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再一次出现熔断。熔断机制启动四天以来,市场经历了两次熔断。我估计今天段子手们又要忙活起来了。不过大家可以晚一点再看段子,回到今天的市场上,我认为监管层真的应该反思熔断机制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环境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了。
首先说熔断机制,熔断机制是好的没问题的,这是我一贯的态度。一个在西方成熟资本市场运作了超过20年的制度,有其存在的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尤其是针对资本市场这样一个存在即合理的环境——一个超过20年持续运作的制度本身就证明了其已经经受了市场的检验。
然而一个机制没有问题并不意味着其适应其他地区的市场。类似的例子太多了,美国的民间持有枪支,部分州的大麻合法化,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你不能因为这些制度在国外看着没问题就照搬到国内来。同样的,熔断机制也是如此。
对于A股来说,熔断机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其熔断点之间的间距过窄,以及本身现有涨跌幅限制所造成的熔断机制过于容易被触发的尴尬局面。
什么意思呢?以美国为例,其实行的是三档熔断机制,7%、13%、20%。三档熔断点之间最小的间距有5%。而第一熔断点则和前一天收盘点位有7%的间距。这一设置保证了:第一,当重大风险来临的时候,熔断机制能够及时的暂停交易或者启动休市模式,来稳定市场。但同时,熔断机制的触发条件又是相当严苛的。很难动不动就熔断了。
而目前我们国家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问题,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第一熔断点5%。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点位的触发难度。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如果以收市变幅估计,从去年6月8日沪深300指数见顶至9月7日的60多个交易日,就有12次符合熔断机制,平均每5个交易日触发一次,且其中未计及开市期间升或跌逾5%的交易日。
非常容易触发的第一熔断点。后面跟着的是什么呢?仅仅相差2%的第二熔断点。而一旦市场跌倒7%,意味着什么呢?休市。投资者一想就会明白,休市意味着第二天才能交易,而如果当天市场以熔断的模式“跌停”,那么第二天大幅低开的概率会非常高。所以第一熔断点5%的15分钟停盘,对于投资者而言,并不是冷静的过程,反而会让大家有一种——“摩拳擦掌准备好,今天卖不出去明天更惨”的恐慌。
大家现在经历的是下跌熔断。大家想一想,当市场出现上涨熔断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这样?暂停15分钟的时候,大家会不会想——今天涨幅这么好,追不进去明天高开怎么办?
所以要我说:熔断机制根本不是遏制和淡化市场恐慌的稳定器,而是市场非理性情绪的放大器!!!
这种尴尬的局面成因,就是在于我国原本只有10%的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留给熔断机制的空间原本就非常有限。所以如果是我的看法的话。我们的资本市场完全可以使用5%的第一熔断点,甚至延长暂停交易的时间,这一设置可以很好地保护市场,避免乌龙指类似事件对于市场的影响。但是,大可不必照猫画虎的设置什么第二熔断点,第二熔断点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最近四天这一轮暴跌的元凶!!
如果监管部门再不反思熔断机制本身的弊端,那么这些天股民朋友们的流血牺牲,就真的是白费了!
近期内参对于学员已经明确指示,一定要轻仓轻仓轻仓。同样我在博文中也在反复的提示,仓位轻的投资者其实在暴跌之后迎来了一个好机会。错杀股的反攻会非常的灿烂。后期内参会全面跟进错杀股反弹,学员注意更新。如有疑问可咨询(010—57594189、010—57594188)
前一篇:这三大板块是午后加速“幕后功臣”
后一篇:熔断后,这四个问题决定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