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灵心小榭赏味
灵心小榭赏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967
  • 关注人气:3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后转发:减盐 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2014-02-19 18:12:24)
标签:

高血压

减盐

网络调查

杨月欣

健康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402/1392052338.jpg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TITLE="编后转发:减盐 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402/1392052349.jpg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TITLE="编后转发:减盐 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

  芳/文

  中国居民的钠摄入量主要来源于家庭烹饪用盐,因此,减盐的路径首先指向厨房,或者说,减盐,必须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从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居民盐与健康网络调查结果研讨及实地调研启动会”上了解到,日前公布的中国居民盐与健康网络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盐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虽然有所提高,但对高盐高钠食物、控盐方法的认知还相对较低,控盐相关行为尚有待改善。

  中国居民盐与健康网络调查和四地实地调研是中国城市居民盐相关知-信-行调查项目的两个阶段,该项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中国经济网、健康时报协办,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支持。

  控盐VS高血压

  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NaCl),其中钠离子(Na+)对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调节体内水分,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但其中也有危险——长期过量的钠盐摄入是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高血压干预治疗也证实,如果每天食盐摄入量减少2.4克,则健康人的平均收缩压可以下降2.3毫米汞柱,舒张压可降低1.4毫米汞柱;而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分别可降低5.8和2.5毫米汞柱。

  过量摄入食盐也是中国目前常见但可转变的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因素。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杨月欣研究员说,中国的减盐已经迫在眉睫,“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中国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6克,有72.6%的居民食盐的消费量超过建议的6克”。与此同时,2010年我国18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约为33.5%,与2004年(21.1%)、2007年(24.4%)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

    用减盐对血压的降低量和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计算一下就会发现,如果高血压患者能将盐的摄入量10.6克降到6克,收缩压就能下降11毫米汞柱,这是不需要吃药、仅依靠减盐就能实现的。

  减盐 开始行动

    发达国家居民的钠摄入量主要来自于包装食品,而中国居民的钠摄入量主要来源于家庭烹饪用盐,因此,控制食盐的摄入,必须从家庭和个人做起。

    为遏制盐的过量摄入导致的健康损害,我国逐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减盐防控高血压的策略与行动。包括:

     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钠为强制标示内容。

     2.发放限盐勺以帮助居民培养限盐好习惯。

     3.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卫生部于2011年3月共同签署了“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协议书,目标是到2015年将山东省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到10克,最大限度控制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将高血压控盐纳入社区慢病管理。即在社区高血压管理开展减盐和高血压的相关健康宣教、监测和管理。

    高盐食物认知度低 

    美国、英国、芬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实践证明,通过传播盐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居民认识,指导居民选择低盐食品,倡导健康膳食行为,对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流行有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居民减盐相关的健康素养如何?有哪些原因阻碍盐摄入的减少?

  2013年11月27日至12月26日,中国城市居民盐相关知-信-行调查项目依托中国经济网开展了对食盐认知和行为的相关调查,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1489份,男性占51.6%,女性占48.4%;82.4%的接受调查者年龄分布在18—44岁,45—59岁的被调查者占11.2%,60岁及以上6.4%;91.0%的被调查者居住于城市,9.0%的被调查者居住于农村。

    本次网络调查发现:

  我国居民关于盐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有所提高。61.2%的调查对象知道我国成人每日推荐的食盐摄入量为6克,83.2%的调查对象知道长期吃比较咸的食物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有86.6%的调查对象知道食盐中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是钠。

  不过,人们对高盐食物的认知程度较低。只有41.1%的调查对象能全部辨认出4种高钠调味品(味精、酱油、酱类、豆腐乳),其中对味精的知晓情况最低(53.8%);只有20.5%的调查对象能全部辨别4种常吃的含“隐性盐”较多的食物(牛肉干、话梅、薯条、挂面),这4种食物当中,挂面隐藏得最深,人们对挂面的含盐情况知晓率最低,为46.7%。

  实用技能和工具不足

    调查显示,居民控盐的相关行为有待改善。常见的不利控盐的习惯如下:

    1.常吃盐渍的腌酱制品。15.0%的调查对象经常或总吃咸菜、腌肉、豆酱、腐乳等比较咸的食物。

    2.外食餐饮不提少盐的要求。不到10%的人在外就餐时经常或总是要求少放盐,而72.2%从不或偶尔要求少放盐;只有17.7%的调查对象经常或总是选择低盐的食物,59.1%的调查对象从不或只是偶尔选择。

    3.不懂选择低钠盐。约1/5的调查对象没有听说过低钠盐,经常或总是使用低钠盐的比例仅为22.9%。

    4.不使用定量工具。40.0%的调查对象家里没有限盐勺,而在有限盐勺的人中,经常或每次都用限盐勺的比例仅为34.3%,而49.5%人从不或偶尔使用。

    5.购买食品不看营养标签中的钠含量。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听说过营养标签,但只有25.6%的调查对象经常或总是根据营养标签来挑选食物,而53.9%从不或只是偶尔根据营养标签来挑选食物。

  [资料链接]  盐的建议摄入量

  健康成年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2克以下,换算成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一岁以内的婴儿不摄入食用盐。儿童的盐摄入量应根据其能量需要量(与成人比)进行适当下调。

  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WHO建议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减盐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含盐高的食物包括:调味品(味精/鸡精、酱油、番茄酱、腐乳等);腌熏制品(咸菜、酱菜、腊肉、咸鸭蛋);熟肉制品(香肠、酱牛肉、火腿等);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罐头食品);零食(薯条、爆米花、果脯等)。

  有些食物感觉不咸但实际含有较多的钠盐,如多维面包、苏打饼干、花生酱、炸鸡翅、奶酪、牛肉干、油条、香肠。

  对于家庭来说:使用限盐勺等量具,控制每天摄入总量;少放调味品,可改用葱、姜、蒜等给食物提味;使用低钠盐、低钠酱油或限盐酱油;菜肴九成熟时或者出锅前再放盐;减少在外就餐;尽量选购新鲜食物,少选加工食品;为婴幼儿准备食品时,要做到婴儿无盐、幼儿少盐。

  对于个人来说:自觉纠正口味过咸的不良习惯;尽量少吃酱菜、腌制食品及其他过咸食品;查看食品营养标签,尽量选择含钠低的食品;尽量不喝菜汤,菜汤中盐含量高;外出就餐时要求餐馆少放盐、味精和酱油;少吃方便食品、零食等加工食品;食用更多的水果和蔬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