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药暴涨背后,谁在数钱

(2021-08-23 15:29:42)
今天比较有意思的医药股,仿制药除了周末爆了利空的华北制药,基本上都在涨,我看不少人说华北制药这一招悔单,是因为带量采购压榨了企业利润,“不愿做奴隶的企业开始站起来了”。

真的,笑了。这都不能说是屁股歪了,这是被人家卖了帮人家数钱的那种。

咱分析上市公司,至少查阅一下公开资料,然后再分析。不能开局一张嘴,横竖都靠编吧。

山东总共中标也就2500万粒,0.27元一粒。总计也就600多万。就算是亏本做,能亏多少钱?

这家公司怎么着一年营收也要百亿左右。何必为了一点小钱跳出来第一个去担着个这么大的锅?

但凡看过中国上市药企的财报,就知道这帮国内药企业,大多的经营理念其实很有问题,基本上都是重销售轻研发,靠仿制药打天下。你们说集采压缩了利润,影响研发。集采前呢?如果我没记错。这家公司几年前大概是年销售80-90亿的水平,销售费用20几亿,研发费用2-3亿的水平吧。跟海外那些药企,20%左右甚至30%的的研发投入相比,国内很多药企真就不是一个类型的企业。基本上就是不研发,然后在销售上下功夫。而且就如前面说的,这种公司人家有钱也不会做研发。

再者,有某个机构曾经出过某个公司的研报。说的是那公司未来会参加某个产品的集采,参考以往的降价幅度,以及其他投标企业的意愿,集采中标后毛利率可能会从80%降到30%。你说赔本做善事,你自己信吗?

低于成本投标,他财务帐怎么做,审计怎么审,股东怎么看。而且他低价中标有任何意义吗?有这钱还不如捐给灾区,还能落个好名声。所以这家公司没供上货,大概率不是价格的问题。

医疗这块是压在居民消费头上的一座大山,和住房以及教育有的一拼。boss们讲共同富裕,一定是要移山填海的,我还是那句话,很多人对于国内产业的分析完全构建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上。过去我们为了发展要优先效率,但现在这个时间点,到底姓资姓社的问题很重要了。

况且还是个国企,亲儿子能为了钱的事情掀桌子?你以为所有企业都是双汇呢?

周末外围市场表现还是不错的,纳斯达克涨超1%,A50期指也涨1%。上周五上证指数探底回升也打好了情绪上的基础。

上周五的收评给大家说了,沪指已经回踩了3400的支撑,而创业板也达到了颈线位,这个位置非常尴尬,可进可退,但如果不走出反弹,一旦向下,就是击穿颈线位,调整的周期就会被进一步拉长。所以我们认为市场本身最佳的策略就是在当前位置酝酿反弹。而周末的消息面也比较配合。

中信唱多白酒,格力的业绩又大超预期。本周是中报的收官周。很多丑媳妇要出来见公婆了。但这也意味着靴子最终落地,很多品种要起飞。

早盘军工股领跑盘面,午后也继续起飞,不枉我们连续喊多了一个月。

军工的逻辑很简单——过去几年军工炒作更多的是事件驱动,或者资产注入这种不可泛用的利好。

而今年以来,军工的核心逻辑变成了业绩驱动。上周16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业绩呈现高增长,印证行业高景气。16家军工上市公司中,2021H1营收增速中位数为36.37%,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43.27%,营业收入的较快增长体现了军工行业高景气,归母净利润相对营业收入更快的增速体现了军工行业规模效应。

中国经济崛起必须要更强大的军事实力来保驾护航,而周边的各种摩擦也就意味着军工会持续赢得消息刺激。

这些因素都意味着军工的龙头进入一个孵化期。

眼下的涨幅仅仅是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