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反式脂肪酸“躲猫猫”

标签:
营养食品安全健康 |
分类: 专家解析 |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增进心血管健康,一般人总脂肪每天摄取量应低于66
克,反式脂肪酸应在2.2克以下。据监测,我国城市居民总脂肪平均摄入量85.5 克,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在0.6
克左右。可见,我国城市
不过,反式脂肪酸毕竟有害健康,而且存在隐蔽性,所以,还是要多加留心,少摄入反式脂肪酸。对于油脂,要根据其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不同的危险“级别”,分别对待。
反式脂肪酸分为“天然”的和“人造”的。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存在于反刍类动物的脂肪中,因此在牛肉、羊肉、牛奶、羊奶、黄油、奶酪等食品中都含有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它是动物肠胃内的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在这些动物脂肪中的含量大约为2%—9%。经研究证实,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酸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不用担心吃牛羊肉、喝牛奶、吃天然黄油和奶酪会摄入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是植物油脂部分氢化中产生的“人造”反式脂肪酸。它们在配料表中的表述有很多种名称,包括“氢化植物油”、“植脂末”、“奶精”、“人造奶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代可可脂”、“起酥油”、“植物酥油”、“麦淇淋”等。尽管
食品配料表中的配料根据标签规定,是按照用量降序排列的,因此,上述含有害反式脂肪酸的配料如果居于第一二位,说明用量多,比如咖啡伴侣,主体就是植脂末,要加以警惕了。而那些在配料表上排在第七八位的,用量肯定不会超过该食品的10%。反式脂肪酸在氢化油脂中的比例平均在20%,那么算一算反式脂肪酸在这种食品中的含量就小于2%。即使是在对反式脂肪酸限制规定最严格的丹麦,也不算超标,属于含有较少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没有氢化的天然植物油脂是不含有反式脂肪酸的,包括大豆油、可可脂、橄榄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因为反式脂肪酸是在不饱和氢键上异构化而产生的,所以,全部氢化的植物油,如“全氢化棕榈油”没有了不饱和双键,也是不存在反式脂肪酸的。当然,这种全饱和了的植物脂肪,是否也失去了多不饱和脂肪的降低“坏”的胆固醇的健康功能,还没有定论。
除反刍动物之外的动物脂肪,如猪肉、猪油也不含有反式脂肪酸。但是动物饱和脂肪不利健康的方面也应考虑,两害相权取其轻,也不能因为动物脂肪不含反式脂肪酸就只偏重摄入动物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