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身心灵成长 |
这是一锅小扎心半鸡汤
你可曾
有一刻
完全的为自己负责
真正的不依靠任何人?
我们都在过自己的人生,多少都在为自己负着责任。
但却不曾去检视过,有没有哪一部分,我们放任的搁置着,有没有哪一部分,我们转嫁到别人身上?
而我们不曾去消化的那部分,是不是一直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小A是个喜欢问“你看这个怎么样”的人。
淘宝10块钱的东西,都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给予了不错的反馈,10块钱也会觉得价值不菲。
如果别人不给予反馈,价值不菲的东西,也会觉得有点别扭。总是伴随着很多“不配得感”。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映照着她,10块钱的东西,都不愿负责。
因为负了责,就要去承担随之而来所有的评判,承受它的质量等带来的一切后果。
所以小A很少做单独的工作,除非这个工作完全是她个人掌控范围内,或者说工作不需要负直接责任。
她老公总说她在家一副指点江山挥洒自如的模样,一出去就一副什么都不懂的姿态。
她说,她一直觉得自己不发表意见,是为别人着想,善解人意的表现呢。
所以她的工作成绩不佳,知心朋友不多。因为和她在一起,就要学会为她负责,那是不是太累了呢。
你是否
有一刻
不再为自己的情绪找借口
不再让你身边的人为它买单?
有没有过控制不住自己,胡乱发飙的时刻?有没有过因为害怕,迟迟不敢尝试的事情?
有没有过因为喜欢一种感觉,而沉迷其中的时候?有没有过因为悲伤,沉溺于顾影自怜中?
有人说,情绪就是当下的自己。
无时无刻,时时刻刻不再告诉自己,此刻你怎么了?
可是大多数的人,不会自己消化这些情绪。
而是会将过错归咎于:“你让我太生气了!”;“你不觉得走夜路这件事很恐怖吗?会遇到匪徒哎!”
“追剧是每个少女应有的权利!”;“我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啊,谁会比我可怜!”
如果你不再为自己的情绪负责,那你也会被自己拒之门外。
你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你失去了链接更多可能的机会,你失去了共情的能力~
下次闺蜜和你抱怨同样的情绪时,你会说,你这还算小事,我那次可比这更严重,bla~bla~
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孩子真正承担起过作为父母的责任?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放在父母的位置,承担应有的责任。
而不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肆意抱怨,当做自己的出气筒随意对待,更不能将孩子包装成自己的隐形伴侣,让他们承担不该承担的压力和责任。
可是这类事件,总是数不胜数。
“百善孝为先”,这个有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句子,总是被误解成,一切对错以父母的基准为标准。
所以在父母这里,意见变成了“叛逆”,独立变成了“不孝”,表露情绪变成了“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如果你想成为父母,就要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为自己写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个字需要真正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情绪、情感、物质、身体、精神等等一切负责。
因为从成为父母那刻起,你就要开始真正为自己负责。否则,你的孩子就将承担,你不愿承担的一切。
如果你是个没有界限的子女,从现在开始,在父母那里无能为力的事情,要对自己说:“父母是大的,我是小的。”
在父母面前,让自己回归自己的位置。
或许
你也有过
独自伤悲的时候
但却不曾
与自己真正独处。
很多人都说,我和自己相处的可好了。
只是不知道,你的相处,是在混日子,还是真的和自己在一起。
你有没有看着镜子,对自己说过我爱你?你有没有停下来观察过自己的情绪,自己身体的疼痛?
你有没有在所有人都质疑你时,不是拿电视电影食物等等来回避,而是真正和自己待在一起?
小B是个企业高管,高薪,独立的金领。
人人艳羡的同时,又总是被大家可怜。后来才知道,她有一个家暴的丈夫。
一天24小时,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小部分家庭生活,还是唯唯诺诺。她从不曾停下,问问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
或者她从不曾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也或者她觉得这才是对婚姻的负责。
一个充斥着愤怒、憎恨、愧疚、麻木的婚姻,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迫害。
从今天起
给自己一个机会
让自己完全的为自己负责,
哪怕有那么一刻
你也会品尝到什么是自由!
有多久没有把自己扛在肩上了?
很多“我要活出自己原本的样子”,都是先把自己扛在肩上,看清自己的模样,才会活出原本的自己呀。
我是个很惧怕开车的人。以至于驾照拿了快8年了,还没上过路。因为开车这件事,是为自己全权负责的一件事。
当你开上了马路,接下来发生的所有事情,你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消化掉,否则就可能会酿成大祸。
所以当你开车时,你需要专注,不能因为后面有人BB就手忙脚乱;不能因为一堆大车开过来,就害怕的不动弹;
万一有些事故发生,更没有时间让你待在路上抱头痛哭。
可是,当我鼓起勇气,开上路的那一刻,我才发现真正为自己负责,伴随的并不是恐惧,而是自由。
没有时间伤春悲秋,没有机会怨恨别人,没有空间躺着不动。
就只是往前开着,面对接下来的每一刻。
还记得有一次静心练习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当我卸下所有的情绪,每一个舞动的动作,都流畅无比,没有设定,不自觉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
我想这一刻应该就是开车上路的那一刻吧。
如果我们每天将情绪先卸下来,那这一天走的每一步是不是都像在马路上一样,流畅、专注,又带着觉知呢。
从今天起,为自己真正负责吧。
有情绪就去面对自己的情绪,有难题就去解决难题,自己解决不了就去求助别人教授。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我们要做的,不是深陷在一个问题里。而是不断学习,更好解决每个问题的方法。
前一篇:缺爱的人,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