和A50也跌幅不小;二是泽连斯基变对俄变强硬,还称要加入北约。

加上本轮疫情的确诊人数还在继续攀升,虽然说已经封城,等待的无非就是数据上的拐点,但终归压力还是存在的。

所以这种背景下,A股能低开高走收红,可以说是殊为不易。居功至伟的就是地产。

其实和咱们在节前判断的情况一样,小长假成为了地产利好进一步发酵的温床,多地继续放开调控政策。兰州方面直接重启了货币化安置,等于是一步到位了。虽然三月份整体的房地产数据仍然承压。但一线城市的数据已经明显好转。

3月一线城市的成交数据整体环比上升12.0%,其中北京升幅最高,为80.4%;广州升幅34.0%,位居第二。其实这里面大家还要考虑一个三月份深圳和上海的疫情对于当地地产销售情况的拖拽问题。

从数据上基本上能够看出来,就是回暖爆发速度最快的是最发达的一线城市,简而言之就是越有钱的地方越买房。这个和我们在节前的预判是一致的。实际上如果大家去看今年以来的销售数据能看到,即便在地产最低迷的时刻,一线城市地产的韧性也同样是最大的。

去年12月,北、上二手房就在明显回暖。开年上海和深圳市场率先升温。

其实还是之前和大家说的观点。疫情最终是会极大地改变公众对于地产的认知。房子不仅是实用层面会比风险的住所。更是资产层面现阶段最能抵抗风险的投资方向。

尤其经过国内疫情、海外战争一轮利空犁地之后,公众逐渐认知到——地产本质就是资产。在国内权益类资产暴跌,大宗巨幅波动的背景下,地产的保值属性重新被发现。这种保值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可能不太明显,但是对于富裕一点的阶层来说就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越发达的地区地产数据回暖越迅速。

实际上,大家去看,这种数据回暖本质上是与网络上因为 疫情逃离北上广的声音相悖的。我们只能判断,是多重外部因素,推升了资产对于通过地产保值的需求。

而从板块上来说,对于本轮房地产自3月15日至今反弹涨幅已达30%。

客观而言,从1-2月房地产的销售、竣工、施工数据来看,地产基本面数据持续恶化,整体处于景气回落的阶段,这点在债市交易逻辑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在房地产基本面并未有起色的环境下,国内股市和债市对于地产交易呈现“冰火两重天”,不难推断出:本轮房地产超额行情主要由政策边际放松引发。

我们此前反复强调,随着两会和金稳委会议召开,往后走就会逐渐到稳增长兑现,高景气转机的一个过程。稳增长兑现的标志:1、两会政策(政策);2、工业增加值(基本面);3、房地产股和消费股企稳回升(交易逻辑)。换句话说,在稳增长兑现的过程大概率会出现一波房地产(或者消费股)的超额行情,之后才会逐渐过渡到高景气方向。

目前来看,房地产产业逻辑需要等待对于未来长期发展模式的明确(例如,参考国外比较成功的地产发展模式:德国模式、新加坡模式等),这点与短期政策调控关联不大。

短期而言,房地产超额行情或仍将持续,持续到市场交易预期逐步至预定的经济目标,也就是完成本轮“稳增长”使命。需要提醒的是,本轮房地产边际放松所带来的稳增长效果需要经过疫情、房地产企业融资和居民杠杆率的多重考验,注定了本轮房地产超额行情波动性会较此前增大。

从这些层面上说,我们认为地产的逻辑目前仍然没有走完,尤其在数据上没有兑现之前,仍然可以逢回调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