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零度可口可乐防腐剂超标之客观对待
(2011-07-18 20:02:59)
标签:
对羟基苯甲酸酯防腐剂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零度可口可乐健康 |
分类: 食品安全 |
我微博中的关注好友烘焙大师清早发出关于可口可乐在台检出防腐剂超标的提醒微博,并被多名好友、餐饮专家及媒体微博转载,我想借评论提供个更客观看待此事的视角,然而微博短小,词不尽意,故在此发一博文吧:
原微博如是——
“塑化剂”风波尚未平息,又冒出“防腐剂”。零度可口可乐原液在台湾查出防腐剂超标来自上海可口可乐公司生产。而若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皮肤、黏膜发炎,以及产生女性荷尔蒙。
我作简短评言——
这种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是我国内地和很多国家批准允许使用在饮料中的,所以不致凶险;台湾检方有点儿缺心眼,查浓缩原液能不超用量吗?当然要以稀释后上市产品为准检测阿。我们很多媒体总是没整明白状况就先炒作起来了。
朋友回复我言——
台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在检验来自上海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的“可口可乐ZERO PM原液主剂饮料配料”中,检验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剂,每公斤含2.062克,这种防腐剂在台湾规定是不得添加到碳酸饮料内。这只是台湾和大陆的检测标准不同。专家说大多防腐剂无害,百姓说无害也不想摄入。
我想表达,出口到台湾可能是违规了,但既然内地批准使用,说明它是经过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没有那么不安全。至于说“无害也不想摄入”的想法恐怕太感情用事,并不是理性的消费观。
我赞同大家不喝碳酸饮料,我也赞成食品中少加防腐剂,但是如果人们要想选择工业化的食品,而不摄入防腐剂、添加剂,是不现实的。要想享受省时、方便、快捷、长货架期、销售半径大的现代加工食品,要保证品质和安全,不产生过量的细菌或致病菌或毒素,恐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食品防腐剂和添加剂。只要在安全评估的范围内、限量内使用就是安全的。
我想说:1.食品添加剂不是洪水猛兽,按规定使用没有那么可怕;2很多有害的东西被归作添加剂,其实根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比如“塑化剂”,3.你可以选择不摄入食品添加剂,那么你需要选择高质量传统的“慢”生活方式,自己动手制作,少食用加工食品,甚至餐饮食品,因为餐饮业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在制定中,可见食品添加剂在餐饮业中也广泛应用。
但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有时间、有能力、有资本享受农业社会的DIY生活,自己榨果汁、自己挤牛奶、自己酿酱油,并且及时消费掉,而且那也未必就一定是安全、舒适的生活。所以有必要科学、客观、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而况,食品添加剂还有很多有益的功能品种,比如营养强化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比如维生素、矿物质,功能性的天然抗氧化剂,比如茶多酚、竹叶提取物,功能性的色素,不如叶黄素、番茄红素等等。
台湾人即使不摄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也不可能全然不摄入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尼泊金酯类等,那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害和可怕。
我查了一下我国国标GB2760-2011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最大使用量为0.2克/千克,如果这种原液的稀释倍数超过10倍,(通常饮料主剂的稀释倍数都超过),就在国内标准安全范围内。我无意为可口可乐申辩,不过希望更多人拥有更全面客观对待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食品安全的视角与知识。谨此与大家伙儿探讨。
附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对羟基苯
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钠
盐)
methyl p-hydroxy benzoate and its salts (sodium
methyl p-hydroxy benzoate,ethyl p-hydroxy
benzoate,sodium ethyl p-hydroxy benzoate)
CNS 号17.032,17.007 INS 号219,214,215
功能防腐剂
食品分类号
04.01.01.02
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04.01.02.05
果酱(罐头除外)
04.02.01.02
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
07.04
1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