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熔断后,这四个问题决定后市

(2016-01-07 16:31:13)
四天里面市场四次熔断,A股股民也算是见证了历史。而与之对应的,整个资本市场的风暴也还没有结束。

孙子兵法对于攻战有过非常经典的评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这里面打仗的道理是,不能硬碰硬,打仗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而是要考虑可持续性的策略,拳头碰拳头,无论最后是谁赢,最终胜利也是惨胜。同样的,古代打仗也讲究网开一面。关羽走了麦城,吕蒙留了一门不围,追着屁股打最终斩将夺旗。四面围成铁桶一样往死了打,那“守将”肯定要玩命啊,所谓穷寇莫追。

实际上行军打仗与很多平常事无异,同时,这里面很多东西对于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当然我们本身也只是普通的股民。我们都是希望股市的明天能够更好,也希望我们的经济能够崛起。拿出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一片心,权当探讨。

言归正传,市场再一次熔断了,熔的断断的。有利空,市场应该下跌,但是不应该以这种毫无流动性的模式下跌。所以午后也听说证监会紧急会议探讨熔断的问题。今天晚上恐怕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毕竟如果熔断和明天的解禁潮联动起来,那么后续的走势还是非常值得揪心的。

所以对于很多投资者,大家在担心熔断的问题前,更需要关注的是今天午间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减持规则。这里面我研究了一下,有几个观点大家可以参考。

1.大股东减持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

这个大家都好理解,过去是先跑了再告诉你我跑了,现在是跑之前跟大家说,大家注意,我准备跑了,你们要是先跑我来掩护。道理都懂,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如果15天里面,投资者离场没有带来多大的动静,15天之后,该股迎来大股东减持应该是没有问题。但同时,大家要注意,如果15个交易日里面普通投资者减持的幅度太狠,导致股价低于大股东的心理承受价格,可能预期中的减持就不会发生。减持计划并不具有强制性,所以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情况。

2.3个月大股东减持不能超过总股本1%。

这个对于很多此前被集中举牌的公司而言,显然是大利好。这就避免了恶意举牌后通过二级市场快速兑现利润的无耻做法。其实政策的这个方向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你增持和举牌就意味着真的是看好企业的长期成长,而不是资本损益。不过大家要小心一点,很多机构和股东,他们的增持量相对并没有那么高,并不足总股本的1%,那么这个政策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影响的,这个也是大家必须要去警惕的一类标的。

3.回到股市上,低价蓝筹目前不需要担心。

市场永远是这样,看好的时候会把未来十年的预期都炒出来,而看跌得时候,八辈子的血霉也都能算上。什么意思呢?牛市所谓的成长性,到了熊市就成了估值泡沫。所以A股有句老话叫上不言顶,下不言底。其实在个股层面,这句话是真的没有问题的。所以即便当前政策上会对于熔断作出调整,个股层面的强分化也不会结束。很多已经处于高位的中小创他们的惨烈杀跌和分化还将继续——毕竟无论是减持还是后续的比如注册制的政策,其利空还是瞄准的中小创的。但是对应的低价的蓝筹股,这里面是相对安全的。这也是我们内参和基金的思路所在。

4.生存是第一要务,然而大家不需要过分恐慌。

我们的内参近期已经连续提示学员,2~3成仓位是极限,不能够再多,熔断是一个突发的人祸,说实话不光是我们,谁也预测不了。但是我们看到了当前市场的弱市格局,这种格局下,保存实力是首先的选择。所以一直在博文里面提示大家,资本市场不是看谁笑得最好,而是看谁笑得最久。生存使我们的第一要义。所以即便昨天的反弹,我当时也在提示大家,不要盲目的抄底,等待真正的企稳信号。

不过说回来,大家也不需要过分的恐慌。当前的状态和6月份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上一轮股灾,监管层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办。而杠杆市之下,爆仓的同志们就真的是阵亡了。现在不同,对于即便是重仓承受了损失的投资者,我们也只是卧倒,哪怕是昏厥,将来也还有活过来的一天。大家要知道,上一轮暴跌是很多机构获利了结之后的崩盘,而此次的下跌,很多机构资金也被捂在了里面,机构不会允许自己的本金受到侵蚀。而同时,监管层也肯定明白这次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3000点即便不是底部,也确实“离地不远”。大家不要恐慌,我们在一起,心怀希望。

近期内参对于学员已经明确指示,一定要轻仓轻仓轻仓。同样我在博文中也在反复的提示,仓位轻的投资者其实在暴跌之后迎来了一个好机会。错杀股的反攻会非常的灿烂。后期内参会全面跟进错杀股反弹,学员注意更新。如有疑问可咨询(010—57594189、010—57594188)

更多机会、深度好文、犀利观点尽在”微信号:慧理财  HLC5678YC
一张图看懂主力“八月”操作全景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