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大家强调好几遍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今天墙就塌了。也是比较服A股。
当然本质上还是对2000亿商品关税的恐惧。A股也是真争气,一个全球数一数二的市场,愣是被一条消息一而再再而三的吓跪。这回好了,过去周四是法定砸盘,现在改成周三,连续11周周三绿盘报收,再加上大A股习惯性的黑周一黑周二黑周五。
这回姿势比较统一,一路黑到底好了。
大A股被吓尿之后,再看看今天的消息面觉得颇有感触。
第一个是【中证报头版:IPO改革料进一步向质优企业倾斜】,呵呵好一个改革。说一句恬不知耻应该不算过分。目前所谓的IPO改革,无外乎继续强化对盈利的要求。但是,这真的能算是改革吗?发审委强化利润考核,无外乎因为上一届发审出了问题,这一届怕出事儿,提高了门槛,降低了出错率。
但这样的所谓改革,实际上是把大批真正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这就好比一家饭馆说我要改革,我要变成高档餐厅。结果变成高档餐厅的方法,既不是装修内饰,也不是聘请高级厨师,更不是优化管理,而是提升菜品单价。一个宫保鸡丁卖他娘的2000块...???但是事情不是这么干的呀!!!
其实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A股的IPO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发审改革的结果是只上成熟企业,那么就别贴着扶持实体经济的幌子,因为成熟企业根本不缺钱,用得着我们小股民勒紧裤腰带扶持?如果真正的想要扶持实体经济,那么真正需要融资的恰恰是哪些盈利并不充分但目标明确,万事俱备只缺钱的中小企业。
但是问题又来了,让这样的企业上市是否会让市场充满了更多的风险呢?当然!所以什么叫真正的改革?
如果我们想要扶持这样一批企业,那么真正的IPO改革就应该是一系列的连环改革,包括盈利要求,同股不同权,打新制度,股权流通问题……还有投资者保护、集体诉讼、赔偿制度,以及更重要的退市制度!
所谓的改革应该是触及最深层的尝试,就像13年总理说的,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这句话为什么让很多人有共鸣,因为本该如此。所谓的改革本就不可能是通过单一方式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通途,A股的顽疾又何曾是IPO一处,不要让改革成为监管不作为的遮羞布。
第二个是看到亚马逊的股价新高。其实恰恰是对A股发审模式的一种讽刺。这样一个仅次于苹果之后,全世界第二个市值超过万亿的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呢?
亚马逊去年510亿的营收,利润只有16亿,利润率不过区区3%,这还是大超预期70%之后的表现。可想而知,一句话——这样一个世界级的闪闪发光的巨头,本质就是不赚钱啊。亚马逊2014年市盈率高达3000倍。放在A股不会被吓死人?不会被贴上垃圾股标签?
这样一个企业,在A股能上市?上市了能不被说一句——害人的妖精?但是这家企业在美股,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牛X的上市公司。不仅如此,在亚马逊利润率暴低的时候,还得到了华尔街一众的支持。
所以,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上市,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融资,我们的资本市场改革应该指向何方,今天的这两则新闻其实恰恰是最值得去思索的例子。
周四,2000亿商品关税最终将迎来落地,虽然一直让大家仅保留底仓多看少动,但今天的这个下跌传递的信号还是偏弱。周四毫无疑问市场将再一次挑战2700点下方支撑。2690是第一道防线,看看指数会如何消化。这个位置应该是郭嘉队要出死力去保的位置了,一旦指数创新低,那么预期管理就成为一句空话。引发的后果应该是不容小觑的。
总而言之,是骡子是马,终于要拉出来溜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