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概念还在继续上涨。
给大家科普一个行业常识,也是目前锂电炒作的一个关键核心:动力电池大部分是定制化生产
什么意思?就是a电池厂给b车企生产的不能用于c车企。
有了上面的基本知识,就延伸出来一些结论和解释。为什么动力电池名义产能一直过剩而市场却供不应求,为什么宁德时代能一家独大。这是因为很多车企在给动力电池定点下单的时候,往往会提出一个规划,比如自己明年xx车型能卖多少多少量。但实际上真实世界不确定性太高了:销量不及预期,技术路线改动、缺芯等等。
所以对于动力电池厂商来说,单调一两个大客户是很危险的,因为可能因为下游的原因使得实际产能利用率不足,并且又不能像电解液这种另外卖给别家,所以二线厂商如欣旺达这种前几年产能利用率一直上不去。而且已有产能的毛利率也经常受到影响。
怎么破局?一是多点开花并且有那种实力大客户,动力电池行业特别讲究规模效应,一旦客户多了大了,上述问题也就解决了大部分。宁德能起飞就是因为当年拿到了宝马的定点,所以分析二线动力电池一定要看它对应的下游甚至车型。第二就是跟宁德一样,开发出那种通用型电池。很多分析师在分析宁德毛利率高于其他厂商的时候大部分都强调它的一体化上下游布局,这个其实是不全面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很高。
所以这里面延伸出来两个问题——第一,宁德的上涨以及高溢价,对于行业并不具备普适性。第二,锂电的紧缺在于公司产能的延展性而不在于资源稀缺。
从这两个延伸问题去看,未来锂电池的强分化和部分品种的回归合理价值是必然的。所以我们仍然认为锂电池的炒作有进入到情绪炒作的味道,这个过程继续去参与一定要随时把握风险意识。
新能源暴涨,元宇宙这边又冷清了,说实话,元宇宙是目前投资领域最大的伪命题。
元宇宙的最核心标的应该是硬件,是芯片。因为只有硬件才能构架元宇宙基础,就想我们之前给大家讲——云游戏的核心不是游戏而是云。但是你说芯片你说云,就没法讲故事了。所以目前A股的炒作,完全是舍本逐末,
一批游戏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元宇宙公司,比如完美世界。
这样的泡沫一定会破裂,所以要不要火中取栗,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前一篇:重磅会晤将如何影响A股
后一篇:来了!!重磅利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